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花灯湾的破局重生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在南方的水乡,有个美丽的地方叫花灯湾。这儿河道纵横,每逢佳节,两岸便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照亮了整个湾子。湾里的人祖祖辈辈都做花灯,手艺精湛,花灯造型奇特,远近闻名。要说做花灯最厉害的,当属陈阿婆。这阿婆,头发花白,脸上皱纹像水波一样,笑起来特别和蔼。她做的花灯,那叫一绝,从框架搭建到灯面绘制,每一处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她做的荷花灯,粉嫩的花瓣仿佛能滴出水来;玉兔灯,那玉兔的眼睛活灵活现,像是要蹦出来。
陈阿婆有三个孙辈,大孙子叫阿勇,孙女叫阿秀,小孙子叫阿乐。阿勇身强力壮,负责收集制作花灯的材料,像竹子、彩纸、丝线啥的。他跑遍周边山林,总能找到最适合的材料。阿秀心灵手巧,擅长在灯面上画画写字。她画的山水风景,让花灯宛如一幅幅流动的画卷;写的吉祥话语,给花灯添了不少喜气。阿乐鬼点子多,嘴巴甜,负责把花灯卖出去。
以前,花灯湾可热闹了。一到元宵节,四面八方的人都赶来赏灯。湾里人忙得不可开交,花灯供不应求,大家的日子过得美滋滋。靠着做花灯,花灯湾的名声越来越响。
可这几年,花灯湾遇上大麻烦了。现在的娱乐活动五花八门,电视、电脑、手机里的节目让人目不暇接。再加上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电子花灯,又便宜又亮堂,还能变换各种颜色和图案。手工花灯虽说有韵味,可制作费时间,价格也高些,买的人越来越少。湾里的仓库堆满了卖不出去的花灯,大家心里别提多愁了。
陈阿婆看着这一堆堆花灯,心里急得像着了火。她想,这做花灯的手艺传了好几代,咋能在咱这儿断了呢?阿勇还是天天去收集材料,可看着那堆材料,心里直犯嘀咕,不知道还能不能做成受欢迎的花灯。阿秀画灯面画得更用心了,图案也更精美了,可还是没人买,心里别提多失落,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阿乐跑了好多地方找销路,磨破了嘴皮子,腿都快跑断了,还是没啥收获,急得抓耳挠腮。
就在大家觉得没指望的时候,转机来了。湾里有个叫阿明的年轻人,在外面大城市打工,见多了世面。他回来说:“阿婆,咱得变变招儿,不能老守着老法子。”陈阿婆赶忙问:“咋变?你快说说。”阿明就把想法说了出来。
他们决定从两方面下手,一是创新花灯,二是找新销路。创新花灯这块,阿乐发现现在人讲究个性化、时尚化,就跟阿秀说:“姐,咱把花灯做成能定制的,再结合时尚元素,肯定受欢迎。”阿秀一听,觉得有道理,立马动手。她设计出可以根据顾客要求定制图案的花灯,像孩子的照片、情侣的合照,都能画在灯面上。还把花灯设计成各种时尚造型,像动漫人物、流行的卡通形象。阿勇也没闲着,他在材料上做文章,用新型的透光材料让花灯更亮,还加入环保元素。
找新销路呢,阿明利用网络,在各大平台开网店,拍花灯的照片和视频。阿乐在视频里又说又笑,把花灯的好处一顿夸,什么传统手艺、独一无二、个性定制,说得头头是道。这一招还真灵,不少人看到视频,对花灯产生了兴趣,纷纷下单。他们还联系了城里的一些商场、文创店,把花灯放在那儿展示、销售。
可这过程中也出了不少岔子。新做的花灯,有人说不伦不类,不像传统花灯。网上卖花灯,运输的时候花灯容易损坏,灯面也可能刮花。这可把大家急坏了。
陈阿婆把大家叫到一块儿,说:“孩子们,别慌,咱想办法。”阿秀就琢磨着咋在创新和传统之间找到平衡,让花灯既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又保留传统的韵味。阿乐和快递公司商量,定制了专门的包装,用泡沫和硬纸板把花灯包好,防止损坏,还在包装里加了防护垫保护灯面。
慢慢地,花灯湾的花灯又有了销路。订单越来越多,阿勇收集材料更起劲儿了,阿秀画灯面忙得停不下来,阿乐笑得嘴都合不拢。湾里那些原本打算放弃做花灯的人,又重新拿起了工具。花灯湾在这一番破局中,实现了重生,做花灯的手艺也在创新中继续传承下去。
http://www.hlys.cc/47232/20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