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乡音的星辰民间小故事 >第300章 晒布架的旧竹夹识冷暖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00章 晒布架的旧竹夹识冷暖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蓝靛湾的染坊院里,支着个老竹架。架上挂着几十只竹夹,竹片是楠竹削的,黄中带紫,夹头缠着细麻绳,是染坊掌柜蓝婆婆的嫁妆,打她年轻时就用来夹布晒。这竹夹怪得很——你要是真心待布匹,夹得松紧正好,晒出的布颜色鲜亮不褪色;你要是糊弄事,夹得再紧也会松,还专把布往泥水里掉。

  守着竹架的是蓝婆婆的儿媳妇,大伙儿喊她蓝婶。她的指尖总沾着靛蓝,胳膊上晒出了布纹似的印子,每天天不亮就去翻晒染好的布,说竹夹响是在跟布匹说悄悄话。她有个小闺女叫蓝丫,八岁,总爱捡掉落的碎布头,说竹夹的影子里藏着会变颜色的小精灵。

  湾东头有个裁缝铺老板叫刘抠搜,总惦记着这些竹夹。他听说老竹夹晒过的布不缩水,好几次想借去晾新绸缎,都被蓝丫举着小竹夹赶跑了,嘴里喊:想借竹夹偷手艺,布会烂你剪刀!

  入夏那会儿,蓝靛涨价,染布的工钱该涨两文。刘抠搜心眼活,收了人家的染布钱,却偷偷用便宜的土靛代替,还故意少晒半天太阳,说阴干的布更软和。有个嫁女儿的大娘来取红盖头,刚展开就皱眉:刘老板,这红咋发暗?刘抠搜眼一斜:新布都这样,洗两次就亮了!

  蓝丫蹲在竹架后听见,气得直攥小拳头。趁刘抠搜来借蓝婶的浆糊,故意把只旧竹夹往他布堆旁一扔。他刚想说还是蓝家的手艺地道,突然叫了一声——竹夹不知咋的自己松开,夹着的块蓝布掉下来,正好盖在他的红盖头上,蹭出片蓝印子。刘抠搜的脸腾地红了,抱着盖头就跑,蓝丫捡起竹夹偷笑,竹夹响了声,像是在跟她击掌。

  没过几天,刘抠搜的裁缝铺就没人来了。做衣裳的都说:还是蓝婶染的布靠谱,洗十次都不掉色。有人问蓝婶:靛蓝贵了,咋不多收点钱?她擦着竹夹说:这老伙计说了,染布是给人穿的,不是用来骗钱的。

  秋天潮得很,刚染好的布总发霉。刘抠搜的几匹新布全生了霉斑,急得他直转圈,说再这么下去就得赔本。蓝婶看着急,把竹夹在艾草水里泡了泡,又在架下点了盆炭火烘着,说让老伙计帮布挡挡潮气。

  怪得很,经这些竹夹晒过的布,摸着干干爽爽,连霉味都没了。刘抠搜看得直咋舌,也想学样点炭火,却发现自家的竹夹一靠近火就开裂,还把布烫出了洞。蓝丫笑得直拍大腿:刘叔,你那竹夹怕火!

  刘抠搜红着脸来求蓝婶,想借竹夹晾发霉的布。蓝婶让蓝丫递给他几只,说:先救救急,以后别用土靛了。他送还竹夹时,拎来块新做的花布,红着脸说:嫂子,给蓝丫做件新衣裳,以前是我不对。

  冬天染年货布时,蓝婆婆突然腿疼得站不住。郎中说是常年泡在靛蓝水里受了寒,得用老生姜煮水泡脚。蓝丫急得直掉泪,刘抠搜提着两斤新米来看望,挠着头说:我去镇上见过好膏药,就是贵得很......

  当天夜里,蓝丫抱着只小竹夹,趴在竹架旁说:竹夹爷爷,救救太奶奶吧,我以后天天给你擦灰,不让你长霉。眼泪掉在竹夹上,顺着纹路流进麻绳里。第二天一早,她发现竹夹缠着的麻绳里裹着个布包,打开一看,是几块老生姜,还带着股竹香味。

  刘抠搜一看就咋舌:这是山里的老姜!比药铺的管用!他自告奋勇陪着蓝婶去镇上,把染好的布卖了,买回了泡脚的药包。蓝婆婆泡了姜汤水,腿竟慢慢好了,又能坐在院里看蓝婶晒布了。

  这事过后,老竹夹成了蓝靛湾的宝贝。谁家娶媳妇,来借竹夹晾件红衣裳,说能日子红火;谁家生小孩,用竹夹夹块碎布挂在床头,说能少生病。刘抠搜也改了性子,收布时总多给两文钱,还总来帮蓝婶翻晒布匹,说:这竹夹比账本明白,待人实诚,生意才能长久。

  如今那些旧竹夹还挂在染坊的竹架上,竹片被晒得越发紫亮,麻绳换了新的,却依旧好用。路过的外乡人要是问起这些竹夹的来历,蓝婶就会笑着说:哪有啥来历?它们呀,就像这蓝靛,看着普通,却认人心,你对它们真,它们就给你好颜色;你要是耍心眼,它们可不就给你添点乱瞧瞧?

  刘抠搜后来把裁缝铺改成了布庄,专卖蓝婶染的布,柜台上总摆着只小竹夹模型,谁来买布都要讲段竹夹的故事,末了加句:做人啊,得像这竹夹,能夹住布,更能守住心,这样才能立得住脚。

  风一吹,染坊的布哗啦啦响,竹夹咯吱咯吱应和,听得人心里透亮——那是老物件在说,日子就像染布,得实打实上色,才能活出鲜亮的光景。
  http://www.hlys.cc/47232/3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