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梦回沉默的荣耀 >第203章 时间线的致命吻合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03章 时间线的致命吻合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当资金链的发现如同一道闪电,刺破迷雾,将吴石与“张先生”的幽灵间接相连时,谷正文并未被这突破性的进展冲昏头脑。他深知,在法庭上,尤其是在涉及一位位高权重的二级上将的案件中,孤证难立。吴石完全可以辩解那笔经费的流向是下属舞弊或系统漏洞,他本人毫不知情。要构建一个无法辩驳的证据链,需要多维度、多角度的印证,形成一种令人窒息的“巧合”合力。

  于是,在金融调查取得突破的同时,另一项更为繁琐、却也更为基础的工作,在保密局的分析室内紧锣密鼓地展开了——时间线交叉比对。谷正文下令,调动所有可调用的资源,将吴石、蔡孝乾(及其核心下线)、朱谌之这三个关键人物,在特定时间段内的所有公开及可查的行踪轨迹,进行前所未有的精细梳理与叠加。

  这项任务,如同在时间的流沙中淘洗金粒,考验的是极致的耐心与敏锐的洞察力。分析小组调取了国防部的内部日程安排、公开报道、差旅记录、码头及航空公司的旅客名单(部分通过特殊渠道获取)、甚至是一些重要会议的签到簿。他们将吴石的官方活动、蔡孝乾系统已知的活动节点(从口供中提取)、朱谌之的入台及在台活动时间(结合船运记录、旅馆登记及特务监控报告),分别绘制在三张巨大的透明胶片时间轴上。

  然后,他们将这三张时间轴,叠加在巨大的灯箱之上。

  灯光亮起,时间线交织的瞬间,分析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几条原本看似平行、互不相干的生命轨迹,在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上,竟然出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重叠与耦合!这种重叠,已远远超出了统计学上“偶然”的范畴,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带有明确目的性的“协同”模式。

  第一个致命吻合点:朱谌之的抵达与吴石的“南巡”。

  时间轴清晰地显示,在朱谌之(化名朱枫)乘坐的客轮从香港抵达基隆港的前两日,吴石以“视察东南沿海防务”为由,离开了台北,其官方行程的第一站,正是高雄!而高雄,正是那艘客轮航线上的重要港口,也是情报人员常用的登陆和中转地之一。

  分析员小陈用颤抖的红色记号笔,在叠加的时间轴上,将“朱谌之抵台”与“吴石抵达高雄”这两个点,用粗重的线条连接起来。

  “这难道是巧合?”小陈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变调,“一位国防部次长,恰好在一位中共华东局重要交通员抵达台湾的前夕,出现在她最可能登陆或接头的区域?”

  谷正文盯着那条红线,眼神冰冷:“继续。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巧合’。”

  第二个致命吻合点:情报的接收与会议的召开。

  分析小组将蔡孝乾口供中提到的几次最重要情报的接收时间点,逐一标注在时间轴上。结果更加令人震惊。其中一次,关于“敌军某海岛防御薄弱环节”的绝密情报,蔡孝乾声称收到的时间,恰好与国防部内部举行的一次关于调整前沿岛屿守备兵力的机密会议时间点高度重叠。而那次会议的主要汇报人和方案起草负责人之一,正是吴石!

  另一份关于“敌军后勤补给线运输规律”的情报,其传递到蔡孝乾手中的时间,则与吴石前往某后勤兵站视察的行程前后相差不到二十四小时。

  红色线条一条接一条地出现在叠加的时间轴上,像一张逐渐收紧的网。每一个“巧合”,单独看或许可以解释为公务繁忙下的时间偶合,但当这些“巧合”密集地、反复地出现在涉及最高机密的情报传递环节时,其背后的含义,不言而喻。

  第三个致命吻合点:朱谌之的离台与风口的收紧。

  时间轴继续向后延伸。在朱谌之完成任务、即将离台前夕,蔡孝乾系统开始出现异常(感觉被监视),而几乎在同一时间段,吴石的公开活动频率明显降低,更多时间留在国防部本部,且几次内部讲话中提及“加强保密防谍”、“整顿内部纪律”。

  更微妙的是,在朱谌之成功离台后不久,吴石再次离开台北,进行了一次“年终工作检查”,行程中包括了舟山地区。而此刻,朱谌之正因病滞留舟山,并最终在那里被捕。

  这些时间上的关联,虽然不如前两者直接,但却勾勒出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节奏,以及吴石行为模式与地下活动态势之间一种难以言喻的同步性。

  “看这里!”另一名分析员指着时间轴上一处细节,“这是蔡孝乾提到的一次不太重要的接头,时间在晚上,地点在城南。而同一天晚上,吴石次长的官方日程显示,他在国防部加班。但是,根据门口的车辆出入记录,他的专车在那个时间段……离开过国防部约一个小时零二十分钟,方向不明!”

  这个细节,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巧合”论的最后一根支柱。

  分析室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盯着灯箱上那张被红色网线几乎覆盖的时间叠加图。那些交错的红线,不再仅仅是墨水痕迹,它们像一道道血的印记,无声地诉说着一个隐藏在官方日程背后的、惊心动魄的秘密故事。

  谷正文缓缓站起身,走到灯箱前,伸出手指,轻轻拂过那些红色的连线。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眼中却燃烧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光芒。

  “时间……时间是世界上最公正的证人,也是最冷酷的法官。”他低声说道,仿佛在自言自语,“它记录下一切,从不说谎。这么多的‘巧合’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集中在最敏感的时间点……这已经不是巧合了。”

  他猛地转过身,目光扫过分析室内每一个人的脸:“这是铁证!是比任何口供、任何物证都更加无可辩驳的 circutantial evidence(情况证据)!它描绘出了一幅清晰的图景:吴石利用其职务之便,获取核心情报,并在最合适的时间点,通过朱谌之这条线,传递给蔡孝乾的系统!”

  “资金链提供了动机和手段的可能性,时间线则锁定了行为和时机!”谷正文的声音斩钉截铁,“现在,我们可以百分之百地确定,我们要找的‘密使一号’,就是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

  “收网的时候,快要到了。”

  时间线的致命吻合,如同拼图的最后一块关键碎片被严丝合缝地放入。一幅完整的、令人不寒而栗的间谍网络运作图,终于清晰地呈现在猎手面前。下一步,将是图穷匕见,雷霆一击。
  http://www.hlys.cc/47278/3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