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缔王志 >第106章 明晦争锋(一)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06章 明晦争锋(一)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正明皇帝正在宫殿内忧心不已地踱着步,整间大殿除了漏壶的水正滴滴答答地响着,就只剩下正明皇帝愈发沉闷的脚步声。

  尽管宫里还待了不少太监宫女,可在烦躁的皇帝身旁,他们就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正明皇帝属实是无奈,原本他一直都是神清气爽,就等着新军的扩招运动顺利执行。

  直到众多臣子的联合弹劾给了正明皇帝一个措手不及,这些臣子纷纷以周羽身为新军统帅却收受贿赂、以权谋私为由,要求皇帝立即罢免周羽。

  除了周羽的案件,还有一件则是新军将士与禁卫军将士发生斗殴的案件,新军将士杨焱云出言挑衅禁卫军将士,并将数名禁卫军将士打致重伤,被赶来的官差当场逮捕,目前正在关押。

  许多臣子也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指责新军将士蛮横无理,矜功自傲,居然敢在堂堂京师掀起如此恶劣的斗殴事件,打的还是禁卫军将士,安能不严惩之?

  这等目中无人的行为也迅速激起了整个禁卫军的抗议,禁卫军进攻的矛头不仅限于一个杨焱云,而是整个新军,既抗议杨焱云的殴打行径,亦抗议以禁卫军的军费转拨给新军。

  他们还声明皇帝如果不能答应他们的合理诉求,就要到皇宫来闹事,还要拉着一样心怀愤慨的武卫营将士一起来闹事。

  诸多事情叠加之下,多数臣子都得出了统一意见——要求皇帝取缔新军,就算坚持要留新军,这扩军之事也当重新商榷。

  这些臣子从大义、法度、祖制、国内情况等一系列角度进行辩驳和论证,滔滔的话语如同海潮般灌向正明皇帝的脑袋,让他实在忍不住头晕目眩,完全不是他和高鹤等少数派所能抗衡。

  最后,这些大臣也开出了条件,如果皇帝一意孤行地扩建新军,那以后这朝会就不要开了,群臣会一直抗议下去,皇帝什么时候妥协,他们什么时候罢休。

  状况的急转直下,是正明皇帝怎么也想不到的,他所设想的顺风顺水,不意统统是假象一场,残酷的真实情况破开种种伪装,正不容一丝动摇地横亘在他的身前,宛如一座千仞之山。

  即便事前他的决心何等之坚定,到现在也不由地在乱流般的局势下飘摇不定。

  要是放弃了,这显然昭示他全部的努力统统破产,这些天里的期待与欢喜都成为了笑话。

  他必须想出对策,逐步化解到当下之局面。

  他首先要应付的自然是周羽贪污受贿案。

  许多大臣们声称周羽家收了相当贵重的礼品,要求周羽给行贿者的家人提供新军的职位,目前行贿者已经被缉拿,并全部招供,群臣要求把周府给围了并彻查一番,定能人赃俱获。

  正明皇帝不知道这所谓贪污受贿案是怎么来的,可他坚决不相信连俸禄都不肯收的周羽会做贪污受贿的事情。

  他先是勉力弹压掉群臣到周府上查抄的提议,以免负责查抄的官员在闯入周府后会做出什么来,一切都要等他面见周羽再让周羽交代明白后做出安排。

  等上好一阵后,周羽在太监引领下见到了正明皇帝。

  此时的周羽还很是云里雾里,对朝中的惊涛骇浪并不知晓。

  扩军事宜很快就能开展,他为此准备了好多天,就等正式张榜招募那天让更多青年义勇加入到新军之中,但就在招兵前夕,皇帝突然召他过来,他以为皇帝是有什么要紧事要同他交代,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

  “陛下。”

  周羽见到正明皇帝后先是行过大礼,而正明皇帝早已顾不得这些礼数上的事情,他匆匆上前扶起周羽,道:

  “爱卿不要跪了,出大事了!”

  “怎么?”

  周羽的心头猛然升起一阵不好的预感。

  正明皇帝将发生的种种意外都告诉给了周羽,从对周羽贪污的指控再到新军将士杨焱云陷入殴打风波,从禁卫军群情激奋表示抗议再到群臣几乎一致反对新军扩建。

  如此重大的事故让周羽都傻眼了,思绪骤然间纠缠成了一团乱麻。

  他首要做的自然是为自己辩污,什么贪污受贿他根本就没干过,这不是纯粹是污蔑吗?

  周羽以急切的口吻向正明皇帝说明道:

  “陛下!臣指天为誓,从不曾做过任何有负于陛下,有负于社稷之事。微臣自执掌新军,无一日不谨小慎微,从未收受过一文钱的贿赂,此间种种,臣一概不知,必是群臣污蔑之言也!愿陛下遣人彻查,定能还臣一个清白,则诽谤之言不攻自破!”

  周羽匆匆做完辩解后,终于琢磨过来了,好像群臣们所指责的压根不是他本人收受贿赂,而是所谓的“周羽家”,也就是说这贿赂与他无关,是他的家人收的。

  想明白这点,周羽霎时间冷汗涔涔,可转念一想,自己的妻子那么听自己的话,她会做出收受贿赂的事情?不可能啊!自己明明对她是千叮咛万嘱咐,对方怎么可能辜负自己呢?

  在忐忑中犹豫一阵后,周羽又向正明皇帝补充道:

  “贪污受贿之事,臣实未曾做过,臣向陛下保证,此事与臣绝无干系,然……臣尚不能保证臣之家人是否有逾矩之事,需待臣回府后一探究竟,方能给予陛下答复。”

  当听到周羽坚称自己没有贪污受贿时,正明皇帝很是欣喜,只要能证明周羽的清白,那群臣的抗议岂不成了无根之萍,很快就能被平息下去?可周羽的补充一下子又让正明皇帝踩进忧虑的泥潭。

  正明皇帝皱着眉头略作思索,对周羽开口道:

  “好吧!爱卿归家当速速查明,如若真是冤枉,则朕绝不会委屈了爱卿,必会尽力平息群臣之风波——那……新军将士参与斗殴事件,爱卿可有了解,此事是不是污蔑?”

  提起杨焱云参与斗殴之事,周羽也彻底了失去辩驳的底气。

  因为杨焱云真的是新军士卒,而且还是他为征兵准备的形象大使。此事显然已是板上钉钉,周羽无力扭转,只能勉强进行解释:

  “此臣考虑不周也!招兵训练在即,且新军将士又参与到了平乱战事,甚为辛苦,臣本想在此时间里让将士们先休养一阵,以备将来愈加繁琐之训练。

  不意短短时间居然惹出了如此变故,此臣之失虑也!杨焱云此人虽骁勇气壮、争强好胜,但并非一味鲁莽、蛮横无理之人,臣实难相信他会惹出事端,此事恐有蹊跷,愿陛下彻查之!”

  “朕明白了。”

  正明皇帝有些虚脱地抚了抚自己的额头,试图将盘踞在上面的阴云统统拂去。

  彻查吗?周羽的担保固然给了他一些硬刚到底的底气,可在突然爆发了那么多不寻常的事件后,彻查也能顺利进行下去吗?

  对了,能那个宠骏,听说他办案办得很不错,又是高鹤举荐的人,让他去调查,兴许真能查个水落石出出来,还周羽和杨焱云一个公道?真能如此发展,那他的燃眉之急就算是暂且解除了。

  正明皇帝七上八下的内心稍微平缓了一些,被阴霾笼罩已久的面颊终于露出一抹微笑。

  “好,爱卿放心,朕担保,一定还爱卿一个公道,绝不能玷污了忠臣的清白。关于所谓贪污受贿之事,你且回府调查清楚,有结果后,迅速向朕汇报。

  目前事态紧急,新军扩招之事不得不推迟一二,但朕向爱卿保证,朕建设新军之心如铁,万不会动摇,即便坎坷重重,艰险不断,朕也会毅然决然地排除万难,竭力推行下去!”

  “陛下!”

  周羽动容不已地看向正明皇帝。

  大难临头,清浊难料,而正明皇帝依旧对自己如此推心置腹,且是坚信不疑地要把自己日夜期盼的新军扩建之大计给推行下去,周羽如何能不感动?

  身为人臣的最高殊荣,只怕也无过于此。

  情难自禁,热泪从周羽的眼眶中满溢而出,他如山丘般的躯体一下子就跪倒在地,一边向皇帝叩头,一边哽咽不已地说道:

  “陛下之大恩,臣铭记于心,无以为报,纵然粉身碎骨、子孙断绝,亦要竭尽所有以报陛下之大恩!”

  “爱卿……”

  正明皇帝的双眼亦浮起一抹湿润,他竭力忍住自己这即将泛滥而出的情绪,将目光看向一旁,并对周羽说道:

  “爱卿可速速归返,查明事情后再向朕汇报。爱卿乃是朕之肱骨,朕实需爱卿之辅助,切不能轻言生死。好了,快去吧!”

  “臣遵旨!”

  说罢,周羽很快便退了下去。

  而正明皇帝连绵不断的忧思仍然看不见断绝的时候。众多变故在短时间内齐刷刷爆发,要是没有人为操纵,正明皇帝反倒觉得扯淡。

  他想要还清白、证公道的旅程,注定会坎坷而崎岖。

  既然要查案,就必须要挑选一个合适之人选。

  就目前而言,似乎只有一个汤宠骏符合目标,可对方还在追查变乱大案,且处在最为紧张的阶段,自己是否要将变乱大案暂时搁置,让汤宠骏火速处理周羽和杨焱云身上的案件?

  正明皇帝稍作思索,很快便有了答案。

  事有轻重缓急,变乱大案以后还能继续追查,这些案件却是真正的燃眉之急,不能再拖延下去,以使局势更加恶化。

  正明皇帝给太监下命令,让他前去告诉汤宠骏,准备准备,又有新案件需要他查了。

  ……

  ……

  “什么?追查到信王府了?”

  听罢崔谨的汇报后,蒋羽气急之下拍案而起。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上滚落,他的思绪飞速地运转着,继续向崔谨询问道:

  “情况如何?那汤宠骏离开信王府后有任何动作吗?”

  “汤宠骏自离开后就返回了衙门,目前没有听得有动作,想来不曾掌握决定证据。”

  “但他找对了方向。”

  蒋羽黑着脸色沉声说道。

  就在不久前,他还因为严万忠势力鼓动而起的打击新军行动而感到欣慰。

  老丞相不愧是老丞相,看似选择了退让隐忍,实际却在暗地里憋了个大的。

  先是攻击新军统帅周羽贪污受贿,又是攻击新军将士横行不法,甚至让群臣乃至禁卫军都爆发了集体抗议,直接一巴掌将皇帝扩张新军的宏图打翻在地,解除蒋羽一大隐忧。

  但汤宠骏搜查到信王府的消息一下子就让他焦头烂额了起来。

  原先他对查案组的行动并不怎么放在心上,有曹刻这个饭桶在,追查之事多半是草草了事。

  而这个汤宠骏的表现实在远出他的意料,居然能不只将目光局限在凝国势力,而是快准狠地瞄准了内部势力,甚至迅速锁定在信王府上。

  以蒋羽对信王的了解,如果那汤宠骏巧用一番手段,信王难免会露出一些马脚,从而加剧汤宠骏的怀疑,而汤宠骏根据心中怀疑继续彻查下去,那……

  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就连蒋羽也感到脊背不住发凉,他知道,自己穷尽手段也不能让局势朝着如此糟糕的方向发展,必须赶紧想出对策才是。

  蒋羽让崔谨再斟碗茶来,他一边抿着茶,一边认真做着思考。

  如今之计,是如何干扰汤宠骏为首的查案组继续追查下去——不!光是干扰还不够!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查案组能迅速结案,一劳永逸地解除这一隐患,以免汤宠骏像条疯狗般死咬着不放。

  最好的瞄准方向,自然就是真正的全权查案官曹刻,只要能给他一些可以拿来迅速结案的证据,还担心这个满脑子邀功的饭桶不会抢着立功?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凝国人就是眼下他所要利用的。

  蒋羽放下茶碗,向后院走去,凝国人在京城的首脑,此时不就攥在自己手里吗?

  叶绫正在屋子里翻看着蒋羽在后院的藏书,住进蒋府的这些时日里,她都在休养。

  从长凝踏上前往昭廷京师的征途起,她的精神就不曾松懈过。住进蒋羽府,与外界几乎隔绝,反倒是让她迎来久违的闲暇。

  不过她这心里就从来不曾平静过,一面是针对计划失败的复盘和反思,一面就是思考着何时能够逃出生天。

  由于闲暇太多,除了阅读和反思外,她当然也有别的事情做。

  譬如和顾攸谈天说地,分享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亦或者是和安仕黎交流上一二,虽然这安仕黎是她的敌人,不过安仕黎为人坦荡,说话也很敞亮,和此人交流,叶绫倒觉得颇有些乐趣——可惜他不是自己人!

  要真是,那安仕黎一定会是自己的左膀右臂,自己待他可能比待顾攸还要亲近些。

  相比之下,顾攸也是一个为叶绫所信赖之人,并且在危急时刻与叶绫患难与共,自己应该对对方推心置腹才是。

  可叶绫却发现自己还是太难接近或者说猜透对方,不知是错觉还是如何,她总觉得对方的谦逊恭敬下隐藏着惊涛骇浪。

  而且,太过的迎合与顺从,反而会让叶绫心生顾忌。

  她当然知道,人们通常都是
  http://www.hlys.cc/47261/1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