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推荐阅读: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快穿:在古早狗血文里兴风作浪
顾靖泽白今夏
都市无敌战神
龙王医婿全文免费阅读
下堂王妃要休夫
南知意帝释景全文免费阅读
吞天仙根
恐怖仙缘
冰河末世我囤积了百亿物资张奕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听说院试除了四书文、经义文,那策问最是灵活,光死读书不行。”“可不是,刘先生不是让咱们多读史吗?我看陈青文就天天泡在藏书馆啃《史记》呢!”
“唉,光《史记》就够啃好久的了……还得练诗赋,真是让人头疼。”
“慢慢来吧,咱们也稳扎稳打,总有水到渠成那天。”
这些交谈声中,偶尔还是会夹杂着对李逸之的惊叹和对未来的憧憬。
“李逸之这一去,若是院试高中,怕是就不回咱们丙班了吧?”
“那是自然!秀才老爷,哪还能跟咱们这些童生混在一起?”
“也不知他若回来,年后是会去甲班,还是……”
“我猜他肯定去甲班!甲班的苏教习当年十七就考中了秀才,说不定过两年就是举人了!”
“未必,他本来能去乙班都没去,这次回来也未必去甲班……”
这些议论,陈青文听在耳中。他望了望窗外,心中对李逸之除了敬佩,也生出了一份向往。
日子便在规律的上课、看书与偶尔的笛声(尽管依旧不算悦耳)中平稳滑过。
转眼间,秋风渐凉,山间层林初染,书院里的桂花也开始吐出细小的、馥郁的甜香。
日历翻近八月,一个好消息在旬休前传来:因八月十五正逢旬休之日,书院体恤学子思乡之情,特允连续休假两日。
消息一出,书院里的众人都期盼着中秋。
到了放假那日,学子们归心似箭,一早就收拾好行囊。
梁识一边往包袱里塞着脏衣服,一边对青文道:“青文,真不跟我去县里逛逛?中秋可热闹了!”
赵铁柱也瓮声瓮气地邀请:“是啊,去俺家过节吧,俺娘肯定欢迎!”
陈青文心里感激,却还是笑着摇头婉拒:“多谢梁师兄、铁柱好意。路途不近,一来一回颇费时间,我想趁着清净,多看看书。再说,书院也会加餐,一样的。”
他知道,中秋是别人难得一家团圆的日子,他一个外人还是不打扰为好。
下课归来,梁识和赵铁柱拿上包袱匆匆下山去了。不过片刻,原本喧闹的斋舍便只剩青文一人。
推开窗,整个书院仿佛都空旷了许多,往日里廊下往来的人影、远处的读书声都消失了,只有风吹过松柏的涛声格外清晰,夹杂着几声寂寥的鸟鸣。
晚上去饭堂,里面果然冷冷清清。他刚独自坐下,却见一个瘦小的身影也端着食盘坐到了他身边。
“孙浩,你没回家?”青文有些意外。
孙浩低着头,小声道:“家……家里远,路上花费多。我、我想着过年回去便可。”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
青文了然,想必孙浩的家境比自家更为艰难。他笑着说:“正好,咱俩做个伴儿。”
两个留在书院的少年,便自然而然地凑到了一起。
十五那日吃完午饭,看着外面秋高气爽,青文提议道:“左右无事,咱们去后山走走吧?来了这些时日,除了乐课去观心亭,还没好好逛过呢。”
孙浩眼睛微微亮了一下,轻轻点了点头。
两人便沿着青石小径,缓缓向后山行去。越往深处,林木愈见幽深。
很快便到了观心亭,亭子一侧,那道熟悉的瀑布如白练垂落,水声轰鸣,汇入亭下蜿蜒流淌的清澈河流。
他们没有在亭中久留,循着瀑布旁的石阶,继续向上攀登。
石阶蜿蜒,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
穿出竹林,眼前又是一亮,一小片枫树林赫然在目。
虽还未到深秋层林尽染之时,但已有几株性急的枫树梢头,点缀上了些许醒目的红晕,在漫山苍翠中格外惹眼。
“看,枫叶红了。”孙浩难得主动开口,指着那抹红色。
“是啊,山里节气早。”青文应道,两人驻足看了片刻,才继续拾级而上。
山路虽陡,但两个少年脚力正健,说说歇歇,倒也不觉疲累。
终于,在汗湿衣背之时,他们登上了此行的最高处—— “仰止堂” 。
此名出自《诗经·小雅》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寓意对高尚德行的敬仰。
登上阁楼凭栏远眺,顿觉豁然开朗,心旷神怡。
方才走过的山路、观心亭、瀑布、竹林、枫林,尽收眼底,如同微缩的景观。
山下一条碧绿的河流,蜿蜒流向远方;河流积聚处还有一方水潭,在阳光下闪着粼粼波光。
极目远望,越过层峦叠嶂,依稀可见云雾镇的轮廓,更远处,是连绵起伏、黛青色的山峦剪影,消失在天际线上。
“真高啊……”孙浩扶着栏杆,看得有些出神。
青文也深深吸了一口这仿佛能洗涤肺腑的清冽空气,胸中因苦读和思乡而积郁的块垒,似乎也在这壮阔的景色前消散了许多。
“登高望远,果然能开阔胸襟。”他感慨道,“古人诚不我欺。”
两人在阁楼上流连了许久,指点着脚下的山水,猜测着远处的村镇,直到日头渐渐西沉。
“该下山了,再晚路就不好走了。”青文提醒道。
晚上的饭堂依旧冷清,但书院给留下的学子每人发了一个小巧的月饼。
两人默默吃着简单的晚餐,虽无过多交谈,但经过半日的同游,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已在悄然滋生。
夜晚,青文和孙浩搬了凳子,坐在斋舍外的小院里赏月。
经过白日的登高望远,再看头顶这轮如玉盘般皎洁的山月,心境似乎也开阔了些。
清冷的月辉洒满庭院,也照亮了两个离乡求学少年的面庞。
青文将书院发的月饼掰了一半递给孙浩。
“孙师弟,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孙浩接过,小口地吃着甜甜的月饼,望着那轮似乎触手可及的明月,眼中水光一闪而逝。
两人静静地坐了一会儿,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最后还是青文先开了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逸之兄他们,这会儿院试应该已经考完了吧?”
孙浩闻言抬起头,望着月亮想了想,才轻声道:“嗯,算算日子,应该就是这两日考完的。”
“不知道他们考得如何……”青文语气里带着明显的关切和向往,“逸之兄学问那样扎实,想来是能中的。”
“但愿能中。”
“张鹏师兄这次月考也不错,”青文继续道,“或许也有希望。还有文斌哥,希望他们都能如愿以偿。”
他说着,轻轻叹了口气,目光重新投向那轮明月,仿佛能透过清辉看到远方考场外焦急等待的人群。
“有时候想想,咱们在这里苦读,不也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像他们一样,去那考场上一试锋芒吗?”
孙浩沉默了片刻,低声道:“我……我不知道自己行不行。院试……感觉好远。”
青文转过头,看着身边这个总是缺乏自信的同窗,语气坚定而温和:
“别妄自菲薄,孙师弟。日子长着呢,说不定哪天咱们也能一起去考院试呢。”
许是夜色给了人勇气,也许是青文话语中的笃定感染了他,孙浩再次轻轻“嗯”了一声,这次的声音里,似乎多了一点点微弱的希冀。
两人不再说话,重新将目光投向夜空。山风过处,只余松涛细响,与两个并肩而坐的影子。
http://www.hlys.cc/47359/11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