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竹篮里的烟火约定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孙晓的话还没说完,小宇轩就举着啃剩的玉米棒蹦起来,玉米粒顺着嘴角往下掉:“做竹篮子!我上次看见张叔编的竹篮,能装好多红薯,我想编个小的,专门装我的小饼干!”

  小家伙说着,把玉米棒往石桌上一放,伸手去够石桌下的细竹条——那是上次做竹碗剩下的,柔韧性好,颜色浅黄,正好适合编小篮子。张叔见状,赶紧伸手拦住他:“慢点儿,细竹条脆,别折坏了。编竹篮得先选软竹,我家后院还有几捆去年的竹篾,泡过温水更软,下午就能拿来。”

  刘奶奶正用手帕擦嘴角的玉米汁,闻言笑着点头:“编竹篮好啊!冬天买白菜萝卜,用竹篮装着比塑料袋透气,还环保。我还能剪点白菜、萝卜的剪纸,贴在竹篮边上,看着就有烟火气。”她从竹篮里掏出一张没剪完的白菜剪纸,展开给大家看,“你看这白菜叶的纹路,剪得细点,贴在竹篮上像真的一样。”

  孙晓眼睛一亮,赶紧在漫画本上画了个小竹篮的草稿,旁边标上“贴白菜剪纸”:“刘奶奶,我把剪纸贴在竹篮的侧面,您看行不行?正面要装东西,贴了容易蹭掉。”

  “正好贴侧面!”刘奶奶接过漫画本,用手指了指草稿,“再在剪纸周围编个小方框,把剪纸框起来,既好看又结实。对了,林晚,你能不能给剪纸涂点亮色?白菜叶涂浅绿,菜帮涂奶白,看着更水灵。”

  林晚立刻点头,把颜料盒往石桌上推了推:“我下次带点深绿,涂白菜的叶脉,再带点浅黄,涂萝卜的根须,肯定像刚从菜园里摘的!我妈妈说,竹篮涂颜料要涂在竹篾的缝隙里,这样不容易掉,还能让竹篾更耐用。”

  林晚妈妈笑着补充:“昨天问了老木匠,说给竹篾涂层薄颜料,能防蛀虫。下次我带点清漆,涂在颜料外面,像给竹篮穿了层保护衣,用得更久。”她从包里掏出一小罐清漆,放在石桌上,罐口还贴着张便签,写着“环保清漆,无毒”。

  “太贴心了!”孙晓拿起清漆罐看了看,“这样编好的竹篮不仅好看,还能装水呢!对了,陈屿哥,你上次查竹碗资料的时候,有没有查竹篮的编法?”

  陈屿放下手里的玉米棒,从帆布包里掏出个小本子,里面夹着几张竹篮编法的照片:“查了!有平纹编、斜纹编,还有花形编。小宇轩要的小篮子,用平纹编最简单,像编麻花辫似的,一上一下就能编出来。我还记了尺寸,小篮子的底做20厘米见方,高15厘米,正好能装两包小饼干。”

  他指着照片里的平纹竹篮:“你们看,这种编法的底很结实,装重东西也不会塌。等会儿张叔拿来竹篾,咱们先编底,再编侧面,最后编提手,一步一步来,不难。”

  小宇轩凑过去,指着照片里的小竹篮:“陈屿哥,我要编个带提手的,像妈妈买菜的篮子一样,能挂在胳膊上!”

  “没问题!”陈屿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提手用两根粗竹篾编,编得粗点,挂在胳膊上不勒手。对了,赵爷爷,您要不要给竹篮写点吉祥话?比如‘满载’‘丰收’,贴在提手旁边,看着喜庆。”

  赵爷爷立刻打开红木匣子,拿出一张洒金红纸:“早想着呢!昨天写竹碗吉祥话的时候,就多写了几张‘满载’‘丰登’,给小宇轩的小篮子写‘甜香’,装饼干的时候看着,吃着都甜。”他拿起毛笔,沾了点墨汁,在红纸上写了个“甜香”,字不大,正好能贴在提手侧面。

  小宇轩赶紧凑过去,盯着纸上的字:“赵爷爷,您写的‘甜香’真好看!等会儿我要自己贴,贴在提手最中间,这样每次拿篮子都能看见。”

  “好!”赵爷爷把写好的“甜香”放在石桌上晾干,“等会儿贴的时候,我教你涂糯米糊,保证贴得端端正正的。”

  王爷爷刚把铁锅刷干净,听见大家讨论编竹篮,也凑过来说:“编竹篮好啊!我家的老竹篮用了十年,还没坏,就是提手有点松。下次我带点细麻绳,编提手的时候缠在竹篾上,又结实又防滑,提重东西也不怕断。”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卷细麻绳,放在石桌上,“这是去年编竹筐剩下的,防潮,用着放心。”

  李婶正把竹碗布套放进布袋子里,闻言也说:“我给竹篮缝个布衬吧!冬天装水果,布衬能防止水果碰坏,还能吸潮气。布衬用浅粉色的,跟竹篮的浅黄配在一起,好看又实用。”她从包里掏出块浅粉色的棉布,展开给大家看,“这布又软又结实,洗了也不变形,正好能做两个布衬,一个给小宇轩的小篮子,一个给刘奶奶的大篮子。”

  李婶的儿媳抱着孩子,孩子伸手去抓浅粉色的棉布,嘴里咿咿呀呀地喊:“篮...篮...”惹得大家都笑了。“这孩子,见着新鲜东西就想要。”她笑着说,“等会儿编竹篮的时候,我帮大家递竹篾,顺便教孩子认颜色,让他看看浅黄的竹篾、浅绿的剪纸,多认认颜色也好。”

  张叔看大家都兴致勃勃,赶紧说:“那咱们就定了,下次手作日编竹篮!我下午就把竹篾泡上,泡到明天早上,保证软乎乎的,好编又不容易断。对了,编竹篮得用细砂纸把竹篾的毛刺磨掉,我带了块细砂纸,等会儿大家磨竹篾的时候用。”他从工具箱里掏出块细砂纸,放在石桌上,“这砂纸比上次磨竹碗的还细,磨出来的竹篾光溜溜的,不扎手。”

  孙晓赶紧在漫画本上添了几笔,把编竹篮的步骤标出来:“1. 磨竹篾去毛刺;2. 平纹编篮底;3. 编篮身;4. 编提手(缠麻绳);5. 贴剪纸、写吉祥话;6. 涂颜料、清漆;7. 缝布衬。”写完还怕忘了,在旁边画了个小竹篮的图案,旁边画了个小麻绳的标记。

  “想得真周到!”刘奶奶凑过去看设计图,“把步骤标出来,大家做的时候就不会乱了。对了,下次编竹篮,咱们早点来,编篮子费时间,早点开始,中午就能编好,用新竹篮盛午饭,多好。”

  “好啊!”大家异口同声地答应。林晚赶紧说:“那我下次七点就来,帮张叔磨竹篾,上次磨竹条没磨够,这次要磨个够!”

  “我也早点来!”小宇轩举着小手喊,“我要帮陈屿哥编篮底,像编麻花辫似的,肯定好玩!”

  孙晓也说:“我早点来画设计图,把竹篮的花纹画得再详细点,比如在篮身编个小梅花图案,跟竹碗的剪纸配一套。”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阳光渐渐西斜,老巷里的影子被拉得长长的,落在石桌上的竹碗上,每个竹碗都泛着暖融融的光。张叔看了看天色,说:“时间不早了,大家把东西收拾一下吧!竹篾我明天早上带来,大家把今天的竹碗都装在布套里,别磕着碰着。”

  大家纷纷行动起来。李婶把布衬叠好,放进布袋子里:“我把布衬带回家,晚上剪好尺寸,下次来直接缝在竹篮里,省时间。”

  林晚妈妈把清漆和颜料盒放进竹篮里:“我把清漆盖紧,下次来直接用,不用再找。对了,林晚,下次别把颜料蹭到袖口上了,记得戴套袖。”

  林晚赶紧点头:“知道啦妈妈!下次我戴套袖,再带块湿巾,随时擦手,保证不蹭到衣服上。”

  赵爷爷把写好的吉祥话放进红木匣子里:“我把吉祥话带回家晾干,下次来直接贴,免得在这里晾干被风吹走。”

  王爷爷把细麻绳缠好,放进铁桶里:“我把麻绳带回家,下次来的时候顺便带点红薯,中午用新竹篮盛红薯,蒸着吃,甜丝丝的。”

  陈屿把竹篮编法的照片整理好,放进小本子里:“我把照片印出来,下次给大家每人发一张,编的时候看着照片,更容易上手。”

  孙晓把漫画本收好,抱着自己的竹碗,碗上的梅花剪纸在夕阳下透着红,碗底的“常满”两个字闪着光。她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心里暖暖的——老巷里的手作日,就像一锅慢慢煮的红薯汤,越煮越香,越煮越暖,每个人都在里面添了一勺自己的心意,凑成了这满巷的烟火气。

  张叔把竹篾装进竹筐里,说:“大家路上慢点,明天早上八点,还在这石桌旁集合,咱们早点开始编竹篮。”

  “知道啦张叔!”大家挥着手告别。小宇轩抱着自己的小竹碗,一步三回头地喊:“明天我一定早点来!帮大家磨竹篾!”

  孙晓走在回家的路上,手里的竹碗暖乎乎的,她低头看着漫画本里的竹篮草稿,忍不住笑了——明天又能和大家一起做手作了,编好的竹篮,能装红薯、装饼干、装满满的烟火气,多好。

  回到家,孙晓把竹碗放在餐桌上,妈妈正在做饭,看见竹碗,笑着说:“这竹碗真好看!明天编竹篮,妈妈给你做个豆沙包,用新竹篮装着,给大家尝尝。”

  “好呀好呀!”孙晓开心地跳起来,“妈妈做的豆沙包最好吃了,大家肯定喜欢!”

  她跑到书桌前,摊开漫画本,继续画竹篮的设计图——在篮身编上小梅花图案,在提手旁贴上年年有余的剪纸,还在篮底画了个小小的“满载”字样。阳光透过窗户照在纸上,把画里的竹篮照得暖融融的,像真的能装下满篮的甜香似的。

  孙晓一边画,一边想着明天编竹篮的样子:张叔教大家编篮底,小宇轩笨手笨脚地跟着编,林晚给剪纸涂颜料,刘奶奶贴剪纸,赵爷爷写吉祥花,王爷爷缠麻绳,李婶缝布衬……每个人都笑着,说着,老巷里满是竹香和笑声,多好。

  她知道,老巷里的手作日,不会因为竹勺、竹碗的完成而结束,就像老巷里的烟火气,永远不会散。下次编竹篮,下次还会有新的手作,新的约定,新的温暖,一直一直,在这老巷里,慢慢延续下去。
  http://www.hlys.cc/47699/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