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食卦人 >第64章 『教皇』弗朗索瓦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64章 『教皇』弗朗索瓦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观星台”内,因我精准品鉴七杯水而引发的震惊余波尚未完全平息,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敬畏、怀疑与重新评估的复杂情绪。弗朗索瓦那几声孤立的掌声,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涟漪扩散至每个与会者的心头。

  他没有对我在“能源钥匙”上的判断做出评价,那深邃的目光在我身上停留片刻后,便转向众人,语气恢复了之前的沉稳:“洞察力是智慧的起点。张先生为我们展示了,表象之下往往藏着通往本质的路径。然而,真正的智慧,不仅在于看清现在,更在于……理解过去,从而预判未来。”

  他微微抬手,阿尔弗雷德如同接收到无声的指令,悄然退下。片刻后,他与另外两名侍者推着一辆覆盖着白色亚麻布的餐车重返观星台。餐车上没有华丽的银质餐盘盖,只有一个朴素的、带有烟熏火燎痕迹的陶制砂锅,以及几个同样古朴的陶碗和木勺。砂锅被封得严严实实,看不出内里乾坤,却散发出一股极其微弱、却难以形容的……古老、厚重,甚至带着一丝蛮荒气息的味道。

  “在探讨未来之前,”弗朗索瓦的手轻轻放在那粗糙的陶制砂锅盖上,仿佛在触摸一段尘封的历史,“让我们先回到过去,回到一个伟大的帝国时代——罗马。”

  他缓缓揭开锅盖。

  没有预想中扑鼻的香气,反而是一股更加复杂的气息弥漫开来——浓郁的、带着腥膻气的羊肉味,一种类似发酵酱油却更为咸腥的鱼露(Garu 气息,还有大量独活草(Lovage) 和芸香(Rue) 等现代餐桌上已不常见的古老香草带来的、略带苦涩与辛烈的混合气味。砂锅内,是一锅深色的、汤汁浓稠的炖煮物,能看到大块的带骨羊肉、鹰嘴豆、以及一些辨认不清的根茎蔬菜在粘稠的汤汁中沉浮。

  “这是根据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尽可能复原的,古罗马帝国中期的一道经典菜肴——‘伊比利亚羊肉鹰嘴豆炖’。”弗朗索瓦的声音在寂静的观星台内回荡,“它使用的调料,如鱼露、独活草、芸香,都是那个时代的印记。它不够精致,不够符合现代口味,但它承载着那个时代的脉搏、那个文明的……选择与局限。”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我身上,这一次,带着毫不掩饰的考教意味,甚至是一丝挑战。

  “张先生,你的‘食卦’能品水断源,能洞察人心。那么,它能否……‘品尝’历史?能否从这一锅复原的古味中,解读出那个早已消亡的帝国,其兴衰背后的某些……必然的逻辑?”

  问题,再次升级!从洞察现在,到追溯过去,并从中提炼出文明兴衰的规律!

  这已不仅仅是能力的考验,更是智慧维度、历史观乃至世界观的碰撞!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贾科莫·里奇瞪大了眼睛,田中健一教授扶了扶眼镜,身体前倾,叶卡捷琳娜冰冷的眼眸中也闪过一丝极致的专注。维克多紧张得手心冒汗。

  食卦推演(弗朗索瓦的挑战): 此问如同“坤”土载物,厚重无比,又似“坎”水幽深,探寻本源。他将一个文明的兴衰缩影于一锅菜肴之中,是要我用东方“食卦”的钥匙,去开启西方文明历史的密码锁。成功,则真正获得在此地的话语权;失败,则之前所有惊艳表现都将大打折扣。

  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缓步走到餐车前,没有使用木勺,只是微微俯身,靠近那锅气味浓烈、卖相粗犷的炖菜,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那股古老、蛮荒、带着强烈腌制与辛烈草药的气息,如同汹涌的潮水,瞬间冲入我的鼻腔,试图扰乱我的感官。

  我闭上眼睛,全力运转“食卦”之力,不再仅仅分析气味分子,而是将灵觉提升到极致,去感受这锅菜肴所承载的“时间信息”与“文明气场”。

  深度食卦推演(古罗马炖菜):

  1. 整体观气: 这锅菜的“气”,宏大,粗糙,充满扩张性(“乾”金之健),但内里却带着一种失衡的躁动(“离”火过旺)和根基的粗疏(“坤”土失养)。如同一个肌肉虬结、却内脏虚热的巨人。

  2. 元素解构:

  · 主料(羊肉): “艮”土之象,代表物质基础、农业与畜牧业。但这羊肉腥膻气重,显示其饲养和加工方式粗放,追求量而非质,是“艮”土庞大却不够精纯之象。对应帝国依赖奴隶劳动、大规模但效率低下的农业经济。

  · 核心调味(鱼露): “坎”水之极,咸腥,是浓缩与保存的智慧,但也代表着对强烈刺激和即时满足的追求(“兑”泽之癖)。罗马帝国对鱼露的依赖,如同其对扩张、掠夺和感官刺激的沉迷,是内在空虚的一种填充。卦象「水泽节」之失衡,过度节制(浓缩)反而导向放纵(重口)。

  · 香料(独活草、芸香): “巽”风之象,本应调和疏通。但这些香料气味辛烈刺鼻,用量颇大,并非为了提升美味层次,更像是为了掩盖食材本身的不佳气味(“艮”土之弊)和追求某种感官的麻痹与兴奋(“离”火之躁)。这暗示了帝国文化中,可能存在一种对外在形式与强烈刺激的依赖,而非对内在品质与平和心境的追求。

  · 配菜(鹰嘴豆、根茎): “坤”土之载,是平民食物,象征社会基础。但它们在此菜中沦为浓烈味道的附庸,未能彰显其本身的滋养价值,显示社会基础未能得到精心的培育与尊重。

  3. 综合卦象与文明推演:

  这锅炖菜的整体卦象,强烈地指向「火天大有」之虚象与「山泽损」之内耗!

  · 「火天大有」之虚: 表面看,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物产丰饶(大有),如同这锅用料扎实的炖菜。但其“离”火(欲望、扩张、享乐)建立在不够精纯的“艮”土(农业、经济基础)和失衡的“坎”水(鱼露代表的依赖与空虚)之上,其“大有”是外强中干的。

  · 「山泽损」之内耗: 帝国持续不断的扩张(“兑”泽之耗散)与内部治理的粗放、基础民生的忽视(“艮”土之损),导致其不断损耗自身的根基。这锅菜中用大量辛烈香料掩盖本质问题的方式,正是其文明应对内部矛盾的一种隐喻——缺乏深刻的内省与精细的调和,习惯于用外在的征服与刺激来掩盖内在的虚弱与失衡。

  我睁开眼,目光清澈而坚定,迎向弗朗索瓦那探究的眼神。观星台内,落针可闻,只有壁炉中木柴燃烧的噼啪声。

  “弗朗索瓦先生,”我缓缓开口,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这锅炖菜,滋味浓烈,气势雄浑,恰如当年的罗马,看似‘火天大有’,无所不包。”

  我话锋一转,指向砂锅:“然而,其羊肉根基粗放(艮土不纯),鱼露之味虽鲜却显依赖与空虚(坎水失衡),香料之用更重在掩盖与刺激,而非调和与滋养(巽风失其本性)。此乃「山泽损」之象,持续消耗,内里已虚。”

  我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神色各异的众人,最终回到弗朗索瓦脸上:

  “故此,依此‘食卦’所见,罗马之衰,非仅因外敌或偶然,其文明基因中,早已埋下隐患——过于追求外在的庞大与即时的满足(大有之虚),而忽视了内在根基的精耕细作与欲望的平衡节制(损之不休)。当其扩张达到极限,外部滋养不足时,内部的粗疏与耗损,便会如堤坝蚁穴,最终导致巨人倾覆。”

  我顿了顿,说出最终的判断: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根源在于,未能领悟‘水火既济’的持久之道,空有‘火天大有’的磅礴表象。”

  话音落下,观星台内陷入了更长久的、近乎凝固的寂静。

  弗朗索瓦站在原地,一动不动,那双蓝色的眼眸如同风暴前的海面,看似平静,其下却涌动着剧烈的思潮。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放在砂锅边缘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下。

  贾科莫·里奇张着嘴,忘了合上。田中健一教授眼中充满了学术性的震撼,喃喃道:“……从一锅菜……解读文明兴衰……这……”

  叶卡捷琳娜冰封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近乎“动容”的神色,她深深地看着我,仿佛要将我的形象刻入脑海。

  维克多激动得几乎要颤抖,他明白,这已不仅仅是能力的展示,而是智慧的碾压!

  良久,弗朗索瓦缓缓吐出一口气,那气息在清冷的空气中凝成一团白雾。他看着我,眼神中的考教与挑战终于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平等的重视,甚至……是一丝极其罕见的、对于同等级智慧者的欣赏。

  “了不起。”他再次说出了这个词,但分量远比之前要重。“以味觉通历史,以饮食窥文明。张先生,你的‘食卦’,已非术,近乎道。”

  他绕过餐车,向我走近一步,伸出了手。

  “我想,我们可以开始谈一谈,真正的‘合作’了。”

  我没有犹豫,伸出手,与他的手紧紧一握。

  他的手干燥而有力,带着阿尔卑斯山石的冰冷与坚定。

  这一握,标志着“食卦”的力量,真正获得了踏入这个世界最顶级棋局的入场券。

  然而,我也清晰地感受到,在这“鹰巢”深处,那双一直隐藏在幕后的、属于“教皇”弗朗索瓦的眼睛,此刻才真正完全睁开。眼前的合作,是机遇,也必然是更深不可测的旋涡。

  星空在上,冷漠地见证着又一位玩家,正式落子。
  http://www.hlys.cc/47440/2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