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孤军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方位XX,标尺XX,高度XX,一发发射……”

  “轰隆……”

  同心县外外的山谷山坳处。

  李云龙171团的战士,正在炮击训练。

  如今的炮营,扩展到了千人,说是炮团都不为过。

  但绝大多数人,只能背炮弹。

  会打炮的不超过百人。

  可是为了让他们快速提升战斗力。

  只能实弹训练来增加熟练度。

  “团长。”

  “这么训练,太,太浪费了。”

  “107每天要打六七百发,迫击炮要打一千发。”

  “这要是用来打敌人,少说能够歼灭敌人一个团……”

  李云龙身边,一些久经革命的战士越看越是心疼。

  这次虽然补充了三倍的炮弹火力。

  但用实弹训练,消耗也是非常恐怖。

  革命军战士早期弹药不足,根本不可能有实弹射击这一说法。

  现在是天天实弹训练。

  “不训练怎么上战场?”

  “让炮营开炮打友军吗?”

  “你小子别哔哔,别到时候又求着炮营的兄弟要炮火支援。”

  李云龙骂骂咧咧道,他看的也满眼心疼。

  可接下来援西军会和他们会师。

  未来半年还会爆发很惨烈的围剿战。

  如果不能快速掌控炮击技术。

  到时候是要吃大亏的。

  李云龙知道如何算这本账。

  只是,穷惯了的李云龙,内心也是极度舍不得。

  多好的炮弹,威力多猛的炮弹啊。

  要是用来炸敌人的碉堡,碉楼,不知道能够打破多少封锁线,打掉多少敌人。

  现在都浪费在炸山石上面了。

  每一次炮弹爆炸,李云龙都揪心的难受。

  让冷风开着军用越野离开炮兵训练驻地。

  去巡视其他地方。

  这样的军用越野车,这次带了五辆过来。

  如今军队往万人扩展。

  不可能居住在一个地方。

  需要分开发展,训练。

  这也是为了防守同心县周围的要地。

  给各营划定了防区。

  而一些往来的载具是必要的。

  虽然如今无线电通讯器下发到了班排一级,都能联系的上。

  但李云龙他们还是会去巡视的。

  最起码。

  要看看思想改造的成效如何。

  程火炮老爷子和政工方面的朱国强,进行多次公审和思想改造大会。

  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现在团部扩充,老兵带新兵。

  虽然还是有很多战士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而战。

  但绝大多数被编入部队的,都是分到田地,分到粮食,衣服,领到油盐肉罐头等物资的家庭。

  家庭没有后顾之忧,这些战士也坚定为革命而战。

  到了三营驻地。

  靶场上的枪声不断。

  李云龙带人巡视。

  三营长陈开和当教官的一位兵王走过来和李云龙他们交流。

  每天一百发子弹打靶。

  不是一口气打完。

  而是分时间段。

  早,中,晚,傍晚,夜晚,会抽时间打靶。

  就算没有射击天赋。

  在每日一百发子弹的训练量下。

  都能练出不错的枪法准头。

  最重要的是,后世国家支援了很多锚具。

  最基本的就是四倍镜,四百米能够精确瞄准射击。

  然后就是夜视仪,适合夜晚作战。

  这样更加增强了我革命军夜间作战的战斗力。

  如今夜晚作战的训练最多。

  成效也是非常的不错。

  在训练和磨合当中。

  各兵王给的意见就是多打阵地战。

  人手一把多功能工兵铲,方便工事作业。

  再加上强大的火力支援。

  远远比敌人更加优秀的射击能力。

  阵地战对射,其实是李云龙他们这边占优。

  毕竟,四倍镜能够看到四百米外的敌人。

  而敌人大多只能看到一百五十米左右。

  当然,最好的战斗方式还是打伏击,火炮洗地。

  因为无人机的侦查优势,加上无线电可以连接班一级作战。

  能够准确下达作战任务。

  这让李云龙军队的战斗力更加强大。

  步炮合成旅级别的队伍,在慢慢训练出来。

  27师政治部的那些参谋,技术人员。

  除了培训学习国家支援的电台,操控机械之外。

  也在稳定根据地生产,做工作指导。

  李云龙主抓战士战斗力提升,焦守成那边带病进行政工工作。

  加上国家支援而来的一些人才。

  同心县根据地开始逐渐稳定,有了很大的变化。

  十里八乡的老百姓,为了一口吃的,携家带口,都跑来做工。

  开荒因为有机械的缘故。

  这些老百姓,一部分是修路和修水利。

  另一部分是在同心县各要道修建永备防御工事。

  这是为了提前为反扫荡做准备。

  冷风他们这次带来的支援,有上万吨水泥钢筋等建材。

  甚至一体化建材有很多。

  这些用来修建永备防御工事,是国家智库早早计算好的。

  甚至在哪里修建永备工事,如何修建。

  都是做了各种预案的。

  上周,袁朗他们在各地进行了地图测绘。

  因为和后世相隔七八十年。

  河流变化地震变化导致的地理位置变化。

  这些地图勘探也是非常必要。

  如今修建的那些阵地,地道,碉堡,暗堡。

  以钢筋混凝土固化,构建交叉火力群。

  可以保障未来根据地的安全。

  而援西军将会到来会师。

  得提前为他们准备营房驻区,这也是必要的。

  有足够的物资粮食,雇佣老百姓做工。

  加上有肉吃,这些老百姓的做工也非常积极。

  男子给革命军做工,不仅每天包吃包住,每天还能分到三斤米面。

  女子做做饭,帮忙给战士和做工的老百姓运吃食,打扫卫生,也能有米面等衣物的发放。

  整个根据地的确是出现了各安其职的安稳祥和生活。

  时间一转眼就是四天过去。。

  同心县外,荒田大多都得到了开垦。

  四条水泥路,在上万人开工下。

  修了三四十里路。

  有小型挖机,推土机,破碎机。

  修路也有了一些后世工程队的影子。

  唯一可惜的是,机械还是太少了一些。

  修路,修水渠,工事的速度还是有些慢。

  而这第四天晚上。

  无线电电台,破译了反动派电台情报。

  有国家支援而来的信息技术部的院士级别的大佬。

  带着27师政治部的电报员进行破译情报工作。

  因为后世解密了一些电台情报信息,以及光头内部的间谍。

  破译工作还是很简单的。

  今天,终于是有了成果。

  “同心县两百里,宁绥交界处。”

  “反动派调动了一个师,准备围剿一部革命军队。”

  “应该是援西军先头部队。”

  “他们好像只有一个团的兵力。”

  “这支先头部队没有电台,但是吸引了大批反动派军队围剿。”

  “反动派出动三个师围剿他们。”

  “我们请示询问过总部。”

  “听闻有可能是丁伟和孔捷的两个团。”

  “这两团属于是孤军被围的情况,专门来寻找李团长你的。”

  “如果没有支援,怕是很危险……”

  破译的电报信息被念出来。

  李云龙腾的站了起来。
  http://www.hlys.cc/47383/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