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双姝破局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暮春的御花园里,丝竹声伴着花香萦绕。

  风临月端坐在贵妃下首,一身绯色宫装衬得她眉目如画,却掩不住周身那股属于边关的飒爽之气。

  皇后娘娘今日这身衣裳当真别致,李贵妃把玩着手中琉璃盏,声音娇柔,听闻北境风沙大,娘娘在边关时,怕是没见过这般精致的苏绣吧?

  席间霎时静了几分。几位妃嫔以袖掩唇,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

  风临月执起青玉茶杯,指尖在杯沿轻轻一划:贵妃说的是。北境确实没有这般繁复的绣工,但臣妾在边关时,见过最巧手的绣娘——她们绣的是将士们的战旗。

  她抬眼,目光清亮如雪山顶的晨光:一针一线,绣的是家国山河。比起那些,这衣裳上的缠枝莲,倒显得小家子气了。

  李贵妃笑容微僵。

  坐在角落的青鸾正为贵妃斟酒,闻言指尖轻颤。

  这位新后入宫不过月余,平日深居简出,没想到言辞如此锋利。

  说起边关,坐在李贵妃身旁的德妃忽然开口,声音轻柔却带着刺,听闻风临雪将军……就是在北境殉国的?真是可惜了。

  风临月握着茶杯的手纹丝不动。

  她记得长姐最后那封家书上的字迹——月儿,京中不比边关,万事谨慎。

  家姐确实殉国了。风临月的声音平静得让人心惊,她在最后一战里,带着三百亲卫死守飞云关,为大军撤退争取了三个时辰。

  她缓缓起身,走到一株开得正盛的红梅前:就像这株梅树,在寒冬中绽放,不是为了争春,而是为了证明——有些风骨,不会因风雪而折。

  御花园东南角的凉亭里,萧景玄放下手中的奏折。从这个角度,正好能看见那个站在梅树前的绯色身影。

  她在边关长大?皇帝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侍立在侧的暗卫低头回道:是。风二小姐十六岁就随父出征,曾在狼牙谷以少胜多。

  萧景玄的目光掠过风临月挺直的脊背。他记得兵部呈上的战报里提过那场战役——五百人对三千,靠的是对地形的精准判断和出奇制胜的战术。

  倒是个将才。他轻声道。

  此时席间,李贵妃已重整旗鼓:说起来,今日这梅花宴,原是太后娘娘的意思。皇后娘娘久在边关,怕是不知道京中的规矩——这赏梅是要作诗的。

  几个妃嫔纷纷附和。

  风临月唇角微扬。在边关时,长姐曾握着她的手教她写字:月儿,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剑能杀人,笔也能。

  她折下一枝红梅,缓步走向席间:本宫确实不善诗词。但在边关时,每逢大雪,将士们都会在营帐外插一枝梅。

  她将梅枝轻轻放在青鸾正要呈上的点心旁:他们说,这梅花像极了战场上的血与火——每一朵盛放的花,都是一个不肯屈服的灵魂。

  青鸾的手稳稳地托着点心盘,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追随着那枝红梅。她听见风临月继续说道:

  所以本宫觉得,赏梅何必作诗?能看懂这梅花风骨的,便是知音。

  一阵风过,梅瓣纷飞如雪。有几个妃嫔不由自主地点头。

  李贵妃的脸色终于沉了下来:青鸾,还不给皇后娘娘换杯热茶?愣着做什么?

  青鸾忙上前斟茶,却因心神不宁,袖口带倒了桌上的玉碟。清脆的碎裂声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奴婢该死!青鸾跪倒在地。

  李贵妃冷笑:毛手毛脚的,真是——

  不过是只碟子。风临月打断她,弯腰扶起青鸾,本宫在边关时,摔过的碗碟不知多少。比起那些在战场上拼杀的将士,这些器物件,算得了什么?

  她的手指轻轻拂过青鸾的袖口,触到一个熟悉的针脚——那是北境军眷才会的绣法。

  青鸾抬头,对上风临月了然的目光,心头一震。

  起来吧。风临月转身时,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席间众人听见,在边关,我们有个规矩——宁可摔碎千金盏,不可辜负一片心。青鸾姑娘方才斟茶时小心翼翼,本宫都看在眼里。

  凉亭里,萧景玄轻轻叩着石桌。

  告诉内务府,他对身旁的太监道,把库房里那套青玉茶具赐给皇后。

  太监讶异:陛下,那套茶具是……

  她配得上。皇帝的目光仍停留在御花园中那个绯色身影上。

  宴会散时,暮色初临。青鸾收拾着茶具,感觉有人走近。

  这枝梅,风临月将先前那枝红梅轻轻放在青鸾手边,配你。

  青鸾怔怔地看着那枝红梅,想起多年前北境的家中,母亲也总在窗前插一枝梅。

  娘娘怎么知道……

  风临月微微一笑,转身时裙裾拂过青石阶,像极了边关落日下飞扬的战旗。

  因为这梅香,她轻声道,闻起来像故乡。
  http://www.hlys.cc/47358/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