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都市:从弃子到全球商业帝王 >第158章 制造舆论危机,质疑技术专利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58章 制造舆论危机,质疑技术专利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清晨六点,国内各大财经媒体的头条被一条爆炸性新闻彻底刷屏,标题字字诛心——《惊天丑闻!星辰科技核心技术涉嫌窃取林氏集团专利,商业传奇竟是技术窃贼?》。这条新闻同时登上了新浪财经、腾讯新闻、网易财经等数十家平台的首页,配图是林坤手持一沓文件,满脸悲愤的照片,一时间,网络舆论如同被点燃的汽油桶,瞬间炸开。

  这是林坤和黑石资本精心策划的舆论总攻。他们联合了二十多家媒体、上百个行业自媒体,还有一支专业的水军团队,采用“饱和式轰炸”的战术,在同一时间引爆话题。除了头条新闻,#星辰科技 专利盗窃# #林辰 窃取家族技术# #警惕披着科技外衣的窃贼# 等多个话题,被水军强行刷上微博、抖音、知乎等平台的热搜榜,短短两小时,总讨论量就突破了8亿,相关帖子铺天盖地,几乎堵死了所有理性讨论的空间。

  林坤拿出的“证据”,堪称“精心伪造的骗局”。他对外公布了一份所谓的“技术交流记录”,声称十年前林氏集团曾组织过一场内部技术研讨会,当时尚未成年的林辰“旁听”了会议,窃取了钠离子电池的核心技术思路;他还伪造了一份“林氏集团技术档案借阅记录”,上面有一个模糊的签名,被他指认为林辰的笔迹,声称林辰曾偷偷借阅并拷贝了林氏的新能源技术资料;更恶毒的是,他联合黑石资本,找人伪造就职证明,谎称星辰科技的技术总监赵磊,曾在林氏集团技术部任职,是赵磊将核心技术带到了星辰科技。

  为了让骗局更逼真,林坤还专门召开了一场记者会。会上,他穿着一身黑色西装,胸前别着林氏集团的老徽章,声泪俱下地控诉:“我父亲毕生研发的新能源技术,是林家的心血,也是国家的财富。可林辰,为了一己私欲,不择手段窃取技术,创办星辰科技,踩着林家的尸骨往上爬!这种行为,不仅背叛了家族,更是对知识产权的公然践踏!”

  他甚至当场播放了一段经过剪辑的录音,录音里是林辰父亲和技术人员的对话,被他恶意剪辑后,听起来像是在讨论“如何将技术交给林辰”。现场的记者们被这番表演打动,纷纷举手提问,闪光灯将林坤那张充满虚伪的脸照得无所遁形。

  这场舆论风暴,精准击中了市场的敏感神经。知识产权是科技企业的生命线,一旦被贴上“窃密”的标签,品牌形象将瞬间崩塌。很快,行业内就出现了连锁反应。

  首先是客户观望。之前和星辰科技签订储能设备订单的某南方电网公司,率先发来函件,要求暂停合作,“待专利问题查清后,再另行商议”;欧洲某车企也推迟了充电桩订单的交付时间,提出要星辰科技出具权威的专利证明;还有三家中小型企业,直接取消了已经签订的合同,转而和星辰科技的竞争对手合作。短短三天,星辰科技的新增订单量暴跌70%,新能源事业部的销售团队焦头烂额,每天都要应对大量客户的质疑电话。

  然后是行业竞争对手的落井下石。腾云集团的残余势力、几家传统储能企业,纷纷发表声明,“谴责知识产权盗窃行为”,甚至联合起来,向行业协会提交投诉,要求吊销星辰科技的技术资质;一些本来就对星辰科技心存忌惮的科技公司,也在暗中散布谣言,进一步放大危机。

  资本市场也受到了波及。虽然星辰科技尚未上市,但新能源事业部的Ipo筹备工作被迫暂停,启明资本、红杉资本等投资方纷纷发来问询函,要求星辰科技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星辰科技的场外估值,一周内下跌15%,蒸发了1500亿市值;银行也再次收紧了信贷,原本承诺的新能源项目贷款,被暂时冻结。

  星辰科技内部,也出现了一丝恐慌。研发部门的员工们士气低落,尤其是那些参与核心技术研发的工程师,看着网上的谩骂和质疑,心里很不是滋味;基层员工中也流传着“公司要完了”的谣言,甚至有几名员工递交了辞职报告。

  夏晚晴拿着最新的销售数据报表,走进林辰的办公室,脸色凝重:“林总,这三天我们损失了5个大客户,取消订单金额达3.8亿,新增订单几乎为零。欧洲市场那边,因为舆论影响,合作意向也纷纷搁置。”

  陈默也补充道:“林坤的水军还在持续发酵,他们伪造了更多‘证据’,甚至编造了赵磊‘收受贿赂’的谣言。我们的舆情应对团队,每天要删除上万条恶意评论,但根本删不过来。”

  林宇峰也打来紧急电话,语气焦急:“林总,林氏集团内部也乱了。林坤的人借着舆论,煽动股东闹事,要求罢免我,还要求星辰科技赔偿‘技术损失’。现在董事会压力很大,你得赶紧想办法啊!”

  办公室里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核心团队的成员们都看着林辰,等着他拿主意。而林辰坐在办公桌后,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脸上没有丝毫慌乱,反而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慌什么?”林辰抬起头,眼神锐利如刀,“林坤以为,靠这些伪造的证据和卑劣的舆论手段,就能打垮我们?他太天真了。知识产权这东西,从来不是靠嘴说的,而是靠铁证。”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依旧繁华的都市,语气坚定:“苏晴,立刻整理我们所有核心技术的专利申请文件,包括原始设计图纸、研发日志、专利受理通知书、授权证书,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尤其是AI营销引擎和星辰一号储能设备的专利,要精确到每一个模块的申请时间、审核记录。”

  “赵磊,你负责准备技术答辩材料,详细说明我们的核心技术和林氏集团技术的本质区别。从算法逻辑、技术架构、核心参数三个方面,拿出硬核数据,让所有人都明白,我们的技术是完全自主研发的,和林氏集团没有半毛钱关系。”

  “陈默,继续深挖林坤和黑石资本伪造证据的实锤。我要知道那些伪造文件的来源、水军团队的组织者、媒体收受贿赂的记录。另外,盯着林坤的一举一动,他现在得意忘形,肯定会露出马脚。”

  “夏晚晴,对接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真实性的权威认证。同时,联系我们的核心客户,比如长城汽车、杭州市政府,召开闭门沟通会,把证据提前展示给他们,稳定他们的信心。”

  一道道指令清晰、果断,瞬间稳住了团队的情绪。核心团队成员们立刻行动起来,一场针对舆论危机的反击战,悄然打响。

  苏晴的法务团队连夜奋战,将星辰科技成立以来的127项专利文件,整理成了一套厚厚的证据汇编。从最早的AI智能营销算法专利,到最新的星辰一号储能设备专利,每一份都有完整的申请流程记录,原始设计图纸上还有研发人员的亲笔签名和日期,最早的一份专利申请文件,甚至比林坤声称的“技术研讨会”还要早两年。

  赵磊则带领技术团队,制作了一份详细的技术对比报告。报告中,将星辰科技的核心技术与林氏集团的技术,从底层逻辑到应用场景,进行了一一拆解对比,用大量的数据和图表证明,两者的技术路径完全不同。比如星辰一号的AI电池管理系统,采用的是深度学习算法,而林氏集团的技术采用的是传统逻辑控制,根本不存在“窃取”的可能。

  陈默的情报团队也有了突破性进展。他们查到,林坤伪造的“技术交流记录”,是找一家小作坊制作的,作坊老板愿意出庭作证;水军团队的组织者,是黑石资本雇佣的,银行流水记录清晰可查;甚至有几家参与报道的媒体,收受了黑石资本的“宣传费”,相关转账记录也被掌握。

  而此时的林坤,还沉浸在舆论胜利的喜悦中。他接受了多家媒体的专访,在镜头前大肆诋毁星辰科技,甚至放出狠话:“不出一个月,星辰科技就会倒闭,林辰会和我一样,锒铛入狱!”

  他不知道的是,林辰已经布好了一张天罗地网,就等着他得意忘形到极点时,给他致命一击。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权威认证报告,已经在加急审核中;核心客户的闭门沟通会,也已准备就绪;林坤伪造证据的实锤,也已整理完毕。
  http://www.hlys.cc/47465/1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