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被邪神污染后,哭着成了女祭司 >第10章 言语即利刃,苏清欢的复仇!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0章 言语即利刃,苏清欢的复仇!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冰冷的地砖,将寒意毫不留情地渗入苏清欢的四肢百骸。她缓缓从地上坐起,办公室里一片狼藉,是刚才挣扎时留下的痕迹。

  但此刻,一切都不同了。

  她扶了扶鼻梁上那副略微歪斜的金丝眼镜,镜片后的世界,仿佛被剥去了所有伪装,露出了它光怪陆离的真实骨架。

  空气中,不再是单纯的氧气氮气等气体与尘埃,她能“闻”到残留在地毯上,属于自己不久前那绝望情绪所散发出的、如同腐烂杏仁般的苦涩味道。

  而她的身上,正升腾着一股新鲜的、漆黑如墨的怨恨气息,它们像有生命的藤蔓,亲昵地缠绕着她的指尖。

  在她眼中,人体不再是血肉之躯。当她将目光投向镜中的自己时,看到的竟是一具由无数闪烁着微光的神经元、晦暗不明的能量节点、以及深藏在意识核心处那几道触目惊心的精神裂痕所构成的,精密、脆弱,却又蕴含着恐怖潜能的“仪器”。

  那些刚刚被灌入脑海的“禁忌知识”,此刻已不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化作了她的呼吸,她的心跳,她的本能。

  她知道一百零三种方法,仅凭语言的排列组合,就能精准地找到一个人意志的承重墙,然后用最轻巧的音节,将其一击即溃,让一个所谓的硬汉在十分钟内哭着跪地求饶。

  她也知道三十七种俯拾皆是的植物与化学试剂的配方,可以调配出无色无味的药剂,悄无声息地摧毁一个武道大师引以为傲的神经网络,让其退化成一具只会流着口水、追逐光点的痴呆。

  知识,就是力量。

  不,对于此刻的她而言,知识,是比刀剑、权势、财富……比世间一切都更恐怖、更优雅的武器。

  她苍白的嘴唇,缓缓勾起一抹惊心动魄的弧度。那笑容,混合着顶尖学者的知性与深渊恶魔的病态,足以让任何看到的人不寒而栗。

  镜中的女人,依旧是那副白大褂、金丝眼镜的斯文模样,可镜片下那双曾经温和的眼眸,此刻却闪烁着猫捉老鼠般的、残忍而戏谑的光芒。

  “张……建……国……”

  她用舌尖一字一顿地品味着这个名字,每一个音节都带着淬毒的快意。

  直接杀了他?不,那太仁慈,太无趣了。死亡,对他那种人来说,是一种解脱。

  她要的,是艺术。她要将他视若生命的一切——他的名誉、他的地位、他的学术光环、他道貌岸然的伪装——一片一片地,当着全世界的面,亲手剥下来,再慢条斯理地撕成碎片,最后,再将这些碎片,塞进他的嘴里,让他自己咽下去。

  她要他,从受人敬仰的云端,坠入人人唾弃的泥潭,在无尽的悔恨和永世的骂名中,哀嚎着,烂掉,腐朽。

  苏清欢拿起办公桌上的手机,指尖轻盈地划过冰冷的屏幕,拨通了那个烂熟于心的号码。

  电话很快被接通,听筒里传来张建国那惯有的、混合着优越感和不耐烦的油腻嗓音。

  “苏清欢?怎么,想通了?是准备自己体面地滚蛋,还是等着我把你的‘学术不端’捅出去,让你身败名裂?”

  苏清欢没有回答,她甚至发出了一声极轻的、愉悦的浅笑。

  她的声音,通过电波传递过去,变得如同情人间的耳语,轻柔、暧昧,却又带着刺骨的寒意。

  “张老师,我只是忽然想起一件事。您左边第三颗臼齿上那颗昂贵的烤瓷牙冠,光泽似乎比其他的牙齿要更亮一些呢?”

  电话那头,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电流的嘶嘶声,和一声陡然加重的呼吸。

  几秒钟后,张建国那惊怒交加的咆哮声猛地炸响:“你……你怎么知道!你到底在胡说八道些什么!”

  “胡说吗?”苏清欢轻笑一声,笑声里带着冰冷的、复仇的快意,“那我再帮您回忆一下。三年前,学校那笔两百万的科研经费,您还记得吗?

  您的小舅子,在‘宏图’公司的文件上签字时,右手食指是不是一直在无意识地颤抖?我能‘听’到,他当时的心跳频率是每分钟一百二十七下,那是极度心虚和恐惧才会有的表现。”

  “还有,上个月,在滨海酒店参加学术交流会。那个穿白色连衣裙的女大学生,皮肤很好,对吗?

  您在她脖子上留下印记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她喷的香水后调,会和酒店的床单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留下一种只有精密仪器才能检测出的、独一无二的分子标记?”

  “够了!”

  张建国发出野兽般的咆哮,那声音不再是打断,而是濒临崩溃的哀鸣。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无法掩饰的、深入骨髓的恐惧和剧烈的颤抖。

  这些事情……这些连他自己都快要忘记的细节!这个女人怎么可能知道!这已经不是调查能查出来的范畴了!她就像一个魔鬼,直接钻进了他的脑子里,翻阅着他最肮脏的记忆!

  她……她到底是谁!

  “张老师,您看,您又激动了。”苏清欢的语气,依旧温柔得像一汪春水,却淬着剧毒。“我只是想善意地提醒您,您那篇即将发表在《细胞》子刊上,关于‘神经元再生’的论文,有一个小小的,却足以致命的逻辑漏洞。”

  电话那头的喘息声,瞬间一滞。如果说刚才的爆料是人格上的毁灭,那这句,就是对他事业和生命的直接宣判。

  “在第三章,第四小节,关于‘K-7复合因子’的描述中,您引用的那组临床数据,和我三年前提交给您的初稿,一模一样,一个小数点都没改。”

  “可是,您不知道的是,那份数据,是我故意留下的一个‘陷阱’。里面的每一个数字,都经过了精心的伪装,看似完美,却从根源上指向了一个完全相反的结论。”

  “一旦发表,以您今时今日的地位,这篇文章必然会引起全球神经科学界的瞩目。我保证,不出三天,全世界的顶尖学者都会发现,您的整个理论大厦,都建立在一个错误的,甚至是荒谬可笑的假设之上。”

  “张老师,到时候,您猜,等待您的,会是什么呢?”
  http://www.hlys.cc/47706/1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