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破局有转机
推荐阅读:
叶辰夏若雪
都市神医叶辰孙怡夏若雪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重生了,谁还谈个狗屁恋爱!
我的谍战岁月
女友劈腿小鲜肉,我京少身份曝光
重生八零:甜宠娇妻有点辣
柯南:猫猫和酒厂不得不说的故事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那份来自权威部门的《情况通报》以及周明远随之而来的态度转变,像一股寒流,迅速冻结了西山省委大院内部刚刚活跃起来的气氛。原本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赵文斌,被周明远亲自叫去谈话,出来后脸色铁青,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整整一个下午。省发改委刚刚启动的新兴产业规划论证工作,被无限期“暂缓”。金山集团资产处置领导小组的会议上,那种敢于碰硬、坚持原则的锐气也消减了不少,对于“鼎坤投资”这类背景暧昧的企业的态度,变得含糊和拖延起来。齐昊的处境变得异常艰难。他依然是省委副书记,但发出的指令似乎在某个环节被无形地削弱了力道。去周明远办公室汇报工作时,周明远虽然依旧客气,但话题总是有意无意地避开敏感的经济调整和案件进展,更多地停留在日常事务和维稳工作上。组织部长孙丽梅见到他时,笑容似乎比以往更加“真诚”了几分,但讨论人事议题时,语气却更加“坚持组织原则”。
一种无形的孤立感包裹着齐昊。他知道,这是那股隐藏在深处的力量希望看到的局面——通过高层施压,迫使周明远退缩,进而将他齐昊架空,使得西山省的改革与反腐进程停滞甚至倒退。
然而,就在这万马齐喑、局面似乎陷入僵持之时,转机却从意想不到的地方悄然萌发。
首先是一个经济数据的变化。省统计局报送的一季度经济数据分析显示,在全省经济增速因金山集团事件普遍放缓的大背景下,有两个领域却出现了逆势增长:一个是赵文斌前期大力推动、现已“暂缓”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的信息传输和软件服务业,虽然总量不大,但增速惊人;另一个是齐昊在调研凉山后,亲自协调金融资源支持的一批立足于本地特色资源的农产品深加工和小手工业,吸纳了大量留守劳动力,产值和效益稳步提升。
这两个亮点,在整体低迷的数据中显得格外醒目。齐昊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他让秘书小李将相关数据单独整理出来,并附上简要分析,形成了一份短小精悍的《经济动态》,没有经过省政府办公厅的常规流程,直接报送给了周明远和省委各常委。他没有加任何评论,只是客观呈现事实。
这份《经济动态》像一枚小小的石子,在某些人心中激起了涟漪。事实胜于雄辩,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或许并非如那份《通报》所暗示的那般“脱离实际”。
紧接着,中央工作组组长梁老主动约谈了齐昊。这次谈话不在省委大楼,而是在工作组驻地的一个小会议室。
梁老依旧是那副不苟言笑的样子,但眼神中少了几分之前的审慎,多了几分深意。“齐昊同志,最近压力不小吧?”
齐昊苦笑一下,没有否认:“梁老,我个人受点压力没什么,只是担心西山省的工作……”
梁老摆了摆手,打断了他:“西山省的工作,中央看得很清楚。那份《通报》的事情,我知道了。”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一些,“你要理解,有些时候,来自不同渠道的声音,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中央对西山问题的总体判断没有变,对彻底查处腐败、推动健康发展的决心也没有变。”
齐昊心中一动,梁老这话,似乎在暗示着什么。
“你现在要做的,不是硬顶,也不是消沉。”梁老看着他,目光如炬,“而是要更加讲究策略,更加注重方式方法。有时候,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比如,那个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既然省里有不同意见,可以先放一放,但是,对现有数字经济企业的扶持、对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不能停,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嘛。又比如,产业结构调整,不一定非要大张旗鼓地搞规划,可以从一些阻力小、见效快的具体项目入手,用实实在在的成效来说话。”
梁老的话,如同拨云见日,让齐昊豁然开朗。他明白了,高层博弈复杂,需要时间和耐心,他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在当前形势下,与其在正面战场硬碰硬,不如采取迂回策略,积小胜为大胜,用事实和成效来逐步扭转局面。
“谢谢梁老指点,我明白了。”齐昊诚恳地说。
从工作组驻地回来,齐昊调整了工作思路。他不再执着于立刻推动宏大的规划,而是将精力投入到具体的工作中。他亲自带队,再次深入凉山,不是去调查问题,而是去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那几个特色农产品加工厂扩大生产面临的用地、信贷和市场销路问题。他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如何利用现有政策,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扶持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群体。对于金山集团的资产处置,他要求领导小组更加注重依法依规和市场化原则,对每一个重组方案都进行最严格的审核,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职工利益有保障,用无可挑剔的程序来应对任何可能的质疑。
这些工作,看似琐碎,不那么“高大上”,却扎实地推动着西山经济的细微变化,也悄然凝聚着人心。凉山的百姓看到加工厂红火起来,拿到手里的工资实实在在,对齐昊的信任与日俱增。省直机关一些原本观望的中层干部,看到齐昊在逆境中依然脚踏实地干事,也渐渐向他靠拢。
这天,齐昊接到一个意外的邀请,请他参加一个由省内部分离退休老干部组成的“经济咨询研究会”的座谈会。这些老干部虽然退了下来,但在西山省影响犹存,其中不乏当年主政一方的重量级人物。
座谈会的气氛起初有些微妙。几位老同志言辞犀利,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省委的一些政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其中不乏对“盲目冒进”的指责。齐昊没有辩解,只是认真地听着,偶尔记录。
轮到齐昊发言时,他没有谈宏伟蓝图,而是拿出了一组组详实的数据:凉山那几个农产品加工厂带动了多少就业,增加了多少农民收入;省里扶持的某个科技创新团队,研发的新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并吸引了外部投资;优化营商环境后,新登记的市场主体增加了多少……
他用事实说话,语气平和而恳切:“各位老领导,西山省的发展,离不开你们打下的基础。我们现在做的,不是否定过去,而是在新的形势下,寻找更适合西山、更能惠及百姓的发展路径。这条路可能会很难,可能会有争议,但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发展慢了,老百姓的生活就跟不上去,我们对不起组织的信任,更对不起西山的人民。”
他真诚的态度和扎实的数据,打动了一些老同志。一位头发花白、曾经担任过省计委主任的老干部缓缓开口:“齐昊同志说的这些情况,我也听到一些。发展嘛,总是要向前看的。我们这些老家伙,有时候是有点跟不上形势了,但不能因为自己跟不上,就拦着不让别人往前走。只要是为了西山好,为了老百姓好,该支持还是要支持。”
这位老领导德高望重,他的表态,让会场的气氛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座谈会后,一位负责会务工作的老干局工作人员,悄悄塞给齐昊一个信封,低声道:“齐书记,这是研究会名誉会长、原来的省政协马主席让我转交给您的,他说您有空可以看看。”
回到办公室,齐昊打开信封,里面没有信纸,只有一张裁剪下来的旧报纸复印件,是一篇二十多年前的评论员文章,标题是《论改革过程中的阻力与动力》,作者署名“马千里”,正是那位马主席。文章中有一段话被红笔醒目地划了出来:“……改革必然会触及既得利益,遭遇各种形式的抵抗。真正的改革者,既要有磐石般的定力,也要有蒲草般的韧性,更要有超越一时得失的历史耐心……”
齐昊拿着这张泛黄的纸片,久久凝视。这位素未谋面的老领导,在用这种方式表达对他的认可和鼓励。
也就在同一天,郑毅那边传来了更令人振奋的消息。经过对石永贵提供的秘密账户和藏匿地点的仔细搜查,工作组找到了几本记录着隐秘资金往来的账册和一些关键的录音资料。这些铁证,不仅进一步坐实了吴振邦、刘启明的罪行,更重要的是,其中部分证据,清晰地指向了那位“张姓领导”直接收受巨额贿赂、利用影响力为金山集团谋取利益的犯罪事实!
“证据链已经基本闭合!”郑毅在加密电话中难掩激动,“梁老已经带着这些最新证据紧急返京汇报!老齐,黎明前的黑暗,快要过去了!”
放下电话,齐昊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深深吸了一口初夏夜晚微凉的空气。金州城的灯火依旧,但他的心情已与几周前的压抑截然不同。高岸虽险,深谷虽寒,但坚韧的攀登者,总能等到云开雾散、曙光初现的那一刻。他知道,真正的较量即将迎来最终的结局,而他和西山省,已经做好了准备。
http://www.hlys.cc/47221/25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