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凤途冰魄:逆袭女帝传奇 >第40章 叛乱平定,苏桐立下大功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40章 叛乱平定,苏桐立下大功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残阳下,京畿并未完全平静,残敌仍在作困兽之斗。尉迟凌峰立于阶下,铠甲未卸,即刻指挥锐字营将士清理残敌。

  他抬手一挥,锐字营将士如鹰隼扑林,分作三路,直插叛军最后据点。一处藏于废弃驿馆的残部仍负隅顽抗,箭矢如雨,封锁门户。苏桐抬手,令符轻动,三具铜瓮自城下暗道推出,埋于馆前沙土。苏桐再度轻转令符,铜瓮低频声波如怒潮翻涌,敌军战马惊乱,将领号令被淹没,亲兵痛苦抱头,耳血渗出,局势愈发混乱。

  尉迟凌峰一声令下,火弩车推进,烟雾再起。苏桐继续操控令符机关,铜瓮声波震荡不绝,压制敌军阵脚,锐字营将士趁势跃入馆中,刀光闪处,残敌或降或毙,再无成势之力。

  苏桐缓步走下城楼,足音轻落于石阶,如春冰初裂。她俯身,从一名倒地叛军怀中取出一枚铜牌——非官制,非军造,牌面刻着螺旋缠星之纹,与铜瓮底刻竟有几分相似。她指尖摩挲其上,纹路凹凸如诉,却无一语可解。她未声张,只将铜牌收入袖中,眸光微敛。

  翌日辰时,勤政殿前钟鼓齐鸣,百官列班。皇帝玄烨宸端坐龙椅,神色沉静,目光却频频落于殿侧那抹明黄身影。苏桐立于阶下,广袖垂落,姿态恭谨而不卑,如松立雪原,不折不弯。

  兵部尚书出列,奏报战果:“叛军主力溃散,北狄退至雁门关外五十里,京畿三门皆复可控。此役死伤不足三成,百姓未受波及,实乃大幸。”

  太傅欧阳鸿儒缓步上前,白须微动:“然则,此乱因何而起?边军南撤之令,出自何人之手?若无内应,外敌岂能轻易入境?”

  殿中一时寂静。

  苏桐抬眸,从袖中取出一册文书,封面朱砂题字:“伪报案录”。她上前一步,声音清越如泉:“此册所载,乃近月兵部驿传底档、香料比对、印痕拓片、内侍供词,共计七十二项证据。其一,皇后近侍周通,三日内出入工部火药库七次,取硝石、硫磺若干,皆无批文;其二,叛军尸身查获凤仪宫特供铠甲内衬,与此前战场发现相符;其三,北狄前锋所携密信,用宫中特制松烟墨书写,墨中掺有凤仪宫独有的沉水香屑。”

  她翻开一页,展示一方拓片:“此为七日前‘北狄压境’军报封泥印痕,与兵部存档原印相比,边缘多出一道裂纹——乃伪造者用力过猛所致。而此印,仅皇后与陛下可调用。”

  欧阳鸿儒凝视那拓片,久久未语。殿中大臣面面相觑,有人低语,有人变色。

  忽有御史出列,声音尖锐:“苏氏虽掌内务,然私启冰川遗器,擅用奇技,此非正道!若人人可借异术掌兵,朝廷法度何存?”

  苏桐不恼,只淡淡道:“冰川之技,非为私用,乃为护国。铜瓮声波,不伤人命,只乱敌阵;火弩烟幕,不焚民居,只断敌目。若以‘非正’为由拒之,则刀剑亦可称‘凶器’,岂能尽弃?”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臣:“昨夜战罢,我亲见一老农持锄立于田埂,问其是否惧战乱。他说:‘只要官府不征粮,贼兵不来,我便安心耕种。’诸公所忧,是法度之名;而百姓所盼,是安居之实。若新政能令仓廪实、田野安,纵有争议,亦值得推行。”

  殿中一时无声。玄烨宸缓缓起身,目光深邃:“苏桐临危不乱,布局缜密,以最小伤亡平定大乱,功在社稷。传旨——”

  他声音渐沉,却字字如钟:“加封苏氏为镇国长公主,赐金册铁券,掌内廷机要,协理军政大事。凡边关军报,皆须经其审阅方可呈递。”

  百官跪拜,山呼万岁。唯有欧阳鸿儒未动,只低头凝视那册伪报案录,指尖轻抚封面朱砂,似在衡量一字千钧。

  三日后,京畿街头巷尾,茶肆酒楼,皆传一女子之名。

  百姓起初犹疑:一介宫妃,何以掌兵?何以御敌?然当官府张贴榜文,详述皇后勾结外敌、伪造军报、煽动叛乱之罪,又配以缴获铠甲、密信、香料比对之图,民心顿悟。

  更有老匠人逢人便说:“那日城楼之声,非鼓非钟,却令马惊人乱,实乃神技!若非苏大人早有准备,京畿早已血流成河。”

  一村妇携幼子立于榜前,指着图中明黄身影问:“娘,她是神仙吗?”

  妇人摇头:“不是神仙,是肯为咱们拼命的人。”

  苏桐立于宫墙高处,遥望市井。她未穿华服,只着素色长裙,外披一件青灰斗篷。身旁小宦捧着一叠纸册,皆是民间访查所得——百姓所忧,或在赋税,或在徭役,或在旱涝无收。

  她翻至一册村老诉井涸之状,未令驱赶,反命人取水脉图来,俯身细察,以朱笔勾出三处潜流交汇之点,亲自标注走向,批令工部七日内勘测修渠。其余“减赋三成”“设义仓”等策,仅简略记于页侧。

  夜深,她独坐静室,取出那枚神秘铜牌,置于案上。烛光摇曳,牌面螺旋纹竟似微微发烫。她指尖轻触,忽觉心口一震,如远古回音自血脉深处涌出。

  她未惊,只将铜牌收入匣中,合盖时,匣内一道冰裂纹路,与牌面纹路竟严丝合缝。

  窗外,一轮新月悄然升起,清辉洒落案前,映着她未合的奏折——第一页,写着“冰川科技应用初议:农耕、水利、医术三策”。
  http://www.hlys.cc/47693/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