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龙凤呈祥谋新器 密码玄机破难关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两天的休整让老巷竹编的院子里少了前些日子的忙碌,大家要么在家补觉养精神,要么趁着好天气整理院子。孙晓刚帮张奶奶把晾干的被褥收进屋,陈屿就拿着平板电脑匆匆走来,身后跟着满脸好奇的沈乐乐。“晓姐,苏女士把嫁妆箱的详细需求发过来了,还有她朋友画的大致草图,你快看看。”陈屿把平板递过去,屏幕上赫然是一个长方体的嫁妆箱设计图,箱体正面标注着“龙凤呈祥”的字样,角落还画着一个小小的密码锁图标。
孙晓指尖滑动屏幕,仔细看着需求明细:“嫁妆箱长八十厘米,宽五十厘米,高六十厘米,要做双层结构,外层竹编,内层加防潮衬布;龙凤纹样要立体编织,不能用印刷或简单雕刻;密码锁要嵌入式安装,不能破坏竹编的整体美感;最重要的是,要结实耐用,能承重,还要方便搬运。”
沈乐乐凑在旁边,眼睛瞪得圆圆的:“哇,这个尺寸比咱们之前做的收纳箱大多了!龙凤纹样还要立体编织,这难度可比竹叶纹难多了吧?”
“可不是嘛,”孙晓点点头,把平板递给刚好走进院子的王爷爷,“王爷爷,您看看这个需求,立体龙凤纹加密码锁,咱们能做吗?”
王爷爷扶了扶老花镜,逐字逐句看着需求,手指在屏幕上的龙凤草图上轻轻摩挲:“龙凤呈祥是传统婚庆用品的常用纹样,我年轻的时候见过老艺人编过龙凤竹篮,但都是小尺寸的。这么大的嫁妆箱要做立体龙凤纹,得用细丝竹编工艺,竹丝要细,密度要高,才能把龙凤的鳞片、羽毛质感编出来。”
李伯和张叔扛着一捆新砍的竹子走进来,听到这话也围了过来:“细丝竹编?那竹丝得有多细啊?咱们平时编收纳盒用的竹篾,比这个要粗不少吧?”
“至少得比头发丝粗不了多少,”王爷爷放下平板,伸出手指比划着,“竹丝断面得是矩形,厚薄粗细都要均匀,不然编出来的纹样会歪歪扭扭。而且龙凤纹样要立体,得用插、穿、套的技法穿插编织,让图案凸出来,这很考验手上的力道和分寸。”
刘婶端着一盘切好的西瓜走过来,分给大家:“这么精细的活,可得选最好的竹子才行。我记得后山有几棵三年以上的瓷竹,阳光足、水分够,材质坚韧,应该能做出合格的细竹丝。”
孙晓接过西瓜,咬了一口说:“竹子的事就拜托李伯、张叔和刘婶了,选材一定要严格,有瑕疵的坚决不用。陈屿,你联系一下苏女士,问问她有没有特别喜欢的龙凤纹样风格,是想要写实一点的,还是简约大气的?另外,密码锁的安装位置和样式,也让她提供点参考。”
“好嘞,我现在就问。”陈屿拿出手机,快速编辑消息发了过去。
林晚抱着笔记本电脑从屋里出来,脸上带着喜色:“晓姐,直播间的粉丝还在问常规款餐具套装什么时候上线,我统计了一下,已经有三百多人预约了。另外,之前合作的激光雕刻厂老板联系我,说咱们上次的餐具雕刻做得好,想跟咱们长期合作,以后有雕刻需求都能给优惠价。”
“这可真是好消息!”孙晓高兴地说,“餐具套装的事等忙完嫁妆箱订单就启动,先做一百套试试水。雕刻厂那边你跟他们对接好,这次龙凤纹样可能也需要激光雕刻辅助定位,正好可以问问他们的意见。”
正说着,陈屿的手机响了,是苏女士发来的回复:“晓姐,苏女士说想要偏写实的龙凤纹样,龙头要威严,凤羽要飘逸,还要有祥云环绕;密码锁想装在箱体侧面,要小巧精致,最好是铜色的,跟竹编质感搭调。她还说可以先付一半定金,只要能做出满意的效果,工期可以适当放宽到四十天。”
“四十天,时间还算充裕,”孙晓点点头,“那咱们今天下午就开个会,把分工定下来。现在先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细丝竹编的竹丝处理,二是龙凤纹样的编织方案,三是密码锁的嵌入式安装。”
下午三点,大家又聚集在院子里的石桌旁,桌上摊着放大打印的龙凤纹样草图、嫁妆箱尺寸明细,还有几种不同款式的密码锁图片。
孙晓率先开口:“咱们先分工,王爷爷是核心技术指导,负责设计龙凤纹样的编织图谱和竹丝规格;李伯、张叔、刘婶负责竹材处理,从选材、破竹、劈丝到打磨、漂白、晾干,每一步都要严格按照细丝工艺的要求来;乐乐负责协助王爷爷绘制详细的纹样分解图,标注每一部分的编织技法;周阳、赵磊、张强跟着王爷爷学习细丝编织,主要负责龙凤纹样的主体编织;林晚负责对接雕刻厂,咨询纹样定位和局部雕刻的可行性,同时跟进五个婚书收纳盒的定制需求;陈屿负责采购密码锁、防潮衬布等辅料,还有工具的补充,另外统计各项工作的进度。”
“没问题!”大家齐声应道。
王爷爷拿起铅笔,在草图上勾勒起来:“龙凤纹样要分区域编织,先编龙身和凤身的主体框架,再用细竹丝穿插编织鳞片和羽毛。我先画个分解图,把龙头、龙身、龙尾、凤头、凤颈、凤翼、凤尾还有祥云都分开标注,每个部分用什么技法,竹丝的密度多少,都写清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爷爷,竹丝要细到什么程度?咱们有没有合适的工具劈丝啊?”周阳忍不住问。
“竹丝厚度控制在0.1毫米左右,宽度0.3毫米,”王爷爷说,“我这里有一把祖传的匀刀,专门用来劈细竹丝,等会儿我教你们怎么用。劈丝的时候要稳,力道要均匀,不然竹丝容易断,或者粗细不一。”
李伯站起身说:“那我们现在就去后山选竹子,争取今天把竹子砍回来,明天一早就开始处理。”
“等等,”王爷爷叫住他,“选竹子的时候要注意,得选向阳面的竹子,竹节长、纹理顺的,这样的竹子韧性好,劈出来的竹丝不容易断。砍回来之后先放在阴凉处阴干三天,不能暴晒,不然竹子会开裂。”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记下来。”张叔掏出手机,把王爷爷的话记在备忘录里。
接下来的三天,大家各司其职,忙得有条不紊。李伯、张叔和刘婶每天天不亮就去后山,终于选中了三棵符合要求的瓷竹,砍回来后按照王爷爷的吩咐,放在院子角落阴干。
王爷爷则专注于绘制编织图谱,他戴着老花镜,一笔一划地在纸上勾勒,每一个细节都反复修改。沈乐乐在一旁帮忙,把王爷爷画好的部分扫描到电脑里,放大后标注技法名称和竹丝规格。
“乐乐,你看这里,”王爷爷指着凤翼的图谱说,“凤翼的羽毛要分三层编织,最外层用最细的竹丝,中间层稍粗一点,内层用略宽的竹丝,这样才能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编织的时候要用套丝的技法,把细竹丝套在粗竹丝上,再轻轻拉紧。”
沈乐乐点点头,认真地在电脑上标注:“王爷爷,我明白了,这样编出来的羽毛就会一片压一片,看起来特别逼真。”
周阳、赵磊、张强则跟着王爷爷学习劈细竹丝。王爷爷拿出那把锈迹斑斑的匀刀,刀身狭长,刀刃锋利。他先把阴干后的竹子劈成竹片,再把竹片分成薄片,然后用匀刀顺着纹理慢慢劈丝。
“劈丝的时候手腕要稳,刀要贴紧竹片,不能歪斜,”王爷爷一边演示一边说,“你们看,这样轻轻一推,一根均匀的细竹丝就出来了。刚开始可能掌握不好力道,多练几次就熟了。”
周阳试着劈了几根,不是竹丝断了,就是粗细不均,急得满头大汗:“这也太难了吧,比劈普通竹篾难多了。”
“别急,做手艺哪有一蹴而就的,”王爷爷笑着说,“我年轻的时候练劈丝,练了一个月才达标。你们慢慢来,每天练两个小时,不出十天就能劈出合格的竹丝了。”
林晚那边也有了进展,她带着龙凤纹样的草图去了激光雕刻厂,跟老板详细沟通后,对方表示可以用激光在竹编底座上雕刻出龙凤的轮廓线,这样编织的时候就能精准定位,避免纹样跑偏。“晓姐,雕刻厂老板说,激光雕刻轮廓不会破坏竹材,还能帮助竹丝更好地贴合,而且价格也不贵,雕刻一个嫁妆箱的轮廓只要两百块。”
“太好了,这能省不少事!”孙晓说,“你让他们先做个小样试试,确认效果没问题再正式雕刻。另外,五个婚书收纳盒的定制需求,你跟客户对接好尺寸和纹样,让刘婶抽空先做出来,别耽误了工期。”
十天后,李伯他们终于处理好了所有竹材,一堆堆细如发丝的竹丝整齐地摆放在工作台上,颜色均匀,粗细一致。周阳三人也终于练会了劈丝和基础的细丝编织技法,能熟练地按照王爷爷的要求处理竹丝。
王爷爷的编织图谱也全部完成,详细到每一个针脚、每一根竹丝的穿插方式。“现在可以开始做嫁妆箱的框架了,”王爷爷说,“框架要用粗一点的竹条,保证稳固,然后在框架上铺设一层薄竹片,作为竹编的底座,再用激光雕刻出龙凤纹样的轮廓。”
张叔和李伯立刻行动起来,他们按照尺寸切割竹条,用榫卯结构搭建嫁妆箱的框架,不用一颗钉子,既牢固又美观。“框架一定要方正,不然后续编织会歪,”张叔一边测量一边说,“长、宽、高都要精准到毫米,不能有半点偏差。”
两天后,嫁妆箱的框架和底座做好了,林晚联系雕刻厂的人过来,用激光在底座上雕刻出了清晰的龙凤纹样轮廓。看着底座上栩栩如生的龙凤轮廓,大家都忍不住赞叹:“这激光雕刻就是精准,比手绘的还标准。”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细丝编织环节。王爷爷带着周阳、赵磊、张强和沈乐乐,围坐在工作台旁,开始编织龙凤纹样。王爷爷先拿起一根细竹丝,固定在底座上,然后按照图谱的指引,开始编织龙头。
“编织龙头的时候,要用穿丝的技法,”王爷爷的手指灵活地转动着竹丝,“竹丝要紧贴底座的轮廓,每一圈都要拉紧,这样龙头才能立体。你们看,这里是龙眼,要用两根更细的竹丝交叉编织,做出凸起的效果。”
周阳学着王爷爷的样子,小心翼翼地编织龙身的鳞片:“王爷爷,鳞片的间距怎么把握啊?太密了怕竹丝不够,太疏了又不好看。”
“按照图谱上标注的间距,每毫米一根竹丝,”王爷爷说,“鳞片要一片压一片,呈叠瓦状,这样看起来才有层次感。编织的时候要注意,竹丝的张力要一致,不然鳞片会高低不平。”
沈乐乐负责编织凤翼和祥云,她的手指纤细灵活,编得又快又好:“王爷爷,祥云用回旋还原编的技法,是不是能更飘逸一点?”
“没错,”王爷爷点点头,“祥云要编得轻柔舒展,用回旋还原编能让竹丝自然弯曲,呈现出云朵的形态。凤羽要用五彩竹丝,你把染好的红、黄、蓝三色竹丝拿过来,咱们穿插编织,让凤羽更鲜艳。”
刘婶早已按照王爷爷的要求,把一部分竹丝染成了三种颜色,晾干后颜色饱满,又不影响竹丝的韧性。沈乐乐拿起彩色竹丝,巧妙地穿插在凤翼的编织中,原本单调的竹编瞬间变得鲜活起来。
然而,编织过程中还是遇到了难题。赵磊在编织龙尾的时候,发现竹丝很容易断裂,编织进度一直跟不上。“王爷爷,这竹丝太细了,稍微用点力就断,这可怎么办啊?”赵磊拿着断成几段的竹丝,有些沮丧。
王爷爷接过断竹丝看了看,又摸了摸工作台:“竹丝断裂有两个原因,一是你手上的力道还是太大,二是工作台太干燥,竹丝失水变脆。咱们在工作台上铺一块湿毛巾,保持湿度,另外,编织的时候力道要轻柔,像抚摸羽毛一样。”
刘婶立刻拿来一块湿毛巾,铺在工作台上:“我再去烧点温水,把剩下的竹丝泡一泡,让竹丝吸点水分,增加韧性。”
按照王爷爷的方法,竹丝断裂的情况果然少了很多。赵磊调整了力道,编织速度也慢慢提了上来。
二十天后,龙凤纹样的主体部分终于编织完成。看着工作台上的嫁妆箱,龙头威严,龙身矫健,凤头温婉,凤羽飘逸,龙凤之间祥云缭绕,栩栩如生,大家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可真是个艺术品啊!”李伯凑过来看了看,忍不住赞叹,“我做了一辈子竹编,还从没见过这么精细的龙凤纹样。”
“接下来就是安装密码锁和做内层的防潮处理了,”孙晓说,“陈屿,密码锁买回来了吗?”
“早就买回来了,”陈屿从屋里拿出一个铜色的嵌入式密码锁,“我选了一个质量好、样式精致的,跟竹编的质感很搭。不过,怎么把它嵌进竹编里,还不破坏龙凤纹样,这可是个难题。”
大家围过来看密码锁,锁的尺寸不大,但需要在箱体侧面挖一个凹槽,才能嵌进去。“箱体侧面已经编好了竹丝,要是直接挖凹槽,肯定会破坏周围的编织结构,”张叔皱着眉说,“而且竹编的承重能力有限,密码锁固定不好,容易松动。”
孙晓看着密码锁,又看了看嫁妆箱的侧面,陷入了沉思。林晚突然说:“晓姐,咱们能不能在编织侧面的时候,预留出密码锁的位置,用粗竹条做一个内嵌的框架,把密码锁固定在框架上,再用细竹丝把框架周围编织好,这样既不破坏纹样,又能固定密码锁。”
“这个主意好!”孙晓眼睛一亮,“王爷爷,您觉得可行吗?”
王爷爷仔细想了想:“可行是可行,但难度不小。预留的框架尺寸要精准,刚好能放下密码锁,而且框架要和箱体的主框架连接牢固,不然承受不住拉力。另外,周围的竹丝编织要和主体纹样衔接自然,不能看出破绽。”
“那咱们就这么办!”孙晓立刻安排,“张叔和李伯负责制作内嵌框架,尺寸一定要精准;王爷爷和乐乐负责编织框架周围的竹丝,衔接好龙凤纹样;陈屿负责安装密码锁,确保牢固。”
张叔和李伯拿着密码锁,反复测量尺寸,然后用坚硬的竹条制作内嵌框架。他们采用榫卯结构,把框架固定在箱体的主框架上,既牢固又不占空间。“框架做好了,刚好能放下密码锁,误差不超过一毫米。”张叔兴奋地说。
王爷爷和沈乐乐则小心翼翼地编织框架周围的竹丝,他们用和主体纹样一致的技法,把框架完美地隐藏在竹编中。“这里要用几根彩色竹丝,编织成祥云的一部分,这样衔接处就看不出来了。”沈乐乐说,她的巧妙设计让框架和主体纹样浑然一体。
陈屿则在王爷爷的指导下,把密码锁嵌入框架中,用细小的竹钉固定好:“密码锁安装好了,很牢固,而且刚好和竹编表面齐平,一点都不突兀。”
最后一步是做内层的防潮处理。刘婶把提前买好的防潮衬布裁剪成合适的尺寸,仔细地贴在嫁妆箱的内层,然后用细竹条固定好:“防潮衬布贴好了,以后放衣物首饰,就不怕受潮了。另外,我还在箱子底部加了一层软垫,增加舒适度。”
张奶奶端着一锅刚炖好的鸡汤走过来,笑着说:“孩子们,辛苦了这么多天,快喝点鸡汤补补。这嫁妆箱做得真漂亮,谁家姑娘嫁过去,带着这么个箱子,肯定特别有面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家围坐在一起,喝着鸡汤,看着桌上的嫁妆箱,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孙晓拿出手机,给苏女士拍了一段视频和几张照片发过去:“苏女士,嫁妆箱已经做好了,您看看满意吗?”
没过多久,苏女士就回复了,语气十分激动:“太完美了!比我想象的还要好!龙凤纹样栩栩如生,密码锁安装得也特别精致,你们真是太厉害了!我现在就把尾款打过去,麻烦你们尽快发货。”
收到苏女士的尾款后,大家开始给嫁妆箱打包。陈屿定制了一个专门的木质包装箱,里面垫上厚厚的泡沫,把嫁妆箱小心翼翼地放进去,确保运输过程中不会受损。“箱子上要贴好‘贵重物品’‘轻拿轻放’的标签,再保价,这样就万无一失了。”陈屿一边打包一边说。
与此同时,五个婚书收纳盒也已经全部做好,林晚把收纳盒和嫁妆箱一起交给快递员:“麻烦你一定要小心运输,这个嫁妆箱是客户的结婚用品,特别重要。”
快递员点点头:“放心吧,我们会特殊处理,保证安全送到。”
看着快递车驶离,孙晓长舒了一口气:“终于完成了!这嫁妆箱可是咱们老巷竹编迄今为止做过的最精细的作品了。”
王爷爷抚摸着手上的老茧,笑着说:“只要肯钻研,再难的活也能做好。这细丝竹编工艺,咱们也算捡起来了,以后还能做更多精细的竹编工艺品。”
林晚打开直播间,把嫁妆箱的视频和照片展示给粉丝们看,直播间瞬间沸腾了:“这龙凤纹样也太绝了吧!简直是艺术品!”“想要定制一个同款嫁妆箱,多少钱啊?”“老巷竹编的手艺太厉害了,必须支持!”
孙晓看着直播间的弹幕,心里充满了希望:“看来精细竹编工艺品很有市场,咱们接下来可以推出一系列婚庆竹编产品,除了嫁妆箱、婚书收纳盒,还可以做喜糖盒、龙凤挂饰,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陈屿拿着一份新的订单意向表走过来说:“晓姐,已经有十个客户咨询婚庆竹编产品了,还有一个客户想定制一套竹编的婚房装饰。咱们要不要趁热打铁,推出婚庆系列产品?”
“当然要!”孙晓眼睛一亮,“咱们明天开个会,好好规划一下婚庆系列的产品,争取尽快上线。另外,常规款餐具套装的生产也可以启动了,不能让粉丝们等太久。”
院子里的夕阳洒下金色的光芒,照在大家充满笑容的脸上。老巷竹编的匠人们,用坚守和创新,让古老的竹编手艺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绽放出越来越耀眼的光彩。而新的订单和挑战,也在不远处等待着他们。
http://www.hlys.cc/47699/1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