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隔壁的“手段”
推荐阅读: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
叶辰夏若雪
都市神医叶辰孙怡夏若雪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重生了,谁还谈个狗屁恋爱!
我的谍战岁月
重生八零:甜宠娇妻有点辣
女友劈腿小鲜肉,我京少身份曝光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周锐那番如同精准外科手术般的话语,在我心里留下了一道需要时间愈合的切口。他说的对,也不全对。对的是,我确实还在依赖过去的思维模式,像跛子离不开拐杖;不全对的是,我并非不愿融入这烟火,而是这具曾被名利场深度改造过的躯体,需要更漫长、更痛苦的脱胎换骨,才能学会用纯粹的“本能”去呼吸。这份清醒的痛楚,像一味药引,催生着某种变化。我依然记录数据,但不再仅仅为了“分析”和“献策”,我开始尝试用指尖去感受蔬菜叶脉的韧性,用耳朵去分辨汤底沸腾时细微的声响差异,用鼻子去捕捉肉类是否新鲜的那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生命本身的甜腥气。我的笔记本上,除了数字和符号,开始出现一些笨拙的、描述性的词语:“今日骨汤,熬煮超时,髓油析出过多,口感略腻”,“小白菜,叶尖有虫蛀小孔,但生命力旺,甜脆”。
我在学习,学习放下“张总”的身段,真正用五官和双手,去读懂这方寸之间的“物性”。
而就在我沉浸于这种缓慢的、向内求索的“修炼”时,外部环境的波澜,再次不容分说地拍打过来。这一次,风波的中心,依旧是我们的老对手——“王记麻辣烫”。
自从上次他们恶意降价被我们通过提升服务和菜品质量软性化解后,沉寂了一段时间的“王记”,似乎并未死心。他们不再搞价格战那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蠢事,而是玩起了更隐蔽、也更刁钻的手段。
最先发现异常的,是负责食材验收的小王。一天早上,他拎着两袋明显颜色发暗、肉质松散的牛肉卷,急匆匆地找到正在核对前一天损耗记录的我。
“张哥,你看这个!”小王眉头紧锁,将袋子递到我面前,“这是‘王记’那边流过来的,他们店里的一个帮厨偷偷跟我说,‘王记’老板最近换了一家供货商,价格便宜得离谱!这种肉,他们自己也怕,不敢多用,但肯定会掺在好肉里卖!”
我接过袋子,手指隔着塑料薄膜按压下去,肉质缺乏弹性,隐隐有一股过于浓重的、试图掩盖什么的调味料气味。这不是简单的次品,这是接近变质边缘、试图通过重味烹调蒙混过关的劣质货。我的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并非因为气味,而是因为这种毫无底线的行径。
“他们那个帮厨,为什么跟你说这个?”我保持冷静,问道。
小王挠了挠头:“那小子跟我是一个地方出来的,以前关系还行。他看‘王记’老板这么干,心里也发毛,怕出事牵连到自己,就偷偷告诉我,让我提醒咱们店长留神,别被他们带坏了风气,或者……或者被他们坑了。”
我点了点头。底层劳动者之间,自有其朴素的情报网络和生存智慧。这信息,大概率是真的。
几乎就在同时,前台也传来了不好的消息。小张在接待几位熟客时,听到他们抱怨,说最近“王记”好像在搞什么“回馈老顾客”的活动,偷偷给一些经常去的老主顾发折扣券,力度很大,而且指名道姓地说,“老张”家的味道不如以前了,用料也抠门了。
诋毁。这是比使用劣质食材更恶毒的一招。它在试图动摇我们的根基——口碑。
老刘听到这些汇报,气得脸色铁青,在狭小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嘴里骂骂咧咧:“王胖子这个龟孙!正面玩不过,就开始搞这些下三滥!他妈的,用烂肉,也不怕吃死人!还敢在背后嚼舌根!我……我找他去!”
我一把拉住冲动的老刘。“店长,没用的。我们没证据。他那肉掺着卖,我们抓不到现行。他背后说坏话,我们更没法对质。现在去找他,只会打草惊蛇,让他有了防备。”
“那怎么办?就眼睁睁看着他这么胡搞,还把脏水往我们身上泼?”老刘瞪着眼睛,胸口剧烈起伏。
我沉默着,大脑飞速运转。周锐的提醒言犹在耳,我不能再用过去那种直接、凌厉的商业手段去应对。在这市井江湖,有它自己的规则。我需要一种更迂回、更借力打力的方式。
“店长,这件事交给我来处理。”我抬起头,眼神平静,“我们不能跟着他的节奏走。他搞他的小动作,我们打我们的根基。”
我的策略很简单:阳谋对阴谋,品质对劣质,开放对隐秘。
首先,是内部加固。我召集了小王、小张和后厨所有员工,开了一个简短的会。我没有提及“王记”的具体劣行,只是强调:“最近可能有关于我们店用料和口碑的流言。我希望大家记住,我们‘老张麻辣烫’能立得住,靠的就是真材实料和干净卫生。从今天起,所有食材验收,标准提高一级,有任何疑虑,宁可不用,也绝不将就。前台接待客人,更要热情周到,客人有任何疑问,耐心解释,甚至可以邀请他们参观我们干净的后厨。”
我要让内部铁板一块,不给任何流言蜚语渗透的机会。
其次,是对外展示。我让老刘找人做了一块醒目的、材质很好的亚克力牌子,挂在店门口最显眼的位置。上面用清晰的字体写着:“本店承诺:所有肉类食材,均采购自XX品牌(本地一家信誉良好的大型肉联厂),当日进货,当日售罄,绝不过夜。汤底每日凌晨四时开始,用新鲜猪骨、鸡架文火慢熬六小时,绝无添加剂。欢迎各位顾客监督!”
这块牌子,就像一面旗帜,无声地宣告着我们的底线和品质。它不指责谁,但它站在那里,就是一种强大的、基于事实的回应。
最后,是那招“借力打力”。我找到了那个向我们透露消息的、“王记”的帮厨。我没有直接见他,而是让小王传话,表达了谢意,并委婉地提出,如果他那边有什么“确切的”、“能让人警醒”的证据,比如……能清晰显示肉品来源和问题的照片或视频,我们愿意支付一笔合理的“信息费”。我叮嘱小王,话要说得很模糊,绝不能授人以柄,只是表达一种“对食品安全信息的关切”。
与此同时,我加强了对那位“沉静客”的观察。他似乎完全不受外界风波影响,依旧每晚准时出现,点他的素菜麻辣烫,坐在角落,时而看窗外,时而在他那牛皮纸小本子上写着什么。他的存在,像一块定海神针,莫名地让我躁动的心绪平复些许。我隐隐觉得,他身上有故事,或许在未来某个时刻,能成为意想不到的变数。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高峰期刚过,店里稍微清闲下来。我正在帮忙收拾餐具,一位穿着某知名民生新闻栏目组马甲、背着相机、看起来精明干练的年轻女子走了进来。她目光在店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门口那块承诺牌上。
“你好,请问是店长吗?”她走到我面前,掏出证件,“我是市电视台《民生直击》栏目的记者,我叫龙薇。我们接到一些观众线索,反映这条街上部分餐饮店可能存在食材安全问题,正在进行暗访调查。看到你们店门口的承诺牌,觉得很特别,想了解一下情况。”
我的心猛地一跳。记者!《民生直击》!这可是本地影响力极大的舆论监督节目!
老刘闻讯赶来,听到是记者,紧张得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我示意他冷静,上前一步,接过龙薇的证件仔细看了看——是真的。
“龙记者你好,我是店长助理,姓张。”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坦诚而平和,“我们店一直坚持诚信经营,这块牌子,就是我们对自己和顾客的承诺。”
龙薇饶有兴趣地看着我,又看了看窗明几净的店堂和井然有序的后厨:“哦?现在敢这么公开承诺的店可不多。能具体说说你们的食材采购和品控流程吗?比如,你们怎么确保肉类新鲜?”
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风险。回答得好,可能就是一次免费的、效果极佳的正向宣传;回答不好,或者被对方抓到任何把柄,就可能万劫不复。
我深吸一口气,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龙记者,口说无凭。如果您有时间,有兴趣,我可以带您看一下我们后厨的日常操作,包括食材储存区和熬汤区。当然,前提是您不介意我们正在营业,可能会有些杂乱。”
主动开放,坦诚相见。这是应对质疑最有力,也最需要底气的方式。
龙薇显然没料到我会如此直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了更浓厚的兴趣:“好啊,那就麻烦张助理了。”
我带着龙薇,从食材验收区开始,一一介绍。我让她看我们冷藏柜里分类摆放、标签清晰的各类肉卷和蔬菜,看我们严格的进货台账和每日的损耗记录(当然,隐去了涉及商业分析的核心数据)。我甚至让她看了我们熬汤的骨桶,以及旁边堆放着的、带着肉茬的新鲜猪骨和鸡架。
整个过程,我语气平静,对答如流,没有刻意吹嘘,只是陈述事实。我甚至没有回避我们曾经遇到过的管理问题(比如早期李姐的刁难),以及我们如何通过建立制度和加强监督来改善。
龙薇一边看,一边用录音笔记录,相机也拍了不少照片。她的表情从最初的职业化探究,慢慢变得柔和,甚至带上了一丝欣赏。
“说实话,张助理,”参观完后,龙薇收起设备,语气诚恳,“我暗访了这条街好几家店,你们是唯一一家敢让我这么看,而且看得我心里这么踏实的。你们的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期。”
“谢谢您的认可。”我微微躬身,“我们只是做了餐饮人该做的本分。”
龙薇点了点头,似乎做出了某个决定。她压低了声音,说道:“给你们透个风,我们这次调查,重点关注的,就是你们隔壁那家‘王记’。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他们使用问题食材的初步线索,可能近期会有行动。你们自己……也多注意。”
我的心跳再次加速。果然!“王记”的肆意妄为,终于引来了真正的猎手。
“谢谢龙记者提醒。”我郑重道谢,“我们一定会坚守底线。”
送走龙薇,老刘一把抓住我的胳膊,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小张!电视台!这是要上电视表扬我们了吗?”
“不一定是要表扬,”我相对冷静,“但至少,我们通过了自己的考验。而且,‘王记’……恐怕要倒霉了。”
几天后,《民生直击》节目播出了一期关于餐饮业食材安全的暗访调查。节目中,重点曝光了“王记麻辣烫”使用劣质、疑似变质肉类,后厨卫生状况堪忧等问题,画面触目惊心,证据确凿。而作为对比,节目中也用了一定的篇幅,提到了“老张麻辣烫”如何通过公开承诺、严格内控、透明操作来保障食品安全,虽然只是寥寥几个镜头和几句解说词,但那块醒目的承诺牌和我们整洁的后厨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节目播出后,“王记”瞬间被推上风口浪尖,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店铺被责令停业整顿。而“老张麻辣烫”,则因为节目的侧面肯定,口碑暴涨,客流不仅恢复了,甚至比以往更加火爆。许多顾客慕名而来,就是为了尝尝这家“被电视台暗访都没找出毛病的店”。
危机化解了,我们大获全胜。
晚上打烊后,老刘兴奋地邀请大家吃饭庆祝。员工们也都兴高采烈,只有李姐,看着忙前忙后、俨然已成为店铺核心骨的我,眼神复杂,最终找了个借口,没有参加。
我婉拒了老刘的饭局,一个人留在店里,进行最后的清扫。空气中还残留着辣椒和骨汤的浓郁气味,以及……一种胜利过后,淡淡的虚无。
我走到门口,看着对面“王记”那紧闭的卷帘门和上面贴着的封条,在昏暗的路灯下,像一道丑陋的伤疤。
我没有动用任何过去的资源,没有设计复杂的商业陷阱,甚至没有正面冲突。我只是守住了最基本的“本分”,然后,借助了媒体和规则的力量,看着对手因为自己的贪婪和愚蠢,一步步走向崩塌。
这或许,就是周锐所说的,属于这里的逻辑?
我转身,回到店里,目光落在角落那个空着的位置上。“沉静客”今晚没有来。是看到了新闻,觉得这里不再安静了?还是……另有原因?
我拿起抹布,开始擦拭那张他常坐的桌子。桌面很干净,几乎一尘不染。但在桌腿与墙壁的缝隙里,我似乎看到了一个小小的、反光的东西。
我蹲下身,用手指小心翼翼地将其抠了出来。
那是一枚造型古朴的、黄铜色的领带夹。样式很旧,但保养得很好,上面似乎还刻着某种模糊的纹样。
“沉静客”留下的?
我将这枚冰冷的领带夹握在手心,感受着金属的质感。它像一个谜题,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着被解开。
外面的风波暂时平息了,但我知道,水面之下,更多的暗流,正在涌动。而这枚意外获得的领带夹,似乎预示着,我与那位神秘客人的交集,不会就此结束。
夜更深了。我锁好店门,将抹布洗干净晾好,关掉了最后一盏灯。
黑暗中,我握紧了那枚领带夹。
路,还长。
http://www.hlys.cc/47440/26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