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火种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主墓后面还有东西?”

  王泽挑了挑眉,缓缓飘了过去。伸出手掌摸向墙壁,隐约能摸到刻有忠贞二字的机关。

  稍稍用力这么一推,暗门发出吱呀的轻响缓缓打开。带着股陈旧的浑浊之气,从里面涌了出来。

  这是一条相对窄的通道,两侧石壁上嵌着石龛,每个龛里都摆着块石碑。

  王泽凑近看了看,最外面的石碑上刻着:

  “秦氏家传”

  字迹遒劲,倒像是秦良玉亲笔。

  再往里走,石碑上的字渐渐变小。记的都是秦家子弟的生平:“兄邦屏,万历年间战死浑河。

  子祥麟,崇祯十三年战死襄阳。”

  一路看过去,墙壁上的小字。记录了秦、马两家,所有人的生平事迹。就旁支的子弟,都有记载其内。

  来到通道尽头,发现又是一间墓室。

  这里比主墓室要小些,却摆着七八个小棺椁。它们分别按,长幼顺序依次排列。

  王泽看着最边,那具小巧的棺椁。棺前的石碑刻着:“幼孙马承先,年七岁卒。”

  这才突然明白过来,这是秦家的合葬墓。

  主墓葬着秦良玉,后面的墓室葬着她的亲族。连早夭的孩子,在这里都有一席之地。

  看完眼前的棺材,抬眼扫过墓室墙壁,发现这里依然不是尽头。于是仔细打量一番,目光停留在一个青铜灯盏之上。

  “还有地宫?”

  来到这个灯盏面前,伸手往右转动一圈。就听见咔哒一声,供桌前的三块地砖,正缓缓下沉露出底下的石阶。

  石阶往下延伸,壁上挂着长明灯的灯座。虽然灯油早已燃尽,却能看出这里曾常年有人走动。

  悄无声息往下而去,发现石阶尽头的石门上,刻着幅完整的行军图。山脉河流都用朱砂标注,图的尽头是座城池。

  旁边写着石砫二字,这里是秦良玉的封地。

  石门后是间石室,但是却没有棺椁,只有个半人高的石台。台上摆着个楠木盒子,还有笔墨纸砚以及腐烂的书籍。

  石台后面有一把太师椅,上面的朱漆早已斑驳。

  这些笔墨纸砚,也早已布满厚厚的灰尘。几套书籍更是已经,彻底腐化成一堆碎片。

  最后轻轻打开盒子,发现里面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件褪色的红绸披风。披风边角处绣着的凤凰,已磨得看不清纹路。

  另外还有块青铜令牌,刻着‘太子太保总镇关防’。

  王泽拿起披风时,指尖触到布料里的硬物。抖开一看竟然只是,一片干枯的花瓣,夹在披风内侧的夹层里。

  这像是一朵野菊,在石砫的山野里随处可见。

  他突然想起传说中,秦良玉行军时,时常带着石砫的野菊种子。说是看到花开,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家乡。

  “原来最后陪着她的,是这些东西!”

  小心翼翼把披风放回盒子,重新放回青铜令牌以及野菊花。这才关上楠木盒子,转身离开这间石室。

  重新回到主墓室的大殿内,又仔细寻觅了一遍。但是却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他不想去拿,所谓的金银珠宝。只想找到几本有用的兵书,学习里面的兵法谋略,为返回阴间参战做准备。

  不过王泽最想找到的,还是传说中的‘西川八阵图’。

  据说这套八阵图,乃是当年诸葛丞相之物。最后偶然被秦良玉习得,成为了她行军打仗的根本。

  若是能完美布置出来,将有神鬼莫测的威能。

  但是寻找了这么久,却还是一无所获。就连一直不愿打扰的,秦良玉棺椁都粗略探查过一遍,却依然不见西川八阵图。

  既然找不到八阵图,那就先把另一件事情办了。

  缓缓退出主墓室,没有带走一片尘埃。没有留下哪怕一点,有人进去过的痕迹。

  漂浮在大殿门口,看着房梁榫卯结构的石梁,上面艳丽的颜料也已经淡化。大殿墙壁门窗等地方,壁画、朱漆也已经逐渐脱落。

  如此辉煌大气,震撼人心的超大陵墓。也已经被岁月腐蚀,跟随着历史一起被淹没。

  不过这个地下陵墓,虽然已经不复当年盛况。但是它若有一天被发现,绝对会震撼整个世界。

  因为它的建筑规模,以及对历史的研究价值。绝对不输于任何一个皇陵,甚至都能堪比骊山始皇陵。

  可是此刻的王泽却觉得,这一天还是不要到来的好。不愿这里变得喧闹不堪,打扰巾帼英雄以及其他将领的安息。

  回头再次看了一眼,厚重古朴的石殿。这才转身回头,朝着顶端的紫色光球飞去。

  穹顶上的紫色光球,距离石殿屋顶,少说也还有十丈往上。并且穹顶并没有过多修饰,依然保存着原始的模样。

  看来这座矮山陵墓,还真是自然形成的,一个超级大洞腔。当年修建陵墓的时候,只是稍微扩宽修整了一下。

  并且大多数建筑材料,基本都是青冈岩等岩石。

  所以修建陵墓的时候,几乎都是就地取材即可。既解决了建筑成本,又解决了挖掘的劳民伤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让他不得不佩服,陵墓设计者的智慧。

  这个紫色光球,远看就像灯泡般大小。但是真正站在它的面前时,却感觉比一般人家的簸箕还大。

  虽然用特殊的琉璃材质,隔绝了所谓的紫晶天火。但是却依然能感受到,一股无比炙热的能量波动。

  好在他考虑周全,是以魂体的状态出现。加上自身本就属阴,倒也无惧这丝热量。

  若是换做其他人来,恐怕就没这么好受了。

  王泽此行的目的,并不想带走天火。只是不想紫晶天火,被李长松拿去为非作歹。

  所以他在思考一个问题,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李长松得到的天火,变成一次性消耗品。

  悬浮在紫色光球前,指尖轻轻贴上琉璃外壳。魂体散发出的阴气,与外壳透出的热气相撞,凝成一层极淡的白霜。

  他盯着光球核心处,那团剧烈翻涌的紫火。忽然想起某一次在无常殿,江南水榭书橱里看过的一本古籍。

  那是白师父谢必安,挑选的一些修行法术的书籍。好像其中一篇就有,关于‘天火分灵’的记载。

  说天火虽烈,却能以同源能量引导其分拆。就像将流水分成两股,只要保留源头,支流便不会断绝。

  他试着将魂体内,玄阴之气凝聚成丝。然后小心翼翼,探向琉璃壳的缝隙。

  紫晶天火似乎察觉到异动,猛地向外膨胀了半分,炙热感陡然变强。但王泽的魂丝却像扎根的藤蔓,稳稳缠住了一缕最边缘的火焰。

  这缕火焰,比核心的紫火稍淡。带着一丝不稳定的跳动,正是最适合分离的火种。

  分离的过程,比想象中还要顺利一些。当那缕火种脱离光球时,紫色光球微微暗了一瞬,不过随即又恢复了亮度。

  看来只要核心未动,陵墓里的天火根基就不会受损。

  王泽用玄阴之气,包裹住这枚火种。从阵盘空间里,拿出一枚半透明的魂玉。

  这魂玉是黑师父范无救,以自身魂气炼化的容器。刚好能锁住火种的能量,既不会熄灭,也不会外泄热气。

  至于留在陵墓里,那枚主火种。需要找个隐蔽的地方,将它重新安置好。

  目光扫过石殿,最终落在秦加月将军俑的基座上。

  它是由整块青冈岩雕成,背面有一道不起眼的裂缝。看上去就像是,当年开凿时留下的瑕疵。

  小心将紫色光球,核心火种引出一小部分。裹在陵墓里的青冈岩粉末中,搓成一枚鸽子蛋大小的石丸

  随后便飞向将军俑,将这枚石丸塞进裂缝。又再次从阵盘内拿出阵旗,布置出一个微型隐匿阵法。

  这个阵法既能掩盖,火种的能量波动。又能借将军俑的煞,气形成一个天然的屏障。

  阵法启动的瞬间,裂缝周围的岩石。不但恢复成原本的灰黑色,就连一丝热气都不再透出。

  就算李长松找到这里,最多也只能发现,琉璃壳里残留的紫火。绝想不到真正的火种,已经藏进了将军俑的基座下。

  做完这一切,王泽低头看了眼掌心的魂玉。看见火种正安静地燃烧,就像是一颗缩小的紫色星辰。

  看了一眼将军俑的基座,转身再次朝石殿上方飞去。因为他在取火种的时候,发现了一座高耸的石塔。
  http://www.hlys.cc/47426/1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