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穿越抗日1937 >第78章 德国和尚会念经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78章 德国和尚会念经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一九三一年十月的宜宾,秋高气爽,但团部会议室里的气氛却丝毫不轻松。

  张阳召集了所有营级主官,这一次,议题不再是应对陈洪范的刁难或者筹划工业发展,而是指向了一个更遥远、更沉重,却又迫在眉睫的目标——如何应对未来与日军的战争。

  张阳站在桌前,神色前所未有的严肃。

  他没有开场白,直接切入主题,手指敲着桌上那份关于九一八事变的简报和一份第九团的训练评估报告。

  “弟兄们,沈阳的事情,大家上次都知道了。小鬼子亡我之心不死,这一仗,早晚要打到我们头上来。”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以前咱们琢磨怎么打刘文辉,怎么防陈洪范,那是窝里斗。以后,咱们要琢磨的,是怎么跟东洋鬼子这支真正的虎狼之师拼命!”

  他目光扫过众人:

  “我琢磨了很久,上次宜宾保卫战,我们赢了,但赢得很侥幸,很取巧。真要是拉开阵势,在野外平原和日军硬碰硬,就凭我们现在这点本事……”

  他摇了摇头,语气沉重。

  “恐怕占不到任何便宜,甚至极有可能吃亏,吃大亏!输掉的可能不止是仗,更是国格和无数弟兄的性命!”

  李拴柱有些不服气:

  “团长,您是不是太涨他人志气了?小鬼子也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还能刀枪不入不成?咱们第九团现在兵强马壮,等以后火力也上来了……”

  “拴柱!”

  张阳打断他,语气严厉:

  “轻敌是取死之道!我听说日军战术呆板,那是相比欧美最顶尖的军队!但他们的士兵、曹长(军士)、军官,基本功极其扎实!射击、拼刺、土工作业、队列纪律,样样都比我们强出一大截!我们现在的训练,野路子居多,靠着弟兄们不怕死和一点小聪明打仗,对付刘文辉还行,对付经过严格现代化训练的日军,根本不够看!”

  他拿起训练评估报告:

  “普通的士兵还好说,只要营养跟得上,弹药和训练器械充足,按照《步兵操典》往死里练几个月,单兵技能就能有很大提升。这个,我们目前还可以按部就班地搞,问题不大。”

  话锋一转,他的语气变得更加凝重:

  “但是,军士(班长、副班长)和军官呢?他们是部队的骨架和大脑!他们的战术素养、指挥能力、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一支部队的战斗力上限!我们现在的军士和军官是怎么来的?大多是打了几仗没死,有点经验就提上来了!野路子出身,缺乏系统培训!这个问题不解决,给你再好的武器,也是烧火棍!”

  刘青山推了推眼镜,深有感触地点头:

  “团长说得对。我和李参谋长,在四川讲武堂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也确实获益匪浅。但坦白讲,讲武堂教的,很多还是欧美一战时期,甚至一战以前的战术思想。并不比日本士官学校里面系统教授的东西先进多少,甚至可能还有些落后。用来培训基层士官,打打基础还行,但要用来培养能够对抗现代化日军的军官,远远不够!”

  张阳赞许地看了刘青山一眼:

  “青山说到点子上了!我们自己这点底子,教教士官可以,培养军官,力有未逮!所以,我思前想后,只有一个办法——”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一字一句地说:

  “请洋和尚来念经!引进最先进的军事教育体系和教官!”

  “请洋和尚?洋人教官?”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军官们面面相觑,脸上大多写着惊讶和疑虑。

  李猛嗡声嗡气地道:

  “团长,洋人……靠得住吗?他们能真心教咱们?别到时候花了冤枉钱,请来几个大爷糊弄事?”

  “就是啊,而且请洋教官,得花多少钱啊?”

  有人担忧地附和,大家都习惯了精打细算过日子。

  张阳双手下压,示意大家安静:

  “靠不靠得住,试过才知道。但闭门造车,肯定死路一条!我们必须走出去,把真正的好东西学回来!至于钱……”他咬了咬牙。

  “该花的,必须花!这关系到我们未来能不能在战场上活下来!”

  他看向刘青山:

  “青山,你是讲武堂科班出身,基础最好。我决定,在新编第九团正式成立一个教导队!就由你来担任教导队队长,同时依旧兼任你的二营营长!”

  刘青山一愣,随即挺直腰板:

  “是!团长!保证完成任务!只是……这教导队,具体如何运作?按什么标准来?”

  张阳显然早有腹案:

  “教导队的首要任务,是培训骨干和士官!所有预备提拔为班长、副班长的士兵,必须进入教导队,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集中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正式晋升!现有的所有士官,以及排级、连级军官,除我们几个之外,全部要分批进入教导队轮训!轮训不合格的,投入下一期继续训!连续两期都不合格的——”他声音一冷:

  “士官降为预备士官,军官降为预备军官!回炉重造!”

  这话一出,所有军官心里都是一凛!团长这是要动真格的啊!这意味着,以后不是能打仗就能当官,还得会学习,懂理论!

  “教材方面,”张阳继续道:

  “以四川讲武堂的教材为基础,但同时,小豆会通过重庆的洋行,尽快购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以及欧美军事院校最新的士官培训教材和操典,作为补充和参考!我们要博采众长!”

  “至于更高层次的军官培养……”

  张阳抛出了一个更石破天惊的想法:“我准备,办一所正式的军校!”

  “军校?”众人再次震惊。

  “对!军校!”张阳语气肯定。

  “光靠教导队轮训不够,我们需要成体系地、长期地培养自己的军官。我听说……”

  他顿了顿,谎称道:

  “我在南洋的时候听说,德国这些年经济危机闹得厉害,很多军官都失业了,正处于人生低谷。德国陆军的军事水平是世界顶尖的!我想通过重庆的洋行,高薪聘请一些德国退伍的校级和尉级军官,再请一些德语翻译,来宜宾,帮我们建立和运作这所军校!”

  聘请德国军官?

  来宜宾办军校?

  这个消息比成立教导队更加震撼,也让军官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团长决心之大,手笔之大!

  会议室里陷入了激烈的讨论。

  有人担心费用,有人怀疑效果,也有人对未知的外国教官感到不安。但最终,在张阳的坚持和说服下,大家基本达成了共识:

  军队素质的提升迫在眉睫,引进外援,虽然代价高昂,但或许是唯一能快速缩小与日军差距的办法。

  决议既定,行动迅速展开。陈小豆再次肩负重任,奔赴重庆,通过熟悉的洋行渠道,发出了寻求德国军事顾问的信息,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需要一名经验丰富的上校(作为未来军校校长人选),数名中校、少校和上尉军官,以及数名可靠的德语翻译。

  洋行的效率很高,或者说,经济危机下的德国,失业的军官确实不少。

  很快,几十份精心准备的简历和资料便摆在了张阳、陈小豆、刘青山等几人面前。

  团部的小会议室里,几人对着那些写着德文的简历仔细研究(依靠洋行提供的简单中文翻译和说明)。

  他们挑选的重点是:

  服役经历、实战经验、军校教育背景以及……年龄和健康状况。

  经过反复权衡和讨论,最终圈定了一份十一人的名单:

  一名曾担任过步兵团团长的上校,两名有丰富参谋和训练经验的中校,三名担任过营长的少校,以及五名来自不同技术兵种(炮兵、辎重、工兵、通讯、军医)的资深上尉。

  “就是他们了!”

  张阳拍板定案。

  “希望这些日耳曼佬,真有本事。”

  然而,当洋行将这份名单的报价单传回来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会议室里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报价单上白纸黑字写着:

  军事顾问上校,月薪:1000块大洋!

  军事顾问中校,月薪:650块大洋!

  军事顾问少校,月薪:500块大洋!

  军事顾问上尉,月薪:300块大洋!

  此外,还需以每人每月200块大洋的薪酬,聘请五名德语翻译!

  这还不算,所有顾问和翻译的国际旅费、来华后的食宿安置费用,全部需要中方承担!

  “我的亲娘哎……”

  李拴柱拿着报价单的手都在抖,声音发颤。

  “十一个……十一个洋人,一个月啥也不干,光工资就要……就要五千多块大洋?!还得管吃管住管路费?这……这比之前养一个团还贵啊!”

  刘青山也面色发白,扶眼镜的手都不稳了:

  “团长……这……这代价是否太……太大了?一年下来,就是六万多块大洋啊!这还只是工资!”

  陈小豆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也被这天文数字震得说不出话来。

  张阳的脸色也是变了又变,心脏抽搐般地疼。

  他仿佛看到白花花的大洋长了翅膀,哗啦啦地往德国飞。

  这代价,确实远超他的预期。

  他咬着后槽牙,太阳穴青筋直跳,沉默了足足有一分钟。

  会议室里安静得可怕,所有人都看着团长,等待他的决定。

  谁都看得出来,团长也肉疼得要命。

  终于,张阳猛地一捶桌子,像是下了莫大的决心,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妈的……答应他们!签合同!”

  “团长!”李拴柱急得差点跳起来。

  张阳一摆手,制止了他,脸上露出一种赌徒般的狠厉: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只要他们真有本事,能帮我们把军官队伍带出来,让弟兄们将来在战场上少死点人,这钱,就花得值!”

  但他终究还是留了个后路,补充道:

  “不过,合同先签一年!一年为期!这一年,咱们睁大眼睛看着!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要是真有真才实学,确实对我们有帮助,到时候再续签!要是来混吃混喝的洋骗子……”

  张阳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老子让他们怎么来的,怎么滚回去!一分钱冤枉钱都别想多拿!”

  “就这样!小豆,回复洋行,按这个条件,签一年合同!让他们尽快安排人过来!”
  http://www.hlys.cc/47387/1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