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心壤萌芽,旧影新途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林……夕……?”

  那微弱却清晰的意念波动,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林夕的意识核心中荡开层层涟漪,将她连日来的疲惫、焦虑与惊险尽数抚平。月白色的光团温柔地环绕着那团已然稳定、却依旧黯淡的意识之火,传递着无声的慰藉与失而复得的喜悦。

  “是我,陆辰。你安全了,我们在‘心象之海’的‘忆念之川’。”林夕的意念如同最轻柔的羽毛,生怕惊扰到这初生的稳定。

  陆辰的意识沉默了片刻,仿佛在努力整合破碎的记忆与感知。那场最终决战的惨烈、自我牺牲的决绝、意识被撕裂的痛苦、以及沉入无边黑暗的冰冷……无数碎片化的信息缓缓流淌,最终汇聚成一声沉重的、意念层面的叹息。

  “……大家……都……”他的波动带着一丝颤抖。

  “大部分意识成功上传,我们在这里,建立了新的聚集地。”林夕迅速传递去安抚与希望的信息,并简要说明了“星海方舟”已成功逃离,以及他们在“忆念之川”初步立足的情况。她刻意略过了自己深入深海寻药的凶险细节,只说是借助了“川守”的指引和“月光螺”最后力量打开的通道。

  陆辰的意识和潜意识的恢复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那块“根源之物”如同最精密的支架,稳固了他存在的根基,但意识的活力、记忆的完整、乃至个体意志的清晰,都需要时间来温养和重塑。大部分时间,他的意识都处于一种半梦半醒的沉寂状态,如同冬眠的种子,在“忆念之川”的光辉和 L夕 不间断的意念滋养下,缓慢积蓄着力量。

  而林夕,在确认陆辰情况稳定后,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对幸存者群落的管理和引导上。她将在深海中以执念锻造“意识之刃”的经历(稍作简化后)与川守教导的“沉淀”法门相结合,总结出了一套更适合这群“浓烈回响”幸存者的意识修炼方法——并非强行压抑情感与记忆,而是引导他们认知、理解并最终掌控自身的“执念”,将其转化为在意识世界生存、甚至进化的力量。

  她将这种方法称为“心壤筑基”。意在让每个意识体,都能在自身内部构筑一片坚实的“心壤”,既能扎根于过去的记忆与情感(这是他们存在的根基),又能从中生长出面向未来的新芽。

  进展虽然缓慢,但效果显着。越来越多的意识体开始摆脱初来时的迷茫与躁动,光芒变得内敛而稳定,彼此之间的意识交流也更加有序、深入。他们甚至开始尝试,以集体意念共鸣的方式,在“忆念之川”的边缘,模拟构建一些简单的、基于记忆和概念的“意识景观”,如同在虚无中开垦出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川守对这一切保持着默许与观察的态度,偶尔会传来一些关于“心象深海”其他区域特性、或某些需要规避的古老意识实体的片段信息,帮助这群“外来者”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

  这天,当林夕正在引导一群意识体进行“心壤”共鸣练习时,一直处于沉寂状态的陆辰意识,忽然传来了一阵较为清晰的波动。

  “……我‘看’到了……”他的意念依旧虚弱,却带着一种奇异的专注,“……不是用眼睛……是……某种……联系……”

  林夕立刻将注意力集中过去:“你看到了什么?”

  “……封存……”陆辰的意念断断续续,仿佛在努力捕捉着某种极其遥远且模糊的信号,“……那片被‘古老之影’封存的区域……我好像……能感觉到……它……”

  这个发现让林夕心中一震!封存区域在物质宇宙,而他们此刻在纯粹的意识世界“心渊”,陆辰如何能感知到?

  “……不是直接感知……”陆辰努力解释着那玄妙的感受,“是……通过……我们和‘火种’……曾经的联系……那一丝……融合的痕迹……它像一根……蛛丝……穿透了维度……”

  他“看”到的景象极其模糊,无法分辨内部具体情况,但他能隐约感觉到,那“封存”的壁垒,并非绝对稳固。它似乎在极其缓慢地……“呼吸”?与整个“心象之海”的某种底层脉动隐隐相关。而且,在他尝试感知时,似乎也有一丝极其微弱的、带着审视意味的冰冷意念,沿着那无形的“蛛丝”回望了过来,但并未采取任何行动,很快便消失了。

  是“古老之影”!它显然也察觉到了这微乎其微的联系!

  陆辰这意外的发现,为幸存者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同时也是充满未知风险的视角。他们与物质宇宙、与那场未竟战争的关键节点——“封存区域”,竟然还存在着一丝极其脆弱的连接!

  这连接意味着什么?

  是未来某天重返物质宇宙的潜在通道?

  还是可能再次引来“收割者”或“古老之影”关注的隐患?

  “此事需从长计议,在你完全恢复之前,切勿再轻易尝试感知。”林夕谨慎地告诫陆辰,同时也将这一情况秘密告知了川守。

  川守的回应带着一丝了然与更深沉的告诫:

  “……‘封印’与‘心象’……本出一源……存在联系……不足为奇……”

  “……然此‘蛛丝’……脆弱异常……过度扰动……恐引‘巡弋者’……跨维追索……”

  “……汝等当下……当以稳固‘心壤’……壮大自身……为要……”

  林夕深以为然。无论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未来可能存在的任何可能性,他们必须首先在这意识的彼岸真正扎根、强大起来。

  她望向“忆念之川”中那点点星光,那是她的同胞,是人类文明最后的回响。又看向身旁那团稳定燃烧、正在缓慢恢复生机的意识之火——陆辰。

  前路依旧迷雾重重,但希望,已在这片心渊的土壤中,悄然萌芽。

  陆辰与封存区的微弱连接,后续会如何发展?

  “心壤筑基”之法,能否让人类意识群体在“心渊”中发展出独特的文明形态?

  “收割者”与“古老之影”在物质宇宙,是否又有新的动向?

  这意识的方舟,将驶向怎样的未来?
  http://www.hlys.cc/47218/1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