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凤途冰魄:逆袭女帝传奇 >第169章 皇帝下令支持,学堂顺利筹备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69章 皇帝下令支持,学堂顺利筹备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三日后清晨,天光微亮,苏桐踏入御书房时,手中捧着一卷整齐的文书。她将《学堂筹建章程》轻轻放在御案之上,动作平稳,没有多余言语。

  皇帝正翻阅一份边报,抬头见她进来,目光落在那卷纸上:“这就是你拟的章程?”

  “是。”她说,“所需物料、负责衙门、完成时限,皆已列明。工部供料,户部拨款,内务府调度,尚书房配合定规制。每项都有专人对应,不再多头交办。”

  皇帝翻开文书,逐条细看。纸面字迹清晰,条目分明,连青砖数量、松木尺寸、漆布幅宽都标注确切。他看了许久,未发一言,只指尖在“七日齐备”四字上停了片刻。

  “你打算让谁来督办?”他问。

  “不必另派人。”她说,“各部依令行事即可。只需一道明旨,写明责任与期限,再将此前推诿之言附于旨后,贴于各司门前。人人看见,便不敢再拖。”

  皇帝抬眼看向她:“你是想借朕的旨意,压一压这些懒政之人?”

  “臣妾只想让事能成。”她说,“若一道旨意能让砖进库、木出仓、纸入室,便是有用。若无人执行,再严的令也是空文。不如现在就试。”

  皇帝沉默片刻,提笔蘸墨,在章程末尾批下八字:“着三部协同,七日内齐备,逾期问责。”

  近侍立刻取纸誊抄,加盖玺印。圣旨分送工部协理处、内务府采办司、户部支用房三地,同时附上苏桐所记各部门此前推诿原话,白纸黑字张贴于厅堂正中,并加一行朱批:“昭仪监办,违者具名奏报。”

  消息传开不过两个时辰,工部便遣人回话:“青砖五百匹,三日内运抵学堂选址。”内务府紧随其后:“松木二十根、粗纸五百刀,即刻调库待发。”户部也送来文书:“款项已核,三日内到账。”

  苏桐坐在居所案前,听春桃一条条念来,脸上无喜无悲,只点了点头:“记下回复时间,查实是否真动。”

  春桃应声去办。她独自留在房中,打开早前整理的《可用人才名录》,一页页翻看。

  名单上多是低阶文官、退休博士、宫中记事官。这些人不在权力中心,却有实学,有的曾支持新政,有的因直言被贬。她一支支圈出名字,在旁注上专长:算术、地理、礼仪、史略。

  夜色渐深,烛火跳了一下。她铺开一张新纸,开始拟课程框架。

  启蒙识字为先,每日晨读;算术基础紧随,教加减乘除与度量衡换算;礼仪修养不可少,但不拘泥跪拜,重在言行得体;另设地理图志课,以大雍疆域为主,辅以邻国形势;简史通览则讲历代兴衰,不背年号,重因果脉络。

  她写下“不重出身,重实能”六字,圈起,画箭头指向明日约谈安排。

  次日一早,她未去后宫应酬,径直去了文渊阁偏院。那里几间空房已被划为临时筹备处,桌椅虽简,但干净整洁。她让人搬来一块木板,刷上黑漆,立于墙前。

  “试试这个。”她说。

  讲官候选者站在前面,试着在板上写字。墨迹清晰,全屋人都看得清楚。有人惊叹:“比书本还明白。”

  她点头:“以后每间学堂都设一块。讲什么,写什么,学生一看就懂。”

  一天下来,五位讲官初步答应入宫授课。他们中有曾在太学教书的老博士,也有精通算术的礼部小吏。她未许高薪,只说一句:“你们教的不是皇子皇女,是将来治国的人。若他们能懂民生疾苦,诸位功在千秋。”

  那人当场应下。

  傍晚回居所时,天边云层散开,月光斜照在窗棂上。她坐在灯下,手边是刚誊好的讲官名单和课程草案。朱笔还握在手里,她在“地理图志”一栏旁添了一行小字:“需绘新舆图,旧图有误。”

  春桃端来一碗热汤,轻声道:“您今日走了六个司署,说了三十多人,连水都没喝一口。”

  她放下笔,接过碗,喝了一口:“明日还得去工部一趟。黑板漆布要确认质地,太滑不行,太涩也不行。还有讲台高低,得让后面的学生也能看清。”

  “您非得事事亲眼看吗?”

  “别人觉得小事,卡住就是大事。”她说,“一块漆布不对,课就上不成。我不管,谁管?”

  春桃低头收拾桌面,忽然道:“奴婢听说,今早工部尚书亲自去了库房,盯着人点数青砖。”

  她没抬头,只轻轻“嗯”了一声。

  “他还说,这回要是再出岔子,不用陛下问责,他自己请辞。”

  她终于抬眼:“他知道轻重就好。”

  窗外风起,吹动檐角铜铃。她站起身,走到案前,将讲官名单压在砚台下,又把课程草案收进匣中。

  “明日召见最后两位人选。”她说,“一个懂农事,一个通商税。孩子们将来管天下,不能只读诗书。”

  春桃应下,退到门外。

  她独自站在灯下,伸手抚过图纸边缘。上面画着学堂布局,教室、讲台、黑板位置一一标清。指尖停在庭院空地处,那里写着“日后可设体操场”。

  远处传来打更声,三更已过。

  她吹灭蜡烛,却未就寝,转身又取出一册旧档,翻到“历代皇子教育”一页,提笔在空白处写道:“德才兼备者少,非天生不足,乃教之不得其法。今试新途,或可破局。”

  笔尖顿了顿,她接着写:“若成,则国之幸;若败,亦知何路不通。”

  写完最后一句,她搁下笔,抬头看向窗外。月光洒在青石阶上,映出一道笔直的影子。

  她站着没动。

  手指缓缓抚过图纸上的讲台位置。
  http://www.hlys.cc/47693/1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