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将计就计
推荐阅读:
叶辰夏若雪
都市神医叶辰孙怡夏若雪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重生了,谁还谈个狗屁恋爱!
我的谍战岁月
重生八零:甜宠娇妻有点辣
柯南:猫猫和酒厂不得不说的故事
我行走江湖那些年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夜色是最好的掩护。杨涛将擒获的探子牢牢捆在工棚角落,确保他无法挣脱也无法发出声响后,立刻找来水生,低声吩咐。“你马上去利民旅社附近盯着,留意另外两人的动静。如果他们出来寻找同伙,立刻回来报信。如果到天亮都没动静,就说明他们还没发现。”
“明白!”水生领命,悄无声息地融入夜色。
杨涛则回到工棚,就着窗外透进的微光,再次翻看那个小本子。上面记录的重建进度、工人情绪,甚至他每天往返医院的大致时间,都清清楚楚。对方监视得十分细致。
“宏发贸易……刘经理……”杨涛默念着这个名字,眼神冰冷。展销会上那个满脸堆笑、主动过来交换名片的中年胖子形象,此刻变得无比虚伪和可憎。
商业竞争,各凭本事,对方却用如此下三滥的手段,触及了他的底线。这已经超出了商业竞争的范畴,这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他必须反击!而且要快、要狠!
直接报警?证据不足,一个探子的小本子和口供,很难扳倒一家有背景的省城公司,反而可能让对方警觉,缩回黑暗中,伺机再动。
他需要更确凿的证据,更需要一个机会,让对方彻底暴露,付出应有的代价!
将计就计!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杨涛脑中迅速成型。对方不是想等他资金链断裂时来低价收购吗?那他就给对方制造一个“资金链即将断裂”的假象!
他看了一眼被捆成粽子的探子,心中有了计较。
天刚蒙蒙亮,水生就回来了,带来好消息:利民旅社那边毫无动静,另外两人似乎并未察觉同伙失踪。
“好!”杨涛点头,“水生,你去找大山,让他这样……”
他低声对水生交代了一番。王大山需要开始在外人面前,尤其是可能存在的其他眼线面前,表现出焦虑、资金短缺的样子,比如去信用社“咨询”贷款,比如跟建材供应商“诉苦”要求赊账,甚至可以有选择地“无意”透露,杨涛为了给父亲治病和重建,已经掏空了家底,正在四处筹钱。
他要给宏发贸易营造一种“黔山源”岌岌可危、杨涛焦头烂额的错觉。
同时,重建工作表面上要继续,但进度可以适当“放缓”,给人一种后劲不足的感觉。
安排完这些,杨涛又去了医院。父亲的气色明显好了很多,已经能自己端着碗喝粥了。看到儿子,杨老根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弱的笑容。
“爸,今天感觉更好点了?”杨涛坐在床边,接过空碗。
“嗯……身上……有点力气了……”杨老根说话也连贯了些,“厂子……你别急……”
“我不急,慢慢来。”杨涛笑着,心里却有些发酸。父亲还在病中,却依旧惦记着他的事。
“涛子……”杨老根忽然压低声音,浑浊的眼睛看着儿子,“你……你是不是……惹上啥麻烦了?”
杨涛心里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爸,您怎么这么说?”
“你娘……昨晚说梦话,念叨着火……我……我听见了……”杨老根断断续续地说,“是不是……有人……眼红咱家了?”
姜还是老的辣。父亲虽然病着,心思却依旧敏锐。
杨涛知道瞒不过,便半真半假地说道:“是有点小麻烦,有几个外地人想压价收购咱们的方子,我没同意。不过爸您放心,我能处理好,您就安心养病,别操心。”
他不能告诉父亲纵火的真相,那只会加重老人的病情。
杨老根盯着儿子看了半晌,缓缓道:“山里……打猎……有时候……不能硬拼……得……得用巧劲……”
杨涛重重点头:“爸,我记住了。”
父亲的话,更坚定了他“将计就计”的决心。
离开医院,杨涛回到加工坊。王大山已经开始“表演”了,他故意在几个工人面前长吁短叹,抱怨资金紧张,重建太难。消息很快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村里小范围传开。
杨涛则把自己关在工棚里,守着那个被擒的探子,等待着中午十二点的到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工棚里异常安静,只有那个探子粗重的呼吸声和偶尔因疼痛发出的闷哼。
十一点五十分。杨涛站起身,走到探子面前,扯掉他嘴里的布条,将匕首抵在他喉咙上,声音冰冷:
“接下来,按我说的做。刘经理的电话一来,你就像平时一样汇报。就说重建还在继续,但速度明显慢了,杨涛和王大山为钱发愁,工人也有怨言。多说一句不该说的,或者让他听出不对劲……”刀尖微微用力,刺破了一点皮肤,渗出血珠。
探子吓得魂飞魄散,连连点头:“我……我知道该怎么说!一定按您说的做!”
十一点五十八分。工棚外传来脚步声,水生低声道:“杨哥,旅社前台那边有动静了,电话响了!”
杨涛眼神一凛,将匕首紧紧抵在探子颈侧,示意他准备。
电话铃声从工棚外隐约传来(杨涛特意将工棚里的一部老旧分机电话线接了过来),响了三声后,被接起。
片刻的沉默后,探子按照杨涛的指示,对着话筒,用尽量平稳但带着一丝“疲惫”的语气汇报起来:
“刘经理……是我。这边……还是老样子,在重建,不过……速度慢下来了……”
“对,听他们工人议论,好像是钱不太凑手……”
“杨涛?他今天没怎么露面,可能……可能是去医院看他爹,或者去筹钱了吧……”
“王大山倒是急得团团转,上午还跑去信用社了……”
“工人?有点怨言,觉得跟着干没前途……”
“嗯……好……我知道了……我会继续盯着……”
通话时间不长,探子按照杨涛的剧本,完美地演绎了一个“尽职”的监视者,汇报了“黔山源”陷入困境的“好消息”。
挂断电话后,探子浑身都被冷汗湿透了,惊恐地看着杨涛。
杨涛收回匕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知道,鱼饵已经撒下,就等着大鱼咬钩了。
根据这探子之前的交代,刘经理听到这些“好消息”后,很可能近期就会亲自前来,以“救世主”的姿态,提出所谓的“收购”方案。
那时,就是他杨涛收网之时!
他重新塞住探子的嘴,走出工棚。阳光有些刺眼,废墟上的工人们依旧在忙碌,但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气息。
王大山凑过来,低声道:“杨哥,按你吩咐的,消息都透出去了。刚才还有两个生面孔在附近转悠,像是打听消息的。”
“很好。”杨涛点头,“让他们打听去。大山,加快清理速度,但新建部分,可以稍微‘磨蹭’一点。”
“明白!”王大山心领神会。
杨涛看着初具雏形的新厂房,目光深邃。他将自己和新生的“黔山源”都当做了诱饵,这是一步险棋。但他别无选择,唯有险中求胜!
他仿佛已经能看到,那个省城来的刘经理,带着虚伪的笑容和恶毒的计划,正一步步走向他精心布置的陷阱。
猎户的耐心,从来都是最好的武器。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并准备好最锋利的猎刀。
http://www.hlys.cc/47229/13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