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旧物里的春天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在老城区拐角处,有间不起眼的“时光杂货铺”。褪色的木质招牌挂在斑驳的砖墙上,推开吱呀作响的玻璃门,霉味混着旧纸张的气息扑面而来。货架上堆满了旧书、老式收音机和掉漆的铁皮玩具,店主林阿婆总戴着珍珠发卡,坐在柜台后织毛衣,时不时抬头看看进店的客人。

  这天午后,扎着丸子头的外卖员周小雨冲进店里,鼻尖还挂着汗珠:“阿婆,我又来啦!”她掏出个塑料袋,里面是个掉了漆的小熊存钱罐,“这是我收拾老房子翻出来的,您看能换点什么?”

  林阿婆推了推老花镜,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摩挲着存钱罐:“小雨啊,这罐子可有年头了。你瞧这耳朵上的月牙形缺口,和我年轻时给女儿买的那个一模一样。”她转身从柜台底下抱出个纸箱,“拿去吧,这里面的东西你随便挑。”

  周小雨眼睛发亮,纸箱里躺着各式各样的旧物:绣着并蒂莲的手帕、印着蝴蝶的玻璃糖罐,还有几本泛黄的笔记本。她最终选了本封皮印着梅花的日记本,翻开扉页,娟秀的字迹跃入眼帘:“1983年5月12日,今天给女儿买了小熊存钱罐,她开心得抱着不撒手......”

  就在这时,西装革履的男人推门而入,公文包上还沾着雨水。他是附近律所的律师陈远,每周都会来店里寻找旧物。“阿婆,我要找1997年的《读者》合订本。”他语气急切,“母亲临终前说,当年在火车上捡到的那本杂志里,夹着她年轻时的秘密。”

  林阿婆摇摇头:“小陈啊,合订本不好找。不过你看这本......”她从书架顶层取下本边角磨损的杂志,封面上印着“1997年第3期”。陈远翻开杂志,突然愣住了——内页夹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母亲抱着个婴儿站在老槐树下,背面写着:“给我最爱的小远,愿你永远平安喜乐。”

  杂货铺的常客里,还有总穿着校服的高二学生陆明。他每周省下早餐钱,来这里买旧书。这天,他小心翼翼地从书包掏出个破旧的铅笔盒:“阿婆,这个能换本书吗?我想找本辅导资料。”

  林阿婆接过铅笔盒,里面躺着半截蜡笔和几张皱巴巴的奖状。“孩子,这铅笔盒我收着。”她从里屋拿出套崭新的辅导书,“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陆明红着眼眶道谢,却没注意到阿婆偷偷往他口袋里塞了个温热的茶叶蛋。

  日子一天天过去,杂货铺成了邻里间的情感驿站。周小雨用日记本记录送外卖时遇到的趣事,还把存钱罐修补好放在床头;陈远把母亲的照片镶进相框,摆在律所的办公桌上;陆明则在辅导书的扉页写下誓言,要考上重点大学改变命运。

  直到有天,一辆搬家公司的卡车停在杂货铺前。林阿婆贴出“停业通知”,店里的旧物被一件件搬走。临走前,她把常客们召集到一起,从保险柜里拿出个铁盒:“这里面是你们交换的旧物,现在该物归原主了。”

  周小雨打开存钱罐,里面竟躺着枚崭新的硬币;陈远的杂志里,多出张母亲年轻时的亲笔信;陆明的铅笔盒夹层里,藏着阿婆手写的鼓励纸条。“这些旧物啊,承载着你们的故事。”林阿婆笑着说,“现在,该由你们带着这些故事,去书写新的篇章了。”

  杂货铺拆除那天,周小雨、陈远和陆明都来了。推土机轰鸣中,他们看见废墟里露出块刻着“林氏杂货铺 1958”的石碑。原来,这家不起眼的小店,早已默默守护了几代人的回忆。

  多年后,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关于“时光杂货铺”的故事仍在流传。有人说,每当深夜经过老城区,还能看见昏黄的灯光从某处窗户透出,仿佛有位戴着珍珠发卡的老人,正坐在堆满旧物的柜台后,微笑着等待下一位客人的到来。
  http://www.hlys.cc/47232/7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