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会说话的陶碗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在乌蒙山深处,有个叫陶溪村的地方。这里的人世代以制陶为生,村东头住着个叫阿青的少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做出能传世的陶器。但阿青性格内向,总被同龄人嘲笑,只有老陶匠陈阿公愿意教他手艺。

  这天,阿青在村后的竹林里捡到一个破旧的陶碗。奇怪的是,这个碗竟能开口说话:喂!快把我洗干净,闷死啦!阿青吓得差点把碗摔了,仔细一看,碗沿上刻着一行小字——天机不可泄。

  原来,这是个有百年历史的灵陶碗,曾是村里最厉害的陶匠的宝贝。灵陶碗告诉阿青,它能感知泥土的情绪,还能指点制陶的诀窍。但它有个怪脾气,每天只说三句话,多了就会。

  阿青把灵陶碗偷偷带回家,白天跟着陈阿公学手艺,晚上就向灵陶碗请教。泥土太干要加水,太湿要晾晾。灵陶碗总是言简意赅。在它的指点下,阿青的制陶技艺突飞猛进,做出的陶器越来越精致。

  这事很快被村里的小霸王阿虎发现了。阿虎的父亲是村里最大的窑厂老板,他仗着家里有钱,经常欺负其他孩子。阿虎威逼利诱,非要阿青交出灵陶碗,否则就砸了他的陶坯。阿青宁死不从,两人扭打起来。混乱中,灵陶碗被摔出一道裂痕。

  完了完了!灵陶碗发出哀鸣,再这样下去,我就要彻底坏掉了。阿青心疼地捧着碗,四处求医问药。陈阿公告诉他,只有用乌蒙山顶千年雪莲的汁液,才能修补灵陶碗。

  为了救灵陶碗,阿青不顾危险,独自踏上了寻找雪莲的山路。一路上,他遇到陡峭的悬崖、凶猛的野兽,还在暴风雪中迷了路。就在快要坚持不下去时,灵陶碗微弱的声音传来:别放弃,再往前走三里...

  终于,阿青在悬崖边的石缝里找到了雪莲。采摘雪莲时,他脚下一滑,整个人悬在半空。千钧一发之际,陈阿公带着村民及时赶到,将他救了上来。原来,是阿虎良心发现,把事情告诉了陈阿公。

  回到村里,阿青用雪莲汁液小心翼翼地修补灵陶碗。神奇的是,裂痕不仅消失了,灵陶碗还变得更加晶莹剔透。它感动地说:阿青,你让我明白了,比手艺更珍贵的,是人心。

  这件事改变了阿虎。他开始跟着阿青学习制陶,还主动帮他推广作品。在两人的努力下,陶溪村的陶器渐渐有了名气。阿青烧制出的灵韵陶系列,更是在州府的博览会上得了大奖。

  然而,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不少商人找到阿青,想用重金买下灵陶碗。阿青每次都婉言拒绝:灵陶碗不是商品,它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朋友。这话传到了一个贪婪的古董商耳中,他派人趁夜偷走了灵陶碗。

  得知消息后,阿青、阿虎和村民们连夜追赶。在一个废弃的窑厂里,他们找到了古董商。面对众人的质问,古董商却振振有词:这么宝贝的东西,就该放在博物馆里!

  这时,灵陶碗突然开口:我选择和阿青在一起,因为他教会我,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被收藏,而在于被需要。古董商愣住了,他从未想过一个陶器也会有自己的想法。最终,他羞愧地归还了灵陶碗。

  这件事后,阿青决定把制陶技艺传授给更多人。他和陈阿公一起开办了陶溪村第一所制陶学校,灵陶碗成了荣誉讲师。每天,它都会给孩子们讲述制陶的奥秘,用独特的方式传递着古老的智慧。

  多年后,陶溪村成了远近闻名的陶艺之乡。而那个会说话的陶碗,依然陪伴在阿青身边,见证着一代又一代陶匠的成长。人们都说,只要用心聆听,在陶溪村的窑厂里,还能听到灵陶碗爽朗的笑声。
  http://www.hlys.cc/47232/8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