第44章 山雨欲来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惊蛰带回的消息,如同在云梦泽本就紧绷的弓弦上,又加了一分力。鸿门宴的阴影,不仅笼罩着灞上的刘邦,也如同实质般压在了每一个云梦泽成员的心头。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连往日喧闹的蛙鸣虫嘶,似乎都收敛了许多。苏轶的命令被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整个云梦泽如同一个被狠狠抽动的陀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旋转起来。
工坊区内,炉火日夜不息,原本用于打造农具、翻车的模具被迅速更换,取而代之的是箭簇模、弩机零件模。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密集得如同骤雨,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炭火与金属灼热的气息。徐夫子和鲁垣几乎住在了工坊里,亲自监督关键部件的制作,尤其是苏轶特别强调的、用于守御的“夜叉檑”(一种带有尖刺的巨大滚木)和“留客住”(一种布满铁刺的拦江铁索)的打造。
许稷负责的农事区也进入了半军事化管理。所有能收割的作物被提前抢收,晾晒、脱粒、入仓的速度快了数倍。同时,他指挥着人手,在几处更为隐蔽的洲渚上,利用黑神卫早年开凿的隐秘地窖,加紧储备粮食和食盐。蒲丈人的医庐外,晾晒的草药堆积如山,弟子们在他的严厉督促下,加班加点地配制着各种金疮药、止血散和防治时疫的汤剂。
水寨码头上,新下水的几艘改装战船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船身加装了防护的蒙皮和挡板,船头甚至固定了小型化的投石机(由鲁垣设计,利用扭力发射石弹或火油罐)。惊蛰归来后,顾不上休息,立刻投入了对“护泽军”的强化操练。不再是简单的阵型演练,而是针对水泽地形的防御与反击战术,包括利用芦苇荡设伏、小股部队的夜间袭扰、以及如何在劣势下利用水道快速转移。
周夫子则带着一批识文断字的青年,深入到每一个聚居点,用最朴素的语言向民众解释当前面临的危机,强调团结与纪律的重要性,同时严厉弹压任何可能引起恐慌的流言。他甚至还组织起妇孺,负责编织更多的绳索、修补渔网、制作干粮,让每个人都参与到这场备战中来。
老默领导的“铁壁部”和“影刃部”更是将触角延伸到了极限。通往云梦泽的所有大小水道,甚至是一些看似无法通行的沼泽边缘,都布下了隐蔽的了望哨和预警机关。数批精干人手被派往鸿门方向,接力传递消息,确保任何风吹草动都能以最快速度传回。
整个云梦泽,在苏轶的意志下,变成了一座武装到牙齿、且全民皆兵的巨大堡垒。一种肃杀的气氛,取代了往日的宁静祥和。
就在云梦泽全力备战的同时,远在数百里外的鸿门,一场决定历史走向的宴会,正在紧张的氛围中酝酿。
黑神卫“风语部”最顶尖的几名探子,如同附着在楚军这台巨大战争机器上的微小浮游生物,竭尽全力地窥探着核心的动向。他们无法靠近宴会核心,却能通过观察军营的调动、斥候的频繁出入、以及一些中下层军官的只言片语,拼凑出大致的图景。
消息通过隐秘的渠道,如同涓涓细流,不断汇向云梦泽。
“……项羽已设宴,邀汉王赴会。”
“……范增数次举所佩玉玦,示意项羽下决心。”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刘邦麾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瞋目视项羽,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每一道消息传来,都让云梦泽议事堂内的气氛紧张一分。
“……刘邦借口如厕,与樊哙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已脱身归灞上军营!”
“……项羽受白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当最后一道确认刘邦已安全返回,范增怒斥项羽的消息传来时,苏轶才真正松了口气。
鸿门宴,有惊无险地按照他所知的轨迹过去了。刘邦活了下来,楚汉之间的矛盾非但没有化解,反而因这次未成功的刺杀而更加深刻、更加公开化。天下二分,对峙已成定局。
鸿门宴的结果,让云梦泽面临的直接压力暂时缓解。项羽没有在宴会上杀掉刘邦,短期内也不太可能立刻分兵来对付远在东南的云梦泽,他的首要目标,依然是占据关中的刘邦。
然而,另一个问题,随着刘邦的安然脱身,变得愈发紧迫——陈平通过惊蛰传递的那个口信:“若事有不谐,汉王或需借贵地,暂避锋芒。”
如今,刘邦并未“事有不谐”,反而安全回归,那么,这个“借地”的请求,还会有效吗?或者说,刘邦方面,是否还会有后续的动作?
议事堂内,核心成员再次齐聚。
“刘邦既已脱险,想必不会再来我云梦泽了吧?”张氏带着几分庆幸说道。
“未必。”周夫子摇头,面色凝重,“经此一事,刘邦当深知项羽杀他之心已决,两者再无转圜余地。关中虽好,然与项羽大军近在咫尺,终究是险地。他必然要考虑一条退路。而我云梦泽,水泽纵横,易守难攻,又曾与他有过‘合作’,无疑是一个备选之地。”
“那他若真来,我等是接纳,还是拒绝?”徐夫子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苏轶身上。
苏轶沉吟片刻,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灰鹊:“‘风语部’对刘邦脱身后的动向,有何最新情报?”
灰鹊立刻回道:“据报,刘邦返回灞上后,立刻加固营垒,整顿军备。同时,派了大量细作前往彭城及项羽分封的诸侯处,似在联络。另外,陈平方面,再次通过隐秘渠道传来消息,言辞更加恳切,重申了‘借地’之请,并暗示,若云梦泽应允,汉王愿以更多物资、乃至部分人才相酬。”
苏轶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声响。他眼中光芒闪烁,显然在急速思考。
接纳刘邦,利弊都十分明显。
利在于:可以获得刘邦集团更多的资源支持,加速云梦泽的发展;可以借助刘邦的声望,吸引更多人才来投;可以在道义上占据一定高度。
弊在于:引狼入室,主导权可能易手;彻底激怒项羽,云梦泽将从幕后被推到台前,直接承受霸王之怒;内部理念可能被刘邦的实用主义所侵蚀。
拒绝刘邦,同样利弊分明。
利在于:可以保持云梦泽的独立性和纯洁性,继续实践自身的理念;避免与项羽正面冲突。
弊在于:失去一个快速发展的机遇,甚至可能被刘邦视为敌人;若刘邦最终败亡,云梦泽将独自面对整合了刘邦势力的、更加强大的项羽。
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关乎云梦泽的未来道路。
许久,苏轶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
“回复陈平,”他缓缓说道,声音清晰而坚定,“云梦泽,可以成为汉王的‘朋友’,但并非‘属臣’。若汉王欲来云梦泽,需答应我三个条件。”
“第一,汉王人马入境,需限制规模,不得超过五百人,且需接受我方指定的区域驻扎,不得擅入核心地带。”
“第二,在云梦泽期间,需遵守我泽内法规,不得扰民,不得干涉我内政。军务由汉王自理,但对外行动,需与我协商。”
“第三,此为暂借之地,非长久之计。待汉王寻得合适根基,或时机成熟,需主动离开。”
他不仅要接纳,还要设立门槛,明确主客之分,划定红线!他要将这次危机,转化为一次增强自身实力的机遇,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若汉王同意此三条件,云梦泽愿开门迎客。若不同意……那就只好请汉王,另寻他处了。”
苏轶此举,无异于一场豪赌。他在赌刘邦此刻的困境,赌刘邦的理智与长远眼光,更在赌云梦泽自身拥有让对方不得不重视的价值!
消息,随着黑神卫的隐秘渠道,再次传向了西北方。云梦泽的命运,将在刘邦的回复中,走向下一个十字路口。山雨已至,风满云梦。
http://www.hlys.cc/47213/1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