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加冕歌王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获得本季《歌手》总冠军,荣膺‘歌王’称号的是——”

  何炯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放大,在寂静到极致的演播大厅里回荡,每一个字都像鼓点敲在心脏上。聚光灯在林烨和徐坤之间焦灼地移动,将两人脸上细微的紧张与期待无限放大。

  时间仿佛被拉长。林烨能听到自己血液流动的声音,能感觉到掌心渗出的细汗。他眼角的余光里,那个神秘老人消失的角落依旧空荡,但那道混合着追忆与释怀的复杂目光,却像烙印般留在了他的感知里。

  “——林烨!恭喜林烨!!”

  名字被念出的瞬间,巨大的声浪如同积蓄已久的火山,轰然爆发!金色的纸屑从穹顶喷洒而下,如同一场绚烂的雨。所有的灯光瞬间聚焦于他一人之身,将他的白色衬衫映照得如同披上了荣光。

  徐坤在短暂的失神后,率先转过身,用力地拥抱了他,在他耳边快速说道:“实至名归。”那声音里带着真诚的叹服。

  韩虹、刘欢等前辈站起身鼓掌,脸上是欣慰的笑容。亚历克斯·陈也从嘉宾席远远地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李悦和张哲在台下激动地相拥而泣,陈艺迅抱着手臂,咧着嘴,难得地笑得见牙不见眼。

  林烨被工作人员引领着,走到舞台最中央。何炯将那座沉甸甸的、象征着华语乐坛顶级竞技舞台最高荣誉的“歌王”奖杯,郑重地递到他的手中。

  冰凉的金属触感传来,沉甸甸的分量压在他的掌心。他举起奖杯,对着台下深深鞠躬。直起身时,他的目光扫过那些为他欢呼、流泪的面孔,扫过并肩作战的对手,扫过默默支持他的团队。

  他走到立麦前,喧嚣声渐渐平息,所有人都在等待新晋歌王的感言。

  “谢谢。”他开口,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却异常平稳,“谢谢《歌手》这个舞台,谢谢所有评审,谢谢每一位支持我的观众。”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远:“三个月前,我来到这里,带着一个‘破壁’的执念。我想证明,我不只有一种颜色,我的音乐,可以拥抱更多的可能。”

  台下响起认同的掌声。

  “这一路,我唱过摇滚的愤怒,唱过情歌的细腻,唱过民谣的乡愁,也唱过经典的悲怆……我试图用声音,去描绘每一种情感的棱角。”他的语气渐渐带上了一丝更深的感触,“但我今天站在这里,手握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最想说的却是……谢谢音乐本身。”

  “是音乐,让我这个普通人,有机会表达那些难以言说的情感;是音乐,让我在迷茫时,能找到内心的锚点;也是音乐,让我理解了……很多沉默背后的故事。”他没有明指,但话语中的深意,让知情的李悦和张哲心头一紧。

  “它教会我,真正的‘破壁’,不是打破别人给你的标签,而是打破自己内心的壁垒。是接纳所有来路,理解所有过往,然后,依然能怀着赤诚,继续向前。”

  他再次举起奖杯,眼神清澈而坚定,仿佛已被那“情感熔炉”淬炼得纯粹。

  “音乐无界,感动无形。这份荣耀,属于每一个在音乐中找到共鸣、找到力量的你和我。前路漫漫,我们,歌里相逢。”

  没有过多的煽情,没有胜利者的骄矜,只有沉淀后的感恩与对音乐本质的回归。这番感言,赢得了比掌声更深的敬意。

  加冕仪式在辉煌的乐章与漫天金雨中落幕。

  回到后台,真正的狂欢才刚刚开始。香槟开启,祝贺声不绝于耳。林烨被簇拥在中心,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祝福。他笑着,回应着,但心底某个角落,却始终保持着一种奇异的清醒。

  王晶花发来了一条阴阳怪气的“祝贺”信息,他只看了一眼,便随手删除。此时的她,已无法再掀起任何风浪。

  喧嚣中,苏雨墨穿过人群,走到他身边,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握了握他的手,眼中满是温柔的理解与骄傲。一切尽在不言中。

  待人群稍散,李悦拿着平板电脑,挤到他身边,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小烨!你看!就在你加冕的这半个小时里,你的全球媒体指数飙升!好几个国际一线音乐节的邀约已经发到了邮箱!最重要的是——科切拉音乐节!他们邀请你,作为明年主舞台的单独表演嘉宾!”

  科切拉!

  全球顶级的音乐盛事,无数音乐人梦寐以求的舞台!

  这是一个比“歌王”头衔更具分量的、通往世界舞台的通行证!

  张哲也激动地补充:“他们看中的,正是你音乐中独特的东方底蕴与世界音乐元素融合的潜力!这是你一直想走的路!”

  林烨看着屏幕上那封正式的邀请函,心脏有力地跳动起来。是的,这曾是他遥远的梦想。歌王加冕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更高起点的确认。

  然而,就在这展望未来的兴奋时刻,酒店的服务生小心翼翼地送来了一个包裹,指名交给林烨。

  包裹很轻,没有寄件人信息。

  一种强烈的预感攫住了林烨。他示意李悦和张哲挡住其他人的视线,独自走到安静的角落,拆开了包裹。

  里面没有信,没有音频,只有一本看起来极其古旧、边角磨损严重的笔记本。笔记本的封面上,用钢笔写着清瘦有力的两个字:

  《钢厂》

  笔迹,与那本《红星钢厂厂志》上“代价远不止于此”的批注,以及处分决定书残页上的字迹,一模一样!

  是那个神秘学者!他在离开前,留下了这件东西!

  林烨深吸一口气,翻开了笔记本的第一页。

  扉页上,是一张褪色的黑白照片,照片上是两个勾肩搭背、笑容灿烂的年轻人,他们身后是红星钢厂的礼堂。其中一个人,眉眼英俊,怀里抱着一把木吉他,正是年轻时的父亲林建国!而另一个人,戴着眼镜,气质斯文……

  林烨的目光凝固了。那个戴眼镜的年轻人,虽然面容青涩,但那眉眼,那轮廓,赫然就是那位神秘的金丝边眼镜老学者!

  他们……曾经是朋友?!

  林烨的心跳骤然加速,他迫不及待地往下翻看。

  笔记本里的字迹时而工整,时而潦草,记录着从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钢厂文艺宣传队的点点滴滴,排练的趣事,青春的憧憬,还有对音乐、对文学、对未来的思考与争论。字里行间,能清晰地感受到两个年轻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与共同的理想。

  记录,在1979年春天前后,变得稀疏、沉重,充满了痛苦的挣扎与迷茫,然后……戛然而止。

  林烨的手指颤抖着,翻到最后一页有字迹的地方。

  那里,只有一句简短的话,笔迹带着一种深深的无力与决绝:

  “梦碎于钢水与尘埃,琴弦已断,无言以对。此生勿念。——建国”

  “此生勿念”……

  林烨合上笔记本,闭上了眼睛。他终于触碰到了那段往事的核心,那不仅仅是事故与代价,更是两个挚友因命运捉弄而走向不同轨迹的悲剧,是理想在现实重压下破碎的挽歌。

  这本笔记,是那个神秘学者珍藏了半生的、关于青春与友谊的证物。他引导林烨揭开这一切,或许并非出于恶意,而是……一种迟来的交代?一种希望后人能理解那段沉默岁月的执念?

  他究竟是谁?他和父亲后来还有联系吗?他如今又在何方?

  疑问依旧存在,但那份沉重的、被窥视的压迫感,却在这本笔记本面前,悄然转化为了某种复杂难言的理解与唏嘘。

  林烨将笔记本小心翼翼地收好。这份来自过去的沉重礼物,他需要时间去慢慢消化。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星城璀璨的夜景扑面而来,远处,似乎隐约传来庆祝他加冕的欢呼声。

  他拿起手机,回复了科切拉音乐节的邮件,只有简短的两个字:

  “接受。”

  然后,他翻开一本全新的笔记本,在扉页上,郑重地写下:

  “第四卷终。世界,才是最终的舞台。”

  笔尖刚离开纸面,手机屏幕再次亮起,是一个来自海外的未知号码。

  林烨看着那串陌生的国际区号,微微皱起了眉头。

  新的征程已然开启,而新的谜题,似乎也接踵而至。

  他深吸一口属于未来的、充满未知的空气,按下了接听键。

  “Hello?”
  http://www.hlys.cc/47676/1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