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尘埃暂落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液压破碎锤撞击混凝土的沉闷声响,在中央动力车间地下空间回荡,每一次撞击都仿佛敲在齐昊的心上。他站在安全线外,神情专注地盯着作业面,看似全神贯注于工程安全,实则内心波涛汹涌。两位省里来的老专家在一旁紧盯着监测仪器,不时低声交流着数据。

  通道入口的破拆比预想的更艰难。当年的工程质量极高,加上后期的粗糙加固,使得 opening (开口)工作进展缓慢。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齐昊的余光不时瞥向手腕上的表。市委大楼里,组织部的考察谈话应该已经开始了。

  就在这时,他的工作手机震动起来,是市委组织部分管干部工作的副部长打来的。

  “齐昊同志,考察组这边谈话环节基本结束了,总体反响很不错啊。你现在方不方便过来一趟?考察组王组长想和你本人当面聊几句。”副部长的语气很热情。

  这是考察的标准流程,也是关键一环。与考察组组长的面对面交流,印象分至关重要。

  齐昊看了一眼仍在艰难推进的破拆作业,深吸一口气,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歉意和无奈:“李部长,实在抱歉!我现在正在重机厂区抢险现场,这里发现了一处重大地下结构隐患,直接威胁核心设备,专家正在组织紧急处置,我作为现场总协调,实在不敢离开半步。您看…能不能请王组长稍微晚一点,或者我这边一结束立刻赶过去?”

  他将现场情况描述得十万火急,且自已身负重任无法脱身,合情合理。电话那头的李副部长显然也知道这个安全隐患治理是当前市里的重点,不好强求,只好说:“理解理解,安全第一!那我跟王组长解释一下,看能不能安排到晚些时候。你那边一定要注意安全!”

  挂断电话,齐昊知道,他赌对了。在“安全生产”这天大的事情面前,组织考察也得让路。而且,他这种“坚守险境、尽职尽责”的表现,通过副部长之口传到考察组耳中,不仅不会扣分,反而可能加分。

  他定了定神,将全部注意力放回作业面。终于,在又一声沉重的撞击后,伴随着簌簌落下的尘土,一个仅容一人匍匐通过的洞口,出现在众人面前!一股陈腐、带着铁锈和某种特殊防潮剂气味的空气涌出。

  两位老专家立刻上前,用仪器检测空气质量。“氧气含量偏低,有害气体微量,可以短时间进入,必须佩戴呼吸设备!”

  抢险队长看向齐昊。齐昊沉声道:“按预案,先派两个人,带照明和通讯设备,进去初步探查结构情况,注意记录所有裂缝和应力点,五分钟内必须出来!”

  两名穿着防护服、戴着呼吸器的队员,携带着设备,依次匍匐钻入了洞口。等待的五分钟,显得无比漫长。齐昊的手心微微出汗,他能听到自己心脏有力的跳动声。

  终于,对讲机里传来队员的声音:“报告!内部是一条狭窄通道,长约十米,尽头是一扇金属门!门体有锈蚀,但结构看起来还完整…门上…门上好像有个奇怪的标记…”

  “什么标记?”齐昊立刻追问。

  “看不太清…像是…一朵花?刻在门把手下面…”

  剑兰!齐昊的心脏猛地一缩!就是这里!

  “结构安全情况如何?”他强压激动,保持冷静。

  “通道壁有少量剥落,但主体结构看起来稳定。门锁死了,需要专业工具才能打开。”

  “很好!立刻撤出来!注意安全!”齐昊命令道。

  队员安全返回后,齐昊立刻与两位专家商议:“根据初步探查,内部空间结构稳定性尚可,但存在不确定性。当务之急是尽快打开那扇门,确认内部情况,才能最终评估风险等级并制定加固方案。我建议,立刻调派破拆工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门!”

  他的理由无懈可击。专家表示同意。

  也就在这时,齐昊的手机再次响起,竟然是省委组织部干部处的刘明处长。

  “齐昊同志,听说你还在抢险现场?情况怎么样?”刘处长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关切。

  “报告刘处长,刚刚打开了入口通道,发现内部还有一道封闭门,正准备进行破拆。专家评估风险可控,但必须彻底打开才能最终确认安全。”齐昊汇报得清晰简洁。

  “好,一定要注意安全!工作要做,但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刘处长叮嘱了一句,随即语气略显深沉地说:“考察组王组长对你的印象很不错啊,虽然没见到面,但听了很多同志的评价,尤其是你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的担当精神。很好,年轻人就要这样。等你这边处理完,再找时间向考察组汇报一下思想和工作情况。”

  电话简短,但信息量极大。考察组显然已经听到了关于他正面评价的风声,并且刘处长亲自打电话来表示关切,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强的积极信号。

  齐昊道谢后挂断电话,心中更有底了。他看了一眼正在准备破拆门的队员,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即将来临。

  重型液压钳对准了那扇锈迹斑斑的金属门锁。随着压力增加,刺耳的金属扭曲声响起。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砰!”一声脆响,锁具被强行破坏。

  两名队员用力推开沉重的金属门。

  一股更浓重的陈腐气息扑面而来。头灯的光柱射入黑暗,照亮了一个大约十平米见方的密室。里面没有复杂的设备,只有一排早已锈蚀的铁架,以及房间中央的一张水泥工作台。

  工作台上,赫然放着一个体积不大、但看起来极其坚固的绿色铁皮箱!箱子表面同样锈蚀严重,但一把造型奇特的老式铜锁,却依然完好地锁着它!

  就是它!苏晓兰的手稿!父亲留言中提到的、需要钥匙才能打开的东西!

  齐昊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膛。他强忍着立刻冲进去的冲动,指挥队员:“先不要动任何东西!用摄像头探查内部情况,检查有无其他危险!”

  队员依言用探头仔细检查了密室每个角落,确认无其他异常和危险源。

  “报告,室内未发现明显危险,空气流通后可以短时间进入。”

  齐昊这才在专家和队员的陪同下,小心翼翼地走进密室。他径直走到工作台前,目光紧紧锁定在那个铁皮箱上。那把造型奇特的铜锁,锁孔的形状,与他手中那枚父亲留下的、林国栋转交的铜钥匙,一模一样!

  他掏出一直贴身珍藏的那枚铜钥匙,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将钥匙缓缓插入锁孔。

  严丝合缝!

  轻轻一拧。

  “咔哒”一声轻响,在寂静的密室里如同惊雷!

  铜锁应声弹开!

  齐昊深吸一口气,缓缓打开了沉重的箱盖。

  箱子里没有潮气,显然密封极好。里面没有想象中的大量手稿,只有三样东西:

  一本用油纸包裹的、更厚的笔记本;

  一个扁平的、密封的铝盒;

  还有一张单独放置的、泛黄的照片。

  齐昊首先拿起那张照片。照片上,是年轻的苏晓兰,穿着工装,笑容灿烂地站在一台机床旁。照片背面,有一行娟秀的字迹:“献给我热爱的事业和这片土地。愿真理永存。晓兰。1977.9.30。”——这是她出事前不到一个月写下的!

  巨大的悲怆瞬间攫住了齐昊。他强忍泪水,拿起那本厚厚的笔记本。翻开扉页,同样是苏晓兰的字迹,标题是——“关于‘星火-1’型核心部件结构应力异常及潜在失效模式的全面分析与实验数据汇编”。

  他快速翻动着,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公式、计算过程、实验数据记录、以及她对此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的清晰推断!其严谨、系统和前瞻性,令人叹为观止!这远比之前发现的那本薄薄笔记更为完整和震撼!

  最后,他拿起那个铝盒,打开。里面不是手稿,而是几卷保存完好的、规格特殊的**缩微胶片**!以及一张手写的目录索引,上面罗列着胶片内容,包括:“星火-1原始设计图修改对比”、“77.11.5事故现场勘查原始记录(部分)”、“关于技术缺陷的内部紧急沟通纪要”……

  齐昊瞬间明白了!苏晓兰不仅计算推演出了技术缺陷,她竟然还设法拿到了部分原始的设计修改记录和事故勘查的原始证据!她将这些最关键的、无法辩驳的证据,用当时最先进的缩微胶片技术保存了下来,藏在了这里!这才是她留下的真正“重磅炸弹”!

  “齐主任?里面情况怎么样?”外面传来专家的询问声。

  齐昊迅速冷静下来。他不动声色地将照片夹入笔记本,然后将笔记本和铝盒重新放回铁箱,合上箱盖,但没有再上锁。他转身对专家和队员说:“内部结构安全,未发现危险源。发现一个历史遗留的物资箱,可能是当年存放重要技术资料的,需要按规定封存移交。”

  他的处理无可挑剔。发现历史遗留物,按规定上交,是标准程序。

  当他捧着那个沉重的铁皮箱走出密室时,阳光刺得他微微眯起了眼。他知道,他手中捧着的,是一段被刻意掩埋的历史,是苏晓兰的血泪,是父亲的遗志,更是足以改变许多人命运的……真相。

  也就在他走出地面的那一刻,他的私人手机收到了一条新信息,是市委组织部李副部长发来的:“齐昊同志,考察组综合评议已结束,结果优异!恭喜!正式任命文件将于近期下达。”

  尘埃,似乎暂时落定。真相已然在手,晋升也已敲定。但齐昊知道,这一切,都只是另一场更为复杂艰巨斗争的开始。如何运用好手中的证据,如何在新的岗位上继续推动正义的实现,将是对他智慧和意志的更大考验。他的官场之路,在揭开历史面纱的同时,也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更加波澜壮阔的阶段。
  http://www.hlys.cc/47221/19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