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除服迎新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晃又是两个春秋。陈家院里那株老枣树再添两圈新的年轮,石蛋也从襁褓中的婴孩,长成了能满院子追逐小鸡、口齿不清喊着爹、娘的稚童。
这一日,天还墨黑着,陈家上下便都起身了。
王桂花点亮油灯,从箱底取出早已备好的、带着皂角清香的靛蓝色棉布衣裳,手指在那细密的针脚上摩挲了片刻,这才缓缓换下了身上那件穿了三年的孝衣。
总算......她低声自语,将那件沉甸甸的孝服仔细折叠好,收入箱笼底层。收拾好后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陈满仓在一旁默默看着,伸手拍了拍老妻的肩膀:这些年,辛苦你了。
说什么辛苦不辛苦的。王桂花擦了擦眼角,爹在天有灵,看着咱们一家子平平安安的,也该放心了。
出孝没几日,村东的祖宅,陈满柜家。王桂花、周氏,以及孙氏和她那生了二胎的大儿媳小孙氏,全都聚在了这里。
快快快,面团要发过头了!周氏的大嗓门在灶房里格外响亮,青林媳妇,火再旺些!这喜馍可得蒸得白白胖胖的,讨个吉利!
小孙氏连忙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火苗地蹿起,映得她额上的汗珠亮晶晶的。她笑道:三婶,您就放心吧,这火候我盯着呢。
孙氏和王桂花则在堂屋里仔细清点着准备送往女方的聘礼。除了常规的三牲、酒水、喜饼,特意多加了两匹颜色鲜亮的细布,一对沉甸粼粼的银镯子,还有一封厚厚的红包。
这细布还是前些日子托你家青山从县城捎回来的,听说县里现在正时兴这个花色。孙氏一边将红绸系在礼担上,一边对王桂花说道,女方家等了咱家青松三年,没半点怨言,这情分我和你大哥都记着。
王桂花摸着那对银镯子感慨:可不是嘛!林家是厚道人家,换了别家,不一定等不等得。这聘礼丰厚些,也是应当的。
院子里,陈满柜正带着两弟弟和几个本家侄子悬挂大红灯笼。陈青文也跟在后面帮忙。
青文,仔细着点儿,别摔了。陈满仓嘱咐道。
知道了,爹。青文应着,仰头看着那渐渐被红灯笼装点一新的祖宅门楣,脸上也带着喜气。
天色渐明,一支穿戴整齐、精神抖擞的迎亲队伍在祖宅门前集结。陈青松穿着崭新的靛蓝色长袍,胸前戴着大红绸花,骑在一匹同样系着红绸的骡子上,脸上是压抑不住的激动和期盼。
新娘子是隔壁临山镇山脚下村子的,路远,可得赶早出发。孙氏一边为儿子整理衣襟,一边不住地叮嘱,到了林家,礼数要周全,该拜的要拜,该谢的要谢......
娘,您就放心吧,这些规矩我都记着呢。陈青松笑着应道,目光却早已飘向了远方。
吹鼓手卖力地吹奏起欢快的唢呐曲子,喜庆的旋律顿时响彻了整个小河湾村。抬着聘礼的小伙子们齐声吆喝,脚步轻快地出发了。村里的孩童们兴奋地跟在队伍后面跑着、跳着,有胆大的还伸手去摸那系着红绸的礼担。
新娘子要来咯!新娘子要来咯!孩子们的欢叫声伴随着唢呐声,让这个冬日的清晨格外热闹。
王桂花和周氏留在祖宅,帮着妯娌孙氏继续张罗着晚上的喜宴。院子里搭起了临时的灶台,请来的大师傅挥动着大铁勺,锅里炖肉的浓香伴随着蒸腾的热气,弥漫在整个院落。
这红烧肉的糖色炒得正好。周氏掀开锅盖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
王桂花正在另一边指挥着女眷们摆放碗筷:桌椅都擦干净些,碗筷要数清楚了,可别少了。
陈秀兰和赵春燕也在一旁帮忙。秀兰细心地将每一双筷子摆放整齐,赵春燕则抱着石蛋,一边哄着孩子,一边帮着清点碗碟。
秀兰妹子真是越发能干了。邻家来帮忙的媳妇打趣道,这出了孝,怕是提亲的要把门槛都踏破咯!
陈秀兰脸一红,低下头去:嫂子说笑了。
王桂花闻言,朝女儿看了一眼,心中暗忖:是啊,孝期已过,秀兰的婚事也该尽快提上日程了。
晌午过后,祖宅里的气氛愈发紧张起来。孙氏忙得团团转,一会儿跑去检查新房的布置,一会儿又到灶房查看菜肴的准备情况。
新房里的喜被都铺好了吗?红枣、花生、桂圆、莲子都撒上了?她不住地问着。
都备妥了,娘您就放心吧。小孙氏笑着应道,您这都问第三遍了。
我能不操心吗?孙氏叹了口气,青松这婚事耽搁了三年,如今总算要办成了,可不能再出什么岔子。
日头渐渐西斜,村口终于传来了欢快的唢呐声,这一次的曲调更加热烈,还夹杂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来了来了!新娘子接回来了!守在村口的半大孩子飞奔着来报信。
顿时,祖宅内外沸腾起来。人们纷纷涌向门口,踮着脚张望。只见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回来了,为首的陈青松满面红光,小心翼翼地扶着蒙着红盖头的新娘子下了花轿。
新娘子跨火盆,日子红红火火!
在众人的簇拥和欢呼声中,新人一步步走进张灯结彩的堂屋。大红喜字在烛光下格外醒目,香案上红烛高燃,香烟缭绕。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每一个环节都在喧闹和祝福中进行。陈满柜和孙氏穿着新衣,坐在上首,看着小儿子终于成家,连声说着。陈满仓和陈满粮兄弟俩站在一起,看着这一幕,脸上也露出了为大哥一家开心的笑容。
送入洞房!
在众人的哄笑声中,新人被送进了布置一新的新房。这时,喜宴正式开席,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十几张桌子坐得满满当当,划拳声、谈笑声、杯盘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满柜哥,恭喜啊!
青松这孩子总算成家了,你也该放心了!
宾客们纷纷向主家道贺,陈满柜笑得合不拢嘴,连连举杯回敬。
王桂花和周氏帮长嫂孙氏招呼女客,不时为宾客布菜。
这红烧肉炖得真入味!
喜馍蒸得也好,松松软软的。
女眷们一边品尝着菜肴,一边夸赞着主家的用心。
陈秀兰安静地坐在女客席上,看着这热闹的场面,嘴角含着浅浅的笑意。
邻座的大婶见状,凑过来低声道:秀兰丫头出落得越发水灵了,改明儿大婶给你说门好亲事如何?
陈秀兰的脸顿时红得像晚霞,低下头小声道:婶子莫要取笑我了。
王桂花在一旁听见,心中暗忖:回去就得赶紧为秀兰打听了,这可不能再耽搁了。
夜色渐深,祖宅的欢闹声犹未平息。大红灯笼在夜色中散发着温暖的光,映照着每个人脸上洋溢的笑容。这喧闹的声浪,这浓郁的饭菜香气,这满眼刺目的红,仿佛一股强大的暖流,终于冲散了笼罩在陈家上空长达三年之久的阴霾。
陈满仓站在院角,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三年守孝,仿佛一场漫长的寒冬,而今终于春暖花开。他抬头望着满天星斗,默默祷祝:爹,您老人家在天之灵,保佑咱们陈家从此平安顺遂,子孙兴旺。
新房内的红烛还在静静燃烧,映照着新人对坐的身影。院外的欢宴仍在继续,直到月挂中天,人们才渐渐散去。但那份喜悦与希望,却如同这冬夜里温暖的灯火,久久不熄,照亮着陈家崭新的前程。
http://www.hlys.cc/47359/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