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糊涂县令断奇案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青州县新来了个县令,名叫赵清水。人如其名,清如水,明如镜,就是有点书呆子气。断案时爱引经据典,动不动就是“子曰诗云”,百姓听得云里雾里。这天一大早,衙门外鼓声震天。赵县令赶紧升堂。
进来的是卖豆腐的王老汉和杀猪的李屠夫。两人为一只母鸡吵得面红耳赤。
王老汉说:“这鸡明明是我家的,天天在豆腐坊下蛋。”
李屠夫说:“胡说!这鸡最爱在肉铺门口啄米粒。”
赵县令捋着胡子:“二位稍安勿躁。《周礼》有云...”
话没说完,师爷拽他袖子:“大人,简单点。”
赵县令咳嗽一声:“这样吧,你们说说,这鸡有什么特征?”
“它左腿有点瘸!”王老汉抢着说。
“它尾巴缺三根毛!”李屠夫不甘示弱。
赵县令头疼。这怎么判?他忽然想起《史记》里有个故事,便说:“把鸡放了,它往谁家去,就是谁的。”
两人都觉得有理。可这鸡出了衙门,直奔街对面张寡妇家的菜园去了。
王老汉傻眼,李屠夫跺脚。
赵县令更愁了。
这时,张寡妇来报案,说她家菜园总丢菜。昨天刚种的白菜,今早少了两棵。
赵县令来了精神:“带本官去看看!”
菜园里脚印杂乱,有人的,有狗的,还有鸡的。赵县令蹲在地上研究半天,突然大叫:“明白了!这是《洗冤录》里说的...”
师爷赶紧打断:“大人,直接说结论。”
赵县令指着脚印:“你们看,这脚印一深一浅,说明贼扛着重物。这狗脚印来来回回,说明它熟悉地形。这鸡脚印...嗯...鸡是来看热闹的。”
众人哄笑。
查了半天,没结果。赵县令闷闷不回后堂,换了便服上街溜达。
走到茶馆,听见有人说书:“包龙图断案如神,因为他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啊!”
赵县令一拍大腿:“对啊!”
第二天,他扮成货郎,在张寡妇家附近转悠。
隔壁孙大嫂来买针线,悄悄说:“听说没?张寡妇的菜不是人偷的。”
赵县令忙问:“那是谁偷的?”
“是只猴子!”孙大嫂神秘兮兮,“有人看见它抱着白菜上树了。”
赵县令觉得稀奇。青州县从来没听说过有猴子。
他去找猎户老吴。老吴听了直摇头:“大人,咱们这地方,耗子倒有,猴子真没有。”
线索又断了。
赵县令不死心,晚上蹲在张寡妇家菜园里守着。
半夜三更,果然有动静。月光下,一个黑影翻墙而入,动作利索。
赵县令激动得手抖,正要喊人,脚下一滑,摔了个嘴啃泥。
黑影听见动静,蹭地上了树。真快!
第二天,赵县令顶着黑眼圈升堂。他把街坊邻居都传来。
“本官已经知道偷菜的是谁了。”他故意卖关子,“不过嘛,给他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今晚之前自己来认罪,从轻发落。”
堂下窃窃私语,没人承认。
赵县令叹气,只好拿出最后一招。他让人在菜园撒上面粉,说:“今晚必见分晓。”
当晚,那黑影果然又来。这次面粉上留下清晰的脚印——竟是光脚的小孩!
赵县令顺着脚印,一直走到城外破庙。庙里住着个小乞丐,正抱着白菜啃呢。
小乞丐看见官兵,吓得直哆嗦。
原来他是个跑江湖的杂耍艺人徒弟,会翻跟头、爬树。班主病死,他流落至此,饿极了才偷菜。
案子破了,赵县令却高兴不起来。
他看着面黄肌瘦的小乞丐,想起《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这样吧,”他对小乞丐说,“你每天给张寡妇挑水劈柴,抵菜钱。顺便...教本官爬树。”
师爷一口茶喷出来:“大人!您说什么?”
赵县令很认真:“《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本官要是不会上树,怎么抓会上树的贼?”
从此,青州县出了件新鲜事:县令大人每天早晨在院里学爬树。
开始摔得七荤八素,后来渐入佳境。一个月后,居然能爬丈把高了。
这天,城里米铺失窃。贼人上了房,衙役们干着急。
赵县令不慌不忙,脱了官服,蹭蹭爬上房顶。贼人看傻了,被当场抓住。
百姓鼓掌叫好。赵县令站在房顶上,突然有点晕:“那个...谁来扶本官下去?”
这事传开后,青州县治安反而好了——谁知道县令大人下次会爬树还是上房?
王老汉和李屠夫又来告状。还是那只鸡的事。
赵县令现在不翻书了。他让人把鸡抱来,仔细端详。
“这鸡,”他忽然问,“平时爱吃什么?”
王老汉说:“爱吃豆腐渣。”
李屠夫说:“爱吃肉末子。”
赵县令笑了,叫人拿来豆腐渣和肉末。鸡直奔豆腐渣而去。
“看来鸡是王老汉的。”赵县令说。
李屠夫不服:“万一它今天就想吃素呢?”
赵县令不慌不忙,从鸡窝里掏出个鸡蛋:“这鸡蛋,王老汉说是他的,你说是你的。这样吧,把鸡蛋孵出小鸡,看小鸡跟谁走。”
李屠夫愣了:“那得等多久啊?”
“不久不久,二十一天。”赵县令慢悠悠地说,“这些天,鸡先放衙门养着。”
三天后,李屠夫主动撤诉了。
师爷好奇:“大人,您真会孵鸡蛋?”
赵县令偷笑:“本官连夫人都没有,哪会孵鸡蛋?不过嘛,《战国策》说,不战而屈人之兵...”
师爷赶紧摆手:“得,您还是说大白话吧。”
“就是吓唬吓唬他。”赵县令嘿嘿一笑。
从此,赵县令断案越来越接地气。该用古书时用古书,该爬树时爬树。青州县百姓给他编了顺口溜:
“赵县令,两头翘,一会爬树一会笑;大案小案到他手,糊涂里面藏巧妙。”
这话传到赵县令耳朵里,他也不生气,反而说:“糊涂好,糊涂好。郑板桥说,难得糊涂。我这可是学古人呢!”
只有师爷知道,大人枕头底下还压着《洗冤录》。不过现在旁边多了本《爬树技巧大全》。
这大概就是青州县父母官的为官之道吧——该雅时雅,该俗时俗。只要心里装着百姓,爬树也不丢人。
http://www.hlys.cc/47232/41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