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砺剑江北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金陵摄政议事府,银安殿。

  三日之期转瞬即至。

  银安殿内,气氛肃穆到了极点。

  江南东路、西路的主要官员,重要士绅代表,军中高级将领,济济一堂。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坐在上首主位的陈策,以及他身旁面色沉静的杨弘毅身上。

  陈策今日未着戎装,换上了一身玄色深衣,更衬得面容清癯,目光沉静如水,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开门见山,声音清晰地传遍大殿:

  “诸位,今日召集大家,只议一事——《北伐方略》。”

  他示意吴文远将方略草案分发给在场众人。

  草案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哗然和窃窃私语。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看到白纸黑字写着“光复神京”、“整合江北义军”、“筹措三军钱粮”等字眼,还是让许多人感到心惊肉跳。

  果然,草案刚分发完毕,一名钱惟浚派系的御史便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厉声道:

  “陈都督!此方略荒谬绝伦,实乃亡国之策!如今江南初定,百废待兴,钱粮匮乏,军备不修,岂能贸然北伐?此非救国,实乃祸国!下官坚决反对!”

  “是啊!陈都督!北伐非同儿戏,狄虏势大,岂是轻易可胜?若战事不利,江南必遭反噬,届时悔之晚矣!”

  “下官以为,当务之急是稳固江南,与民休息,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再图北伐不迟!”

  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大多围绕着困难、风险、时机等老生常谈的问题。

  陈策面无表情地听着,直到反对的声音稍稍平息,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

  “诸位所言,无非是‘难’字。北伐,确实难。但请问,这世上,有什么救国救民的大事,是容易的?”

  他目光扫过众人:“若因难而畏缩,因险而止步,那我等与临安那些只知醉生梦死、苟且偷安之辈,有何区别?”

  “狄虏势大?不错!正因其势大,我们才更要主动出击!若待其消化北地,稳固根基,届时百万铁骑南下,以江南偏安之局,可能抵挡?诸位是愿意将战场摆在黄河、淮河,还是愿意摆在长江,摆在我们家门口?!”

  “钱粮匮乏?军备不修?”陈策语气转厉,“这正是我们要整顿吏治、清理积弊的原因!正是要行《度支新则》、整编各军的原因!难道因为现在匮乏,就永远匮乏?难道因为现在不修,就永远不修?坐等,就能等来钱粮,等来强军吗?!”

  他每问一句,声音便提高一分,如同重鼓,敲击在众人心坎上。

  许多原本中立的官员,脸上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至于时机,”陈策深吸一口气,目光投向殿外,仿佛穿越了千山万水,看到了北地的烽火,“北地义军仍在苦战,亿万黎民仍在翘首以盼!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在为我们争取时间!我们还有什么脸面在这里空谈‘时机’?此刻,就是最好的时机!此刻不动,更待何时?!”

  “说得好!”

  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竟是负责江防的镇守使站了起来,他脸色激动:“末将附议!北伐势在必行!我江防将士,愿为先锋!”

  “末将附议!”

  “末将愿往!”

  数名军中将领纷纷起身表态,他们早已受够了江南文官的掣肘和靡靡之音,陈策的方略,点燃了他们心中的热血。

  文官之中,也有部分被说服,或者慑于陈策的威势和军中支持,开始表示谨慎支持。

  杨弘毅见火候已到,终于缓缓开口:“陈都督所言,乃老成谋国之言。北伐虽难,然确系社稷存亡所系,不可不为。老夫以为,此方略方向正确,可作为我议事府今后施政之纲领。具体细节,可再行完善。当务之急,是上下同心,排除万难,为北伐做好准备。”

  杨弘毅的表态,如同一锤定音。

  钱惟浚一派的官员见大势已去,虽心有不甘,却也不敢再公然反对,只能阴沉着脸,默默坐下。

  陈策目光扫过全场,见再无人公开反对,便沉声道:“既然无人再有异议,那么,《北伐方略》草案,即日起,便是我摄政议事府最高行动纲领!各部门、各州府,需以此为准,调整政务,筹措资源,整军经武!”

  “吴文远!”

  “属下在!”

  “由你牵头,组建‘北伐方略完善小组’,吸纳文武贤才,十日内,拿出详细执行方案!”

  “赵铁鹰!”

  “属下在!”

  “严密监控各方动向,确保北伐筹备期间,江南稳定!若有胆敢破坏阻挠者,无论身份,严惩不贷!”

  “石破天!”

  “俺在!”

  “加速先锋营整训,同时拟定首批北上侦察与联络江北义军的计划!”

  一道道命令发出,条理清晰,雷厉风行。

  银安殿内,原本凝重压抑的气氛,逐渐被一种亢奋、紧张而又充满希望的情绪所取代。

  所有人都明白,从这一刻起,江南,这艘看似庞大却方向不明的巨轮,已经被陈策强行扳动了舵盘,驶向了一条充满风浪却也通往光明的航道。

  风雷,已然激荡于金陵上空,并将很快,席卷整个天下。

  会议散去,陈策走出银安殿,秋日高悬,阳光刺眼。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方略已定,接下来的,将是更加残酷的执行、博弈与厮杀。

  但他的眼神,唯有坚定。

  既然选择了惊涛骇浪,便只顾风雨兼程。
  http://www.hlys.cc/47406/1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