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会指路的草鞋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青溪镇的石板路上,总晃悠着个瘸腿的货郎,名叫李拐子。他挑着的货担总往一边歪,走三步就得扶一下扁担,镇民们见了就喊:“拐子哥,您这是要往沟里挑啊?”这天李拐子去山货摊换草鞋,在个破竹篓里摸到双旧草鞋,麻线编的,鞋底钉着七颗铜钉,鞋帮补了又补,看着比他脚上的还结实。摊主说:“这是山神爷庙里捡的,五文钱拿走,穿它上山不迷路。”
李拐子揣着草鞋回了家,扔在货担旁。夜里他梦见自己掉进山沟,正挣扎着,草鞋突然“啪”地跳起来,套在他脚上,带着他往山顶跑,七颗铜钉在地上敲出“噔噔”响,像有人在前面引路。
“活的?”他惊醒时浑身是汗,低头一看,草鞋正自己在地上转圈,鞋口对着他,竟开口说话了,声音像麻线摩擦:“瞎扑腾啥?我是前清的采药人,名叫石敢当,摔死在黑风口,魂就附在这草鞋上了。”
李拐子捏着草鞋的鞋带看,麻线里还沾着点山泥。“你会指路?”石敢当的声音带着股土腥味:“不光会指路,还能闻出哪条道藏着坑,谁心里憋着坏,我这鞋底就往谁跟前蹭。”
第二天李拐子挑着货上山,穿上那双草鞋,脚底下竟稳当多了。走到三叉路口,他正犯迷糊,草鞋突然往左边拐,铜钉在地上敲出“噔噔”响。他跟着走,果然看见王猎户的儿子掉进陷阱,正举着猎枪喊救命。
“多亏你了。”李拐子把人拉上来,摸着草鞋笑。石敢当在鞋里哼了声:“这小子偷了山神爷的灵芝,早该受点教训。”
打这起,草鞋成了李拐子的“活向导”。
有回张寡妇托他带包药,说婆婆咳得直不起腰。李拐子刚要往药铺走,草鞋突然往村西头的老槐树跑,铜钉指着树洞里的野蜂蜜。“用这个冲水,比药管用。”石敢当的声音发沉。张寡妇的婆婆喝了蜂蜜水,果然不咳了,非要把祖传的银镯子送他,李拐子红着脸拒收,草鞋却往镯子上蹭,像是在说“拿着吧”。
镇上有个绣荷包的姑娘,名叫春丫,总在桥头摆个小摊,绣的老虎头比别家的精神。她爹原是樵夫,三年前进黑风口砍柴就没回来,春丫每天等李拐子送货路过,托他留意有没有爹的消息,荷包里总偷偷塞块烤红薯。
这天李拐子又路过桥头,春丫红着眼说:“有人看见我爹的砍柴刀在地主家猪圈里,可人家不让搜。”他刚要叹气,草鞋突然往地主家跑,鞋底在猪圈墙根蹭出“沙沙”响。
“底下有东西?”李拐子借来铁锹,顺着草鞋蹭的地方挖,挖出个布包,里面是春丫爹的烟袋锅,刻着个“春”字——是地主家的长工把人推下山,抢了东西藏在这儿的。石敢当在鞋里喊:“我闻见了,那长工身上总带着股猪圈味!”
春丫拿着烟袋锅去报官,长工没辙,只好认了罪。她给李拐子绣了双新草鞋,七颗铜钉绣得金灿灿的,比真的还亮。草鞋在货担上“啪”地拍了下,像是在说“这手艺中”。
麻烦找上门是在深秋。地主的儿子当了保长,说李拐子私通盗匪,带着团丁来抢草鞋,要烧了它当证据。“这是我的吃饭家伙!”李拐子死死抱住货担,保长使个眼色,团丁举着棍子就打。
草鞋突然“啪”地变大,鞋帮变得跟牛皮似的,七颗铜钉射出光,照出保长藏在床底的赃物——全是从山民那抢来的山货。“你爹当年抢了我采的千年参,现在还想害人?”石敢当的声音像炸雷。
周围的镇民都围过来看,保长的脸白得像纸,带着团丁灰溜溜地跑了,连掉在地上的马鞭都忘了捡。
李拐子用保长赔的钱,在桥头盖了间小铺子,春丫的荷包摊也挪了过来,俩人一个卖货一个绣活,倒也热闹。草鞋就挂在门框上当招牌,谁来买东西都要夸两句:“穿这鞋走路,比骑马还稳。”只有李拐子知道,这草鞋不是稳,是懂得啥时候该快,啥时候该慢——遇着赶路人就带他们抄近道,见了偷猎的就故意往荆棘丛引。
有天夜里,草鞋突然变得轻飘飘的,麻线慢慢松了。“我要走了,”石敢当的声音越来越弱,“帮春丫爹报了仇,也算对得起这身手艺了。”李拐子和春丫捧着草鞋掉眼泪,鞋底的铜钉突然弹出,在地上拼出“平安”两个字。
第二天早上,草鞋变成了堆烂麻线,再也不会动了。
李拐子把铜钉串成个手链,戴在手腕上,挑货时总爱摸两下。春丫的荷包上总绣着七颗铜钉,说是“石爷爷的眼睛”。有回孩子们围着手链问:“李叔,这草鞋真能指路?”李拐子晃着手链笑:“它指的不是路,是良心。人要是走得正,再黑的道也能踩亮。”
风从铺子的窗缝钻进来,吹动货担上的铜铃“叮铃”响,像是石敢当在哼山歌,又像是七颗铜钉在敲山路,听得人心里踏实,比任何金银都让人暖和。
http://www.hlys.cc/47232/3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