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秋去冬来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日子在朗朗书声间悄然而逝,山间的青翠换上了斑斓的秋装,秋风掠过,一片片黄叶打着旋儿飘落。“这天儿是越来越凉了,早上钻出被窝可真要命。”梁识打了个哈欠。
“可不是,”赵铁柱边系衣带边接话,“俺娘前几天还说让俺把厚被子拿出来盖哩。”
陈青文伸手接住一片恰好飘到窗前的树叶。他想起离家时,村口那棵大槐树还是郁郁葱葱,如今不知怎样了。
他转身拿起昨日未读完的《汉书》,准备趁早饭前再看一段。学问如逆水行舟,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秋深之后,便是冬。当第一场雪纷纷扬扬地洒落云雾山时,书院里响起了一片欢呼。
课堂间隙,不少学子跑到院中,呵着白气,伸手接那冰凉的雪花。
陈青文和孙浩、赵铁柱几人凑在窗边。
“今年第一场雪!”赵铁柱兴奋地说。
青文看着窗外,“看这架势,怕是能积起来。”
孙浩小声道:“不知道家里……有没有备足柴火。”
雪景虽美,但年关将近,书院一年中最重要的一次考核年考即将来临。
玩闹之后,学堂内的气氛一日比一日凝重。
陈青文将这几月所学的经义、文章、史论、律法都细细梳理了一遍,又将几次月考的心得体会反复揣摩。笔记摞起来也有小半尺高。
偶尔抬头歇息时,看见李逸之沉着冷静的侧影,或是听到梁识低低的背诵声,他便又低下头,继续耕耘。
年考在腊月一个干冷的日子结束了。
当考试结束的钟声敲响,大部分学子都长长舒了一口气。
年考后的等待,比以往任何一次月考都更让人心焦。
“书院总榜出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明伦堂前的学子们挤得热火朝天,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往前凑。
“让让,让让!”赵铁柱仗着身板壮实,硬是挤出一条路,把青文和孙浩也带了进去。
青文踮起脚尖,在密密麻麻的名字里寻找。
第四名孙文斌,第五名李逸之……他的心怦怦直跳,手指顺着往下滑。
“二十七!青文你二十七!”赵铁柱嗓门洪亮,震得陈青文耳朵嗡嗡响。
青文定睛一看,白纸黑字清清楚楚——陈青文,第二十七名。
更让他高兴的是,梁识排在三十,孙浩四十五,赵铁柱四十九,他们每个人都在进步。
“走,回去看我们的班榜去!”梁识兴奋地拉着他们往丙班学堂跑。
丙班门口也围了不少人。青文刚过去,就听见一片惊呼。
“李逸之还是第一!”
“张鹏第二!”
“我的天,陈青文第三!”
丙班内部的排名榜上,陈青文的名字赫然排在第三位,仅次于李逸之和张鹏。后面依次是孔、秦等几位老生,梁识排在第六。
“好小子!”梁识笑得见牙不见眼,“你这进步也太吓人了!你才来半年,直接冲到班里前三甲!”
赵铁柱更是激动得语无伦次:“俺的娘!青文你都成咱们丙班的小探花了!”
孙浩站在青文身边,小声说:“陈师兄,你真厉害!”
青文脸上发烫,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那些挑灯夜读的夜晚,那些在藏书馆度过的午后,那些与同窗讨论到忘我的时光——在这一刻都值得了。
“安静!”刘教习威严的声音让喧闹的课堂顿时静了下来,“根据年考成绩,丙班升班名单如下:李逸之升甲班,张鹏、陈青文、孔……”
听到自己的名字,青文的心又怦怦跳起来。
“……梁识、苏子衿七人,升乙班。年假之后,直接到新班级报到。”
消息一出,课堂里顿时炸开了锅。
“李师兄要去甲班了!”赵铁柱羡慕地说。
“乙班也不错!郭教习讲课风趣,不像刘老……刘先生这么严肃。”梁识差点说漏嘴,赶紧改口。
青文走到李逸之桌前,真诚地说:“逸之兄,恭喜。”
李逸之正在整理书箱,闻言抬起头:“郭先生精于诗赋,你多请教。”
“多谢,我记下了。”
回到斋舍,大家都忙着收拾行李,气氛既兴奋又不舍。
“这一别就是一个多月,”梁识一边往箱子里塞衣服一边说,“青文,开春乙班见!”
赵铁柱乐呵呵地收拾着:“开春俺给你们带俺娘腌的腊肉!”
放假这天,书院里格外热闹。马车、牛车停满了山门前的空地,学子们互相道别,约定开春再见。
孙文斌早早就邀请青文和自己一同回去。青文特意没告诉家里具体归期,想给爹娘一个惊喜。
他的行李十分简单,书箱加上两身厚衣服就齐了。
“青文,这边!”孙文斌站在一辆青篷马车前招手。驾车中年人是孙文斌的父亲。
他笑呵呵地说:“常听斌儿提起你。快上车,咱们一道回去。”
“多谢孙伯伯!”青文感激地行礼。
马车驶出书院,沿着山路缓缓而行。车厢里铺着厚厚的棉垫,暖融融的。
孙文斌一上车就打开了话匣子:“青文,我爹听说你年考第二十七,丙班第三,直夸你呢!”
孙父笑着接话:“可不是嘛!比斌儿强,他要是有你一半用功,我也不用操这些心了。”
“爹!”
青文忙道:“文斌哥是书院总榜第四,我要向文斌哥多多请教才是。”
“互相学习,互相学习!”孙父拍拍青文的肩,“你们都是周秀才的学生,现在又同在松韵书院,一起用功才是。”
孙父又问起书院的生活:“书院伙食可还吃得惯?乙班的郭秀才学问也是极好的,诗词更是精妙。”
“挺好的,”青文认真地回答,“郭先生讲诗词的时候,总能引经据典,我们都爱听。”
“那就好,那就好。”孙父捋着胡子,“跟着好先生,才能学真本事。”
马车渐渐驶进永宁镇。望着车窗外熟悉的景色,青文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
离家越近,思乡之情就越发浓烈。
“孙伯伯,前面路口停下就好,我自己走回去。”青文指着通往小河湾村的路。
“不妨事,送你到家门口。”孙父很热情,“这大冷天的,你拿着东西也不方便。”
马车最终在陈家小院外停下。青文拎着行李跳下车,正要再次道谢,就听见院内传来母亲王桂花那熟悉的声音:
“他爹,外头是不是有车马声?是谁来了?”
“像是……这大冷天的,谁会上咱家来?”
院门“吱呀”一声,从里面拉开了一条缝。
http://www.hlys.cc/47359/1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