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告别昆仑,再临不周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昆仑不知岁月,寒暑悄然往复。

  钟离在这剑崖之上,究竟停留了多久,他自己也未曾细算。或许是数千年,又或许已然过万载。对于他们这等存在而言,时间早已失去了凡俗的尺度,化为了论道间隙的一次吐纳,品茗时的一缕茶烟。

  这段时日对通天而言,是他自诞生以来最为快意、也最为充实的一段光阴。

  他的剑,依旧锋利,甚至比往昔更甚。但那锋芒之中,却多了一丝以往所不具备的、如同大地般的厚重与沉稳。他不再仅仅追求极致的“破”,而是开始领悟,如何以“剑”行“守护”之事。他时常会学着钟离的样子,静坐于悬崖之畔,俯瞰着下方那广袤的洪荒大地,眼眸之中,除了以往的桀骜与战意,更添了几分对众生的悲悯与关切。

  他的道心,正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更加圆融,也更加博大。

  而对钟离而言,这亦是一段难得的、静谧的旅途。与通天这位至诚至性的朋友论道,让他得以从一个全新的、纯粹“剑”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那套“契约”与“守护”的法则。他开始思考,绝对的“守护”,是否也可能演变为一种“停滞”?“契约”是否也会在无尽的岁月中,成为新的“束缚”?

  他的“岩”之道,在这日复一日的碰撞与印证之中,变得愈发内敛,也愈发深不可测,仿佛一块被岁月反复打磨的混沌璞玉,渐渐洗去了最后的一丝火气,只剩下返璞归真的圆融。

  然而,即便是最契合的知己,亦有分别之时。旅者的脚步,终究不会为了一处风景而永远停驻。

  这一日,当钟离为两人斟上最后一壶“尘世之锁”后,他看着杯中那清澈明亮的琥珀色茶汤,平静地开口了。

  “通天道友,我该走了。”

  他的声音很轻,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巨石,瞬间打破了剑崖之上那份持续了百年的祥和与宁静。

  通天正欲举杯的手,猛地一僵。他抬起头,那双明亮的眼眸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错愕与不舍。“走?为何如此突然?可是……可是我那二哥……”

  他下意识地,便将原因归咎于元始那若有若无的疏离之上。在他心中,除了这个,再也想不到任何钟离需要离开的理由。

  “与他人无关。”钟离转过头看着他,那双金色的眼眸中,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我本就是一名旅者,来此是为寻道,亦是为访友。如今,道有所得,友亦寻得,这杯中的茶,便也到了该喝完的时候。”

  他将杯中的茶汤,一饮而尽。

  通天看着他那平静的眼神,知道对方去意已决,再无挽留的可能。他张了张嘴,有千言万语想要说,最终,却只化为了一声充满了无奈与不舍的悠长叹息。

  “也罢!道友之志,在于见证这四海八荒,我通天,又岂能做那束缚雄鹰的樊笼!”他强打起精神,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只是,此去经年,再会无期。道友,定要保重!”

  他端起茶杯,亦是学着钟离的样子,将那杯尚自温热的茶汤,一饮而尽。那份属于“尘世之锁”的安宁,却似乎再也无法抚平他此刻心中那份离别的愁绪。

  离别的日子,终究还是到了。

  这一日,钟离换上了他初上山时的那身玄色长衫,整理得一丝不苟。他先是遥遥地,对着那座清静无为的茅草屋,深深地稽首一礼。屋中毫无动静,仿佛那位老者,早已再次与天地同尘从未醒来。

  随后,他又来到了那座庄严肃穆的玉虚宫前。这一次,宫殿的大门并未紧闭。元始天尊依旧端坐于那高高的莲台之上,他只是在钟离到来时,微微停顿了一下,那双威严的眼眸,冷冷地瞥了他一眼,从鼻腔中发出了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哼。

  那既像是送别,又像是一种,“异数终于离去”的如释重负。那份骨子里的傲慢与疏离,自始至终未曾改变分毫。

  钟离对此毫不在意,礼数既已尽到,他便转身准备下山。

  “道友,我送你!”通天早已等候在旁,他不由分说,跟上了钟离的脚步,坚持要将他,送到昆仑山的山脚。

  蜿蜒的白玉山路上,两人并肩而行,一路无言。气氛不复往日的轻松与洒脱,反而多了一丝,离别的沉闷。通天数次想要开口,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将心中万般不舍,尽数压下。

  最终,还是他忍不住,打破了沉默。

  “钟离道友,你此番下山,准备去往何处?”

  “周山。”钟离回答得干脆利落,没有丝毫犹豫。

  “周山?”通天闻言一惊,随即了然,“父神脊柱所化之地么……也好。那里的确是观悟洪荒大道本源的,最佳之所。”

  经过与钟离的百年论道,他的眼界早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剑”。他已经能够理解,钟离这般厚重的“道”,为何会对那撑天拄地的神山,情有独钟了。

  “上一次去,我是龙躯,感受到的是盘古大神撑天拄地、不容万物倾倒的‘力量’与‘威严’。”钟离的目光,望向了遥远的天地中央,那根模糊的、连接着天与地的巨柱,“这一次,我以人形前去,想要体悟的,是盘古大神身化万物、哺育众生的‘生机’与‘造化’。我想看看,力量的尽头是否便是温柔。”

  这番话,让通天听得是心神摇曳。他从未想过,周山竟还有这等说法!他只知那里是父神象征,神圣不可侵犯,却从未想过,要去体悟其中更深层次的道韵。他看着钟离的侧脸,心中那份敬佩之情,又深了几分。

  不知不觉,已至山脚。山风呜咽,仿佛也在为这场离别而感伤。

  “就到这里吧。”钟离停下脚步,转过身,对着通天郑重地稽首一礼,“道友请回。今日一别,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通天喃喃地重复着这四个字,只觉得心中空落落的。他看着钟离,忽然上前一步,将一枚青光流转、剑意内敛的玉符塞到了钟离的手中。

  “道友,此乃我以自身一缕剑气炼化而成的‘青萍符’。”他沉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不容拒绝的坚定,“洪荒险恶,日后你若是在外遇到什么无法解决的麻烦,只需捏碎此符。无论相隔多远,我通天必在三息之内,仗剑而至!”

  钟离看着手中那枚温热的玉符,感受着其中蕴含的、那股纯粹到了极致,却又带着一丝守护之意的锋锐剑意,心中一暖。他没有推辞,郑重地将其收入怀中。

  “好。”他点了点头,“我亦在此,立下一个契约。他日,道友若是想喝我那‘故乡之酒’了,只需心念此符,我这东海洞府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一言为定!”通天用力地点了点头,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真诚的笑容。

  钟离亦是微微一笑。他不再多言,对着通天最后颔首示意,随后便转过身,向前,迈出了一步。

  一步踏出,他的身影便已在百里之外,化为了一个渺小的黑点。再一步,便已彻底消失在了天际线的尽头,只留下一缕淡淡的、属于岩石的厚重气息,在空气中缓缓消散。

  通天独自一人,在昆仑山脚下,站了很久很久。直到那最后一丝属于故友的气息,也被山风彻底吹散,他才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转过身,向着那座对他而言忽然变得有些清冷的仙山,走了回去。

  只是这一次,他的脚步,不再是走向那庄严肃穆的玉虚宫,而是回到了那片,属于他自己的、光秃秃的、却也承载了他此生最珍贵回忆的剑崖。

  ……

  离开昆仑,钟离再次踏上了独行的旅途。

  他心中,回想着这昆仑山上的三位盘古正宗。老子的“无”,元始的“序”,通天的“变”。他知道,这三种截然不同的道,在未来的某一日,必将因为理念的冲突,而爆发出惊天动地的碰撞。而通天,这位他唯一认可的朋友,在这场碰撞之中,恐怕会是受伤最深的那一个。

  “罢了,天道循环各有其缘。届时,若真有那一日,再出手履行今日之约便是。”他摇了摇头,将这些纷乱的思绪,暂时压在了心底。他的目光,再次变得坚定而纯粹,牢牢地锁定了洪荒大陆的最中央那根,仿佛亘古便存在于此,未来也将永远矗立于斯的擎天之柱,周山!

  随着他不断地靠近,那股源自盘古的浩瀚威压,再次扑面而来。但这一次,钟离的心境却已截然不同。他不再像初次来临时那般,只是单纯地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敬畏这份伟大的力量。

  他张开了自己所有的神念,以一种更为主动、更为虔诚的姿态,去“聆听”,去“感受”。他仿佛听到了,那山体之内,传来了如同雷鸣般沉闷的、盘古心脏最后的跳动声!每一次跳动,都引动着整个洪荒大地的地脉,随之起伏、呼吸!

  他仿佛看到了,那山壁的岩石纹路之中,流淌着如同江河般奔腾的、盘古最后的血脉之力!那力量,不再是狂暴的,而是温和的,充满了生机的,它滋养着整座神山,也通过地脉,滋养着这片大地上,每一个新生的、懵懂的生命!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钟离停下了脚步闭上了双眼,脸上露出了痴迷与赞叹。“力量的极致,并非毁灭,而是……创造!”

  在这一刻,他对自己的“岩”之大道,有了全新的、更为深刻的领悟。他的道,不再仅仅是“守护”的坚固,更应该拥有“创造”的温柔!

  就在他沉浸在这份玄妙的悟道之境时,一阵充满了灵动与天真气息的、如同银铃般的清脆笑声,毫无征兆地,从不周山脚下的一处隐秘山谷之中,悠悠地传了过来,打断了他的沉思。

  “嘻嘻,哥哥快看!我捏的这个小老虎,是不是比你昨天推演出的那个卦象,要好看多啦?”

  钟离缓缓地睁开双眼,那双熔金般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好奇。他循着声音的方向,悄然隐去了身形向着那处山谷,慢慢地走了过去。

  他不知道,他即将见到的,是这个世界上除了三清之外,另外两位同样得天独厚的、秉承了盘古大神无上造化之气而生的……先天神圣。
  http://www.hlys.cc/47233/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