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晨访东宫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翌日清晨,天光微亮,朱高晟便精神抖擞地出现在了东宫门口,怀里依旧揣着那三个毛茸茸的小家伙——旺财、小黑和小黄。他熟门熟路,如同回自己家一般,径直往里走,门口的侍卫太监见是他,连通报都省了,直接躬身行礼放行。他来到后殿,正巧赶上太子朱高炽和太子妃张氏在用早膳。
“大哥,大嫂!我来蹭饭了!”朱高晟笑嘻嘻地喊道,声音洪亮,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太子妃张氏闻声抬头,看到是小叔子,脸上刚露出温和的笑容,目光随即落在他怀里那三个探头探脑、带着斑纹的小脑袋上。
“哎呀!”张氏吓了一跳,手中的银箸差点掉在桌上,“高晟,这……这是什么?”
朱高炽倒是有了心理准备,无奈地扶额:“还能是什么,你小叔子不知从哪儿弄来的宝贝,三只虎崽子。”
朱高晟把三只小老虎放在铺着软垫的角落,给了它们几块准备好的肉糜,这才洗了手坐到桌旁:“路上捡的,它们娘没了,我看可怜就带回来了。大嫂别怕,它们还小,不咬人,乖得很。”
张氏毕竟是太子妃,很快镇定下来,看着那三只憨态可掬的小家伙,也觉得有趣,嗔怪地看了朱高晟一眼:“你呀,总是能折腾出些新花样。北伐回来也不消停,快坐下用膳吧,我让厨房再添几个你爱吃的菜。”
早膳气氛温馨融洽。朱高晟胃口极好,风卷残云,还不忘给大哥大嫂夹菜,嘴里说着北疆的风土人情和一些无伤大雅的趣事,逗得张氏掩口轻笑。朱高炽看着弟弟虽然黑瘦了些,但精神健旺,眼神明亮,心中也是彻底放下心来。
用罢早膳,张氏很是识趣地起身,温和地说道:“高晟难得回来,你们兄弟俩想必有许多话要说。我还有些宫务要处理,便不打扰你们了。”她对着朱高晟笑了笑,又嘱咐宫人好生伺候,这才带着侍女离去。
殿内只剩下兄弟二人,以及角落里吧嗒吧嗒吃着肉糜的三只小老虎。
朱高炽慢条斯理地擦了擦嘴,看向朱高晟,带着几分戏谑:“臭小子,不去你的天津卫好好待着,或者去听你底下的人述职,一大早就跑我这里来蹭饭偷懒?说吧,又打什么鬼主意?”
朱高晟嘿嘿一笑,转到朱高炽身后,熟练地给他按摩起肩膀来,力道不轻不重,让因肥胖而时常肩颈酸痛的朱高炽舒服地眯起了眼睛。
“大哥,我这不是想念您嘛。述职不急,他们又不会跑。倒是有件顶顶重要的事情,想先跟大哥您通通气,听听您的看法。”
“哦?顶顶重要?”朱高炽享受着弟弟的服侍,漫不经心地问道,“又是你那些‘奇技淫巧’,还是想搞什么大工程?我可告诉你,户部现在虽然宽裕了些,但也经不起你……”
他话未说完,朱高晟却停下了按摩,正色道:“大哥,稍等片刻,还有一个人要来。”
朱高炽一愣:“谁?”
就在这时,内侍在门外通报:“殿下,于谦于大人求见,说是晟王殿下相约。”
朱高炽疑惑地看了弟弟一眼,还是点了点头:“宣。”
于谦一身青袍,步履沉稳地走了进来,先向太子和晟王恭敬行礼。
朱高晟对于谦点了点头,然后对朱高炽道:“大哥,此事关系重大,需绝对隐秘。您这东宫,可有稳妥的说话地方?”
朱高炽见弟弟和于谦皆是一脸凝重,心知绝非小事。他沉吟片刻,肥胖的身体费力地站了起来:“跟我来。”
他领着二人,穿过几重殿宇,来到书房最深处。只见他在一个书架不起眼的角落按了几下,又转动了旁边灯台上的一座铜鹤,伴随着一阵轻微的机括声,一面书架缓缓向侧方滑开,露出了后面一间仅容数人的小小密室。
密室内陈设简单,只有一桌数椅,墙壁厚重,显然隔音极佳。
“这里,是父皇当年还是燕王时,请能工巧匠所建,知晓者寥寥无几。”朱高炽率先走入,示意二人坐下,“在此说话,可保万无一失。高晟,现在可以说了吧?你到底想谈什么?”
朱高晟深吸一口气,与于谦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目光直视朱高炽,缓缓开口,声音在狭小的密室内显得格外清晰,也格外石破天惊:
“大哥,我想跟你谈的,是关于大明未来的国体。我想……逐步推行‘君主立宪’。”
“君主立宪?”朱高炽眉头紧皱,对这个陌生的词汇感到不解,但本能地觉得其中蕴含的东西非同小可。
“简单来说,”朱高晟尽量用平缓的语气解释,“就是明确‘皇帝’与‘国家’的权责。皇帝,永远是大明的象征,是军队的最高统帅,这一点,朱明皇室对军权的掌控,必须毫不动摇,世代相传!”
他先强调了军权,这让朱高炽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点,但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如坐针毡。
“但是,国家的日常治理,比如行政、立法……嗯,可以理解为制定和审议律法政策、司法审判等具体权力,可以更多地交给专业的文官集团,交给一个由各地推举贤能组成的‘议会’或者‘国会’、‘立法院’去运作。皇帝超然于日常政务之外,作为最终的仲裁者和国家的守护神。”
朱高晟看着大哥逐渐变得震惊和难以置信的脸色,继续阐述核心思想:“而这一切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天下为公’!这天下,非我朱家一姓之私产,乃天下亿兆黎民之天下!朝廷施政,当以万民福祉为依归!”
“天下为公?!”朱高炽猛地站了起来,由于动作过猛,沉重的身躯带动椅子发出一声刺耳的摩擦声。他脸色煞白,手指微微颤抖地指着朱高晟,又猛地转向于谦,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刀,充满了难以置信和……凛冽的杀气!
他从小接受的就是最正统的帝王教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权天授,至高无上!天下是朱家的天下,江山是朱家的江山!任何试图分割、削弱皇权的行为,都是大逆不道!都是取死之道!
“高晟!”朱高炽的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和愤怒而有些变形,“这……这大逆不道之言,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还是……”他的目光死死钉在于谦身上,那眼神冰冷刺骨,仿佛下一刻就要喊人将这个“蛊惑”亲王的臣子拖出去斩了!“还是有人居心叵测,妖言惑众?!”
密室内的空气瞬间凝固,充满了令人窒息的压迫感。于谦感受到太子那毫不掩饰的杀意,背脊瞬间被冷汗浸湿,但他依旧努力保持着镇定,目光坦然地迎向太子。
朱高晟立刻起身,挡在于谦身前,语气坚定:“大哥!此事完全是我一人所思所想,廷益也是前些日在返程路上,我才首次与他谈及!他今日前来,是作为我心腹属臣,一同参详,绝非蛊惑!你若不信,可问我身边任何一人,亦可细察于廷益平日言行!”
他迎着朱高炽惊怒交加的目光,毫不退缩:“大哥!请你冷静!听我把话说完!这并非大逆不道,而是为了朱明江山,为了我大明国祚,能够传承万世,永享太平!”
朱高炽胸口剧烈起伏,显然气得不轻。他死死盯着弟弟,见他眼神清澈坚定,毫无被奸人蛊惑的浑浊,又想到弟弟在北疆展现出的惊人才智与深远布局,那股滔天的怒火和杀意,才勉强压下去几分。他重重地坐回椅子上,声音沙哑:“说!你给我说清楚!这……这分明是自毁长城之举!如何能保江山万世?!还有如果真的是别人跟你说的,你要跟大哥老实说来”
朱高晟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他必须用最浅显、最有说服力的道理,扭转大哥根深蒂固的观念。
“大哥,你细想,”朱高晟放缓语速,条分缕析,“历朝历代,为何总有兴衰更替?为何强如汉唐,亦不免崩塌?除了外患,内因何在?”
他不等朱高炽回答,便自问自答:“很大程度上,在于皇权过于集中,系于君王一人之身!君王贤明,则天下治;君王平庸,则朝政弛;君王昏聩,则天下乱!将国家安危系于一人之贤愚,此乃最大的风险!”
“而君主立宪,正是为了规避此风险!”朱高晟语气加重,“皇帝超然物外,不直接处理繁琐政务,由专业的内阁和代表民意的议会负责。如此一来,政策若有疏漏,执行若有不力,天下百姓抱怨、指责的,是内阁,是具体的办事官员!而皇帝,作为国家的象征和最终裁决者,反而能保持威严和神圣性,成为凝聚民心的旗帜!”
他打了个比方:“这就好比一家大商号,东家(皇帝)掌握最终股权和决定权,但具体的经营、采买、销售,交给专业的大掌柜(内阁)和账房、伙计(各级官员)。生意好了,大家念东家的好;生意出了岔子,大家只会怪大掌柜和伙计没本事,而不会动摇东家的根本!甚至,为了商号能持续赚钱,所有伙计都会自发地维护东家的权威!”
朱高炽的目光闪烁了一下,这个比喻非常通俗,他听懂了,而且……似乎有那么一点道理。他作为太子,深知处理政务之繁琐,也见过太多因为皇帝个人好恶而导致的政策反复和朝局动荡。
朱高晟趁热打铁:“再者,军权牢牢在握!未来的‘基石推演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军队的调动、将领的任命,最终决策权在皇帝手中!文官集团可以议政,可以执行,但绝无法染指刀把子!这就保证了无论朝堂如何风云变幻,皇室的根基稳如泰山!”
“还有财政!”朱高晟抛出一个更具诱惑力的点,“我大力推动工商、开拓海贸,目的就是让商税远超农税!未来,甚至可能如我之前所说,彻底免除农税!到那时,天下百姓只会感激皇恩浩荡!而国库收入依赖工商,更需要一个稳定、专业的环境,这与君主立宪下文官集团高效治理的目标是一致的!”
他将现代君主立宪制的优点,结合大明实际情况,一点一点地剖析出来:减少因君主个人因素导致的政治动荡、专业化行政提升效率、通过议会一定程度反映民意以缓解社会矛盾、将具体施政的矛盾转移至内阁从而保护皇室超然地位……
朱高炽脸上的怒色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思索和震撼。他不得不承认,弟弟的这个构想,虽然离经叛道,但内在的逻辑却异常严密,而且……直指帝国统治中最深层次的痛点——如何保证江山在并非代代出明君的情况下,依然能长期稳定?
见于谦神色稍缓,陷入沉思,朱高晟知道火候差不多了,抛出了他计划中另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消除大哥对“皇室权力受限”担忧的定心丸。
“大哥,我知道你担心皇室权力被削弱。但请你想一想,我所构想的君主立宪,其适用范围,主要是在我们目前的大明本土,或者说……未来的‘母国’、‘根源地’。”
他走到墙边,仿佛那里挂着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用手比划着:“我的目标,远不止于此!我要的是——日不落帝国!”
“日不落帝国?”朱高炽和于谦同时抬起头,又被这个充满霸气的词汇所吸引。
“不错!太阳永远不会在我大明帝国的领土上落下!”朱高晟眼中闪烁着野心的火焰,“通过强大的海军和远洋贸易,我们要将大明的疆域、文化、影响力,扩展到整个世界!南洋、西洋、昆仑奴之地(非洲)、乃至欧罗巴、新大陆(美洲)!”
他看向朱高炽,语气充满诱惑:“届时,我会将皇室的子孙,那些有才能、有抱负的宗亲,分封到这些新开拓的疆土上去!他们可以在那里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王国,奉大明为宗主国,奉朱明皇室为共主!他们拥有相当大的自治权,但军事和外交的核心权力,仍需与母国协调一致。”
“想象一下,大哥,”朱高晟的声音带着一种煽动性,“百年之后,整个世界,遍布着我朱家的血脉!他们建立的王国,如同星辰般拱卫着大明母国!母国实行相对温和、稳定的君主立宪,确保核心区域的长治久安和文化的繁荣发展;而海外封国,则保持更强的开拓性和活力,不断为帝国开疆拓土,汲取资源!”
他最后掷地有声地说道:“而最重要的一点!所有海外封国的法律第一条,都必须明确规定:母国大明,朱明皇室,是帝国不可动摇的根源与核心!若母国根源地遭遇任何内乱外患,有任何势力妄图颠覆朱明统治,所有海外封国,皆有义务且必须无条件起兵,勤王救驾!清君侧,护根本!”
“如此一来,”朱高晟总结道,“本土(母国)通过君主立宪保持稳定和繁荣,海外封国则成为皇室权力和影响力的延伸与屏障。内外结合,相辅相成!这难道不比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皇帝必须代代英明’这一个篮子里,要稳妥得多吗?这难道不是更能确保我朱家江山,真正传至万世吗?!”
密室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朱高炽肥胖的身体靠在椅背上,双目紧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显然内心正在进行着天人交战,巨大的冲击让他需要时间来消化。
于谦则是心潮澎湃,他再次被晟王殿下这宏大得不可思议的蓝图所震撼。这已不仅仅是治国方略,而是囊括了整个世界的惊天布局!君主立宪稳定核心,海外分封扩张巩固,两者结合,的确构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看似极其稳固的帝国架构!
不知过了多久,朱高炽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的眼神复杂无比,有震撼,有疑虑,但更多的,是一种看清了某种遥远未来的恍然与……一丝疲惫的认可。
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目光落在朱高晟年轻而充满锐气的脸上,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前所未有的凝重:
“高晟……你的想法,太过惊世骇俗……大哥需要时间……需要好好想想……”他顿了顿,补充道,“此事,绝不可再对第四人言!至少在父皇那里,暂时绝不能提!你明白吗?”
朱高晟知道,能让观念传统的大哥说出这番话,而没有立刻斥为荒谬并处死于谦,已经是巨大的成功了。他郑重地点了点头:“大哥放心,我晓得轻重。今日之言,出我之口,入您与廷益之耳,绝无外传。”
朱高炽挥了挥手,显得十分疲惫:“你们……先去吧。让我一个人静一静。”
朱高晟和于谦恭敬地行了一礼,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密室。
http://www.hlys.cc/47343/3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