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绣娘的密码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梅溪镇老街的尽头,有间锦绣坊。褪色的木质招牌下,总能看见一位戴着圆框老花镜的妇人,指尖银针翻飞,在绸缎上绣出花鸟鱼虫。她叫周秀娥,镇上人都唤她周姨,说她手中的针线不仅能绣花,还能出故事。这天晌午,闷热的空气里飘着槐花的甜香。一个背着双肩包的年轻姑娘站在店门口张望,她叫林小芹,是从省城来的民俗文化研究者。上周,她在整理家族老物件时,发现外婆留下的一本旧日记,里面反复提到梅溪镇有位神秘绣娘,能用针法传递秘密。
周姨,我想跟您聊聊刺绣。林小芹擦着额角的汗走进店里。周姨抬起头,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示意她在竹椅上坐下。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绣架上,一幅未完成的《百鸟朝凤》图泛着柔和的光泽。
林小芹鼓起勇气说出此行目的,周姨的手微微停顿,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沉默片刻后,她从樟木箱底取出个蓝布包裹,里面是几幅年代久远的刺绣——看似普通的牡丹、翠竹图案,仔细端详却发现有些针脚排列异常。
六十年前,我还年轻。周姨轻抚着绣品,缓缓开口,那时候梅溪镇是地下交通站,我和几个姐妹用刺绣传递情报。不同针法代表不同暗号,比如平针绣的花瓣数量暗示时间,掺针绣的走向指示路线。
林小芹听得入神,原来眼前这些精美的绣品,竟是特殊年代的密码本。正说着,门外突然传来喧哗声。几个穿着制服的人走进来,领头的中年男人自我介绍是城建局的,说老街要改造,锦绣坊在拆迁范围内。
周姨,这房子有百年历史,是镇上仅存的明清建筑......林小芹着急地说。周姨却只是安静地收拾着绣架,轻声道:该来的总会来。
当晚,林小芹住在周姨家阁楼。月光透过雕花窗照进来,她看见周姨在灯下绣一幅新作品——画面是老街的青石板路,两侧店铺林立,绣线里还混着几缕银丝,在月光下闪烁。
接下来几天,林小芹走访镇里老人,收集老街的故事。她发现许多家庭都藏着周姨的绣品:张阿婆的陪嫁被面上,喜鹊登梅的图案里藏着结婚日期;李大爷的钱包夹层,绣着的松树针法暗含他参军的年份。这些看似普通的刺绣,原来是周姨为街坊们记录的人生密码。
拆迁的日子临近,老街弥漫着愁绪。周姨每天照旧坐在店门口刺绣,只是速度比往常慢了许多。林小芹注意到,她最近总在绣一些奇怪的图案:歪歪扭扭的线条,交错的色块,完全不像她平日的风格。
直到拆迁前夜,周姨把林小芹叫到身边,展开那幅未完成的作品。这是老街的。她指着那些杂乱的针脚,每一针都代表一个故事,一个人。林小芹这才明白,周姨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老街留下最后的印记。
第二天清晨,拆迁队来了。出人意料的是,他们带来了新消息:经过专家评估,老街被列为历史文化街区,将进行保护性修缮。人群中爆发出欢呼,周姨扶着门框,眼角闪着泪光。
半年后,焕然一新的老街上,锦绣坊成了民俗展览馆。周姨依然坐在老位置上,教孩子们刺绣。林小芹常来帮忙,她正在整理周姨的刺绣密码,准备写成书。阳光依旧透过窗棂,洒在那些承载着秘密与记忆的绣品上,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http://www.hlys.cc/47232/6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