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蓝图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深潜者”基地主控中心。

  几天的高强度运转,让这片原本空旷的地下空间彻底改头换面。冰冷的混凝土墙壁上覆盖着整齐的线槽与散发着幽蓝微光的能量导管,数面巨大的光屏呈弧形环绕着中央的控制台,上面流淌着基地内外海量的实时数据。空气循环系统发出稳定低沉的嗡鸣,将原本潮湿霉腐的气息替换为略带臭氧味的、洁净干燥的空气。角落里,那台从“谜匣”核心拆解并重组的小型聚变能源核心,正稳定地输出着澎湃动力,是整个地下基地跳动的心脏。

  顾临站在控制台前,目光沉静地扫过光屏。威龙负责的内部防御网络已呈现在结构图上,关键节点亮着代表“就绪”的绿色光芒;蜂医实验室的监控数据显示着内部环境的各项参数,稳定在最优区间;麦晓雯的“幽灵”网络拓扑图则如同一张庞大的、发光的蛛网,以“深潜者”基地为核心,向锈蚀小镇乃至更远处延伸。

  外部,GTI的威胁暂时被高额的“订单”门槛和莫测的实力震慑,转为更隐蔽的监视和情报收集。但这短暂的平静,反而让顾临更加清醒。他知道,必须利用这宝贵的时间窗口,为“幽灵编制”规划出一条清晰且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他调出一个新建的、标注为“铁锈蓝图”的全息投影。投影分为数个清晰的层级和模块,散发着冷峻的科技光泽。

  第一层级:防御与生存(基石)

  “堡垒”计划(威龙主导): 继续深化地下基地防御。下一步重点:

  立体防御: 向上,秘密购置或改装锈蚀小镇边缘的废弃高层建筑,建立伪装观察哨和远程狙击点;向下,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并加固更深层的可用空间,建立多层防御纵深。

  主动防御升级: 研发并部署小型化、智能化的自杀式无人机蜂群,用于区域巡逻和近距离反人员/反设备作战;基于“偏转力场”技术,开发可短暂覆盖关键入口的“能量护盾”原型。

  能源独立: 寻找并修复锈蚀小镇周边可能存在的旧时代能源设施(如小型水电站、地热井),降低对单一聚变核心的依赖,建立冗余能源网络。

  第二层级:技术与生产(核心)

  “织网”计划(麦晓雯主导):

  情报网络深化: 不仅监控,更要渗透。逐步在GTI、哈夫克乃至其他势力的低级通讯节点中埋下“逻辑炸弹”或后门,获取更高级别的情报。

  电子战拓展: 研发大范围信号干扰装置(针对特定频段)、虚拟现实欺骗系统(制造假目标、假情报),将信息战场主动权牢牢掌握。

  建立“暗线”通讯: 利用锈蚀小镇复杂环境,建立一套不依赖常规频段、难以被追踪和干扰的物理信号或量子通讯(若技术允许)备用联络方式。

  “熔炉”计划(顾临主导,威龙/蜂医辅助):

  装备迭代: 基于“规则涟漪”理论和星环数据,全力推进下一代单兵装备研发。优先级:自适应光学迷彩(“幻影”作战服)、便携式能量武器(“脉冲”手枪/步枪)、增强机动性与生存力的个人外骨骼(“游骑兵”轻型平台)。

  特种装备定制: 针对特定环境(如焦土荒原、城市巷战、水下)和特定目标(如反载具、反工事、反电子设备)开发专用装备与弹药。

  生产线建立: 逐步将“万用阁”地面部分的部分非核心、低敏感度业务剥离或外包,集中地下资源,建立小批量、高精度的尖端装备生产线。目标:实现从设计、材料处理、精密加工到总装测试的全流程自主。

  第三层级:医疗与生物(保障与探索)

  “生命线”计划(蜂医主导):

  医疗保障强化: 建立完善的创伤急救、疾病防治、辐射及毒素净化体系。储备足够应对中小规模冲突的医疗物资。

  生物技术研究: 深入研究“活性金属”特性,寻找其可控利用(如生物传感、材料强化)或高效对抗的方法。同时,探索废土环境下变异生物的基因样本,寻找可用于强化人体或开发新武器的可能性(谨慎评估伦理风险)。

  环境适应性改造: 研究开发能帮助人员更好适应极端环境(高辐射、强电磁、缺氧等)的药剂或植入体。

  第四层级:外部战略(扩张与影响)

  “阴影”计划(顾临主导,团队协作):

  情报经营: 通过“万用阁”的订单和帕克斯的网络,有意识地培养情报源,编织一张覆盖锈蚀小镇及周边区域的情报网。

  有限度合作: 与锈蚀小镇内有潜力、守规矩的小型势力或独立工匠建立互利合作关系,获取资源、渠道或特定技术支持。

  树立“品牌”: 通过完成几次高难度、高影响力的“订单”,在特定圈子里树立“幽灵编制”技术顶尖、信誉良好、不好招惹的形象。逐步从被动接单,转向主动设计并提供“战争解决方案”。

  应对GTI与哈夫克: 对GTI,保持警惕,利用情报优势规避正面冲突,同时寻找其内部可能的合作者或矛盾加以利用;对哈夫克,采取更积极的防御和有限反击,通过破坏其后勤、刺杀其关键中层指挥官等方式,削弱其威胁,并收集其技术数据。

  顾临将这份详尽的“铁锈蓝图”展示给威龙、蜂医和麦晓雯。没有过多的解释,因为其中的每一项,都基于他们各自的能力和之前的讨论。

  “这是我们未来的方向。”顾临的声音在安静的主控中心回荡,“‘深潜者’基地是我们的根,但这些,”他指着蓝图上的各个模块,“才是我们能否在这片废土真正立足,并最终拥有定义规则能力的枝叶。”

  威龙看着“堡垒”计划中关于立体防御和主动升级的部分,面甲下传来一声表示认同的低哼。蜂医对“生命线”计划中关于生物技术研究的部分表现出浓厚兴趣,已经开始在心中规划具体的研究步骤。麦晓雯则对“织网”和“阴影”计划兴奋不已,摩拳擦掌。

  “蓝图已定,但实现它,需要时间、资源,以及应对无数未知的挑战。”顾临目光扫过三人,“尤其是,我们脚下这个‘邻居’。”

  他调出了“灵枢”持续监控的地底异常数据界面。那微弱但持续存在的信号波纹,如同背景噪音般顽固。

  “GTI对地质档案的兴趣,蜂医检测到的异常同位素,都指向地底存在某种与‘焦土荒原’相关,但又不同的东西。”顾临语气凝重,“在我们展开宏图之前,必须尽可能弄清它的底细。否则,任何宏伟的计划,都可能建立在流沙之上。”

  他下达了新的指令:

  “蜂医,加大水质和空气样本的采集频率和范围,尝试绘制异常同位素的浓度分布图,定位可能的源头。”

  “骇爪,利用地质探测波和声呐,对基地下方及周边特定区域进行更精细的扫描,寻找空腔、异常密度区或能量富集点。”

  “威龙,准备一支小型、精锐的侦察小队,配备最新的探测设备和足够的自卫火力。一旦锁定可疑区域,我们需要有能力进行初步的实地探查。”

  “记住,”顾临强调,“在彻底了解它之前,保持最高级别的警惕。任何与地底相关的活动,必须优先确保基地安全。”

  未来的蓝图已经铺开,雄心勃勃,细节丰满。但就在这象征着希望与未来的规划图景旁,那代表未知与威胁的地底信号监测界面,如同一个永恒的暗色注脚,提醒着他们,前进的道路上,不仅有人类的明枪暗箭,更有来自这片土地本身、沉睡在历史与黑暗中的古老谜团与危险。

  “铁锈蓝图”是光明的方向,而“深渊侧影”则是必须时刻警惕的暗流。在这光与暗的交织中,“幽灵编制”的航船,正式扬帆,驶向充满机遇与风暴的未来。
  http://www.hlys.cc/47371/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