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陈军长要点卯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钱伯通显然早有准备,拿出一份计划书:

  “我跟赵工仔细核算过,也咨询了重庆洋行。现在订购两套五万纱锭的全套最新式二手设备,总价大概在五十九万大洋左右。我们可以先支付三成定金,也就是十七万七千大洋,剩余的四十一万三千大洋,可以在设备运抵上海港,甚至安装调试完成后再支付。整个周期,大概需要三个多月。”

  五十九万!

  这又是一笔巨款!

  张阳下意识地想到了那笔“意外之财”——从泸州弄回来的三十二万大洋。

  这笔钱除了支付机械厂近期生产武器弹药的原材料费用(约两万大洋,因为产品全部自用,未外销,成本需自行承担)外,还剩下整整三十万躺在秘密仓库里。

  用这笔钱来支付定金和厂房建设费用,简直再合适不过!

  而且有三个多月的缓冲期,以现在纱厂和机械厂(如果后续武器外销)的盈利能力,凑够剩余的二十九万尾款,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风险与机遇并存。张阳只思考了片刻,便下定了决心:

  “干!就这么办!钱经理,你立刻着手,以‘南洋陈氏商行’的名义,向洋行下达订单!定金从我这里支取。务必尽快将设备运回来!”

  “是!东家!”

  钱伯通激动地应道。他知道,一个工业帝国的雏形,正在眼前这位年轻团长的幕后掌控下,悄然崛起。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但麻烦事也从不缺席。

  就在张阳为纱厂扩产计划兴奋不已时,一封来自二十二军军部的电报,如同一盆冷水,兜头浇了下来。

  电报是陈洪范亲自签发的。

  内容是通知所属各师、团主官:军长将于下月(一九三一年二月)初,开始巡视各部队,检查三个月前下达的扩编命令(每团扩至两千人)的落实情况。

  看到这封电报,张阳刚刚放回肚子里的心,又猛地提了起来!

  扩编两千人?他倒是想!可这三个月来,重心全放在防备刘文辉报复和工厂建设上。

  虽然靠着厚待士卒的名声和充足的伙食,自愿参军的人流就没断过,每天都能有十几二十人报名,但截止目前,全团实有人数,也才刚刚达到一千二百人左右!

  其中还有近七百人,是最近两个月才入伍的新兵,训练才刚刚有点模样。

  可他上报给军部的,一直是按两千满编人数领取的军饷、粮食和菜金!

  那多出来的八百人的份额,全都补贴到士兵们的伙食和额外的肉食油水里去了!

  这要是陈洪范亲自来点验……

  团部会议室里,气氛再次变得凝重。

  各营营长——陈小豆(一营)、刘青山(二营)、李猛(三营)以及副营长们都被紧急召来。

  张阳把军部的电报往桌上一拍,苦笑道:

  “各位,催命的来了。军座下个月就要来视察扩军情况。咱们团现在有多少人,大家心里都有数。一千二百人,距离两千人的标准,还差着整整八百呢!这八百的空额,每个月可都没少领军饷粮秣,大家说说,怎么办?”

  众人顿时面面相觑,鸦雀无声。吃空饷这事儿,大家心照不宣,好处也都享受到了(更好的伙食),可一旦被上头查实,那可是重罪!

  李拴柱(一营副)性子最急,脱口而出:

  “要不……咱们现在赶紧去抓壮丁?凑够八百人再说?”

  “胡闹!”

  陈小豆立刻反驳。

  “现在临时去抓,一来时间来不及,二来抓来的壮丁毫无纪律,一看就是凑数的,反而更惹人生疑!团长之前严禁抓丁的规矩也不能破!”

  李猛摸着下巴上的胡茬,嗡声嗡气道:

  “那咋整?总不能跟军座说,咱们招不到兵吧?之前领空额的时候咋不说?”

  刘青山推了推眼镜,比较冷静,他沉吟道:

  “军座巡视,重点是看人数是否达标,战斗力如何。我们虽然人数不足,但这一千二百人,尤其是五百老兵,精气神和训练水平,绝对远超其他那些靠抓丁凑数的部队。或许……我们可以在‘人数’上想想办法,蒙混过去?”

  “怎么蒙混?”

  张阳看向他。

  刘青山思路逐渐清晰:

  “军座来视察,不可能一个一个兵去数。大多是看看队列,检阅一下,甚至可能只是听听汇报。我们可以提前准备。比如……在我二营抽调一百名训练最好的新兵,由我带领,提前一天出城,对外就宣称是奉命出城‘剿匪’去了。到时候军座问起来,就说因剿匪需要,派出了九百人的部队尚未归建!这样,留在城里的部队,加上这‘外出剿匪’的九百人,总数不就刚好两千了?”

  “外出剿匪九百人?”

  张阳眼睛一亮。

  “这倒是个办法!九百人这个数字不多不少,既补上了缺口,又显得合情合理。军座就算有所怀疑,没有真凭实据,也不好深究。毕竟咱们团刚立过功,而且宜宾周边确实偶有匪患。”

  陈小豆补充道:

  “细节要做好。剿匪的命令要提前下,最好真有几个土匪窝点的情报做幌子。部队出城要大张旗鼓,让城里百姓都看到。还要提前跟县府那边打个招呼,统一口径。”

  李猛也咧嘴笑了:

  “这个法子好!既不用真的去抓丁,又能把场面糊弄过去!老刘,还是你脑子好使!”

  张阳权衡再三,目前看来,这确实是风险最小、可行性最高的办法了。他最终拍板:

  “好!就这么办!刘青山,这件事交给你负责!立刻去物色一百名表现最好的新兵,加强训练一下队列和军容。准备好‘剿匪’的公文和借口。到时候,你就带他们出城,找个地方隐蔽待命,等军座走了再回来!”

  “是!团长!保证完成任务!”

  刘青山立正领命。

  一场潜在的危机,似乎暂时找到了应对之法。

  但张阳心里清楚,这种欺上瞒下的手段终非长久之计。尽快凑够足够的人数,练出真正的精兵,才是根本。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工厂那边源源不断的“输血”。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窗外码头方向那高耸的烟囱。
  http://www.hlys.cc/47387/1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