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迎娶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第八十章:迎娶

  光阴荏苒,仿佛只是指尖流沙,大婚之期已近在眉睫。依照礼数,在距离正日还有三天时,罗晴便从侯府暂迁至城西一处早已布置妥当的别院,预备从此处风风光光地出嫁。

  这别院虽不若侯府轩昂壮丽,却也是亭台精巧,花木扶疏,此刻更是被装点得焕然一新。廊下悬挂着大红绉纱灯笼,门窗上贴着精巧的双喜剪纸,连庭院中的石径都仿佛被仔细冲刷过,处处透着一股子郑重其事的喜庆。最惹人注目的,便是那整齐排列在院中,披红挂彩、满满当当的六十六台嫁妆。阳光下,朱漆描金的箱笼光可鉴人,沉甸甸的架势无声地诉说着其内容的丰厚。

  这六十六台之数,还是罗晴几番推辞、费尽唇舌才定下的。依着萧凛和侯府最初的意思,恨不得备足一百零八台,极尽铺陈,以彰重视。是罗晴觉着太过扎眼,坚持“心意重于形式”,方才减至此数。然而数目虽减,内里的分量却丝毫未轻。每一个箱笼都被塞得严丝合缝,几乎要溢出来。大家闺秀出嫁应有的体面,侯夫人恨不得十倍予之。从赤金点翠的头面到流光溢彩的蜀锦苏绣,从京畿良田的田契到繁华地段铺面的房契,从面额惊人的银票到以备打赏的散碎金银锞子,乃至陪嫁奴仆的名册身契……林林总总,无一不是实打实的硬货,绝无半件充数之物。望着这倾注了侯夫人近乎溺爱心意的嫁妆,罗晴抚摸着冰凉的箱笼锁扣,心中唯有沉甸甸的感激。

  三日光阴,弹指即逝。转眼便到了十月初八,黄历上明晃晃写着“黄道吉日,宜嫁娶”。丑时末,万籁俱寂,天际尚悬着疏星残月,别院中却已灯火通明。玲珑轻手轻脚地将罗晴唤醒。她前一夜心绪纷杂,不知是临近婚期的紧张,还是苦尽甘来的激动,直至子时方才朦胧入睡,此刻被唤起,眼底还带着些许倦意。

  侯夫人新指派过来的一众丫鬟婆子早已候在门外,听得动静,鱼贯而入,悄无声息却又井然有序地伺候罗晴洗漱、沐浴、更上内里的中衣。罗晴因睡眠不足,神思有些恍惚,便如一个精致的木偶,任由她们摆布。直至被引至妆台前坐下,青雾端着一碗温热的莲子羹,一小勺一小勺地喂到她唇边,边柔声劝道:“夫人,您多用些。今日礼仪繁琐,且得折腾一整日呢,空着肚子可撑不住。”旁边的紫衣则利落地剥着水煮蛋——这是罗晴前一日特意交代的,言明今早务必要备上两颗。

  大半碗清甜软糯的莲子羹下肚,又就着茶水用了两颗鸡蛋,罗晴方觉胃里踏实了些,人也精神了不少。漱过口,净过手,这才算是准备好了,可以开始今日最重大的工程——上妆。

  负责上妆的嬷嬷是宫中皇后娘娘特意指派过来的,姓常,面容和善,举止间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权威气度。罗晴不敢怠慢,起身微微行了半礼。常嬷嬷侧身避过,连道“不敢”。罗晴示意玲珑将早已备好的、沉甸甸的荷包取来,亲自双手奉到常嬷嬷手中,含笑道:“今日有劳嬷嬷费心了。”

  常嬷嬷接过荷包,入手便知分量不轻,脸上笑容更真切了几分,打量了罗晴几眼,由衷赞道:“夫人太过客气了。是夫人自身底子好,眉目如画,肤若凝脂。老奴定当竭尽所能,将夫人打扮得如同九天玄女下凡一般,保准儿让世子爷瞧了,再也移不开眼去。”

  罗晴被她说得脸颊微热,再次起身,带了点女儿家的娇嗔笑道:“好嬷嬷,您可千万收着些手艺,若是将我画得太美,待晚间我舍不得卸下这妆容,可该如何是好?”

  这般俏皮话引得常嬷嬷忍俊不禁,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她拉着罗晴重新坐下,打开随身带来的精巧妆匣,取出各色工具,神情一肃,便开始专注地在她脸上施展起手艺来。

  常嬷嬷的手艺果然名不虚传。她并未一味堆砌脂粉,而是巧妙地将罗晴宿眠不足的些许憔悴尽数遮掩,更突出了她明眸皓齿、琼鼻樱唇的优势。经过她一番勾勒点缀,镜中人儿顿时明艳不可方物,眉宇间既有新嫁娘的娇羞妩媚,又不失正室夫人的端雅大气,眼波流转处,更平添了几分灵动俏皮。罗晴自己望着镜中判若两人的容颜,也不由得怔住了。周围侍立的丫鬟婆子们更是啧啧称赞,有夸嬷嬷手艺巧夺天工的,更有赞罗晴本就天生丽质,稍作打扮便倾国倾城的。

  妆容既成,接下来便是梳头环节。请来的全福太太被引了进来,罗晴透过镜子的反射看清来人面容时,不由得微微一愣——来的不是别人,竟是礼部侍郎的夫人,她这具身体原主李晴儿的嫡母,王氏。

  王氏显然也被惊到了,眼神中闪过一丝极复杂的情绪,有愕然,有恍惚。还是罗晴最先反应过来,她如今是罗晴,与侍郎府早已恩断义绝,无需也不必再有太多情绪牵绊。她从容起身,对着王氏行了一个标准的晚辈礼,神色平静,语气温和疏离:“有劳夫人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氏回过神来,敛去眼中异色,恢复了一派端庄持重。她走上前,拿起妆台上那柄象征吉祥的玉梳,站到罗晴身后,开始一下下,缓慢而郑重地为她梳理及腰的青丝,口中朗声念诵着世代相传的吉祥祝词:

  “一梳梳到头,举案又齐眉;

  二梳梳到头,比翼共双飞;

  三梳梳到头,永结同心佩;

  一梳梳到尾,富贵不用愁;

  二梳梳到尾,无病又无忧;

  三梳梳到尾,多子又多福;

  有头又有尾,此生共富贵。”

  清朗的诵祝声在静谧的室内回荡,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对新人最美好的期许。梳头礼毕,王氏动作顿了顿,深深看了一眼镜中盛装华服、端庄明艳的女子,想问些什么,却没开口,默默转身退了出去。

  接下来,手巧的紫衣上前,为罗晴绾起青丝,盘成华丽繁复的凌云髻,又伺候着她趁着间隙更了一次衣,解决了内急之忧。最后,便是穿上那身由数十名绣娘耗时数月精心绣制的大红嫁衣,戴上那顶缀满珍珠宝石、流苏摇曳的赤金点翠凤冠。嫁衣如火,衬得她肌肤胜雪,凤冠巍峨,更显其仪态万方。当最后一丝褶皱被抚平,最后一支金钗被固定,门口骤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噼里啪啦,宣告着迎亲队伍的抵达。

  “来了!来了!新郎官来了!”不知是哪个小丫鬟兴奋地喊了一嗓子,声音里满是雀跃。

  眼前瞬间被一片鲜红笼罩,绣着龙凤呈祥图案的盖头已由喜娘轻轻落下,隔绝了外界所有的景象,只余下满目喜庆的红光,以及自己骤然加速的心跳声。

  不多时,一双穿着云纹锦靴的脚停在了她的面前。盖头下方有限的视野里,能看到那靴子沾了些许尘土,显是经历了一番“闯关”方得入门。紧接着,头顶响起了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声音,那声音里是毫不掩饰的、几乎要满溢出来的喜悦和激动,清晰地传入耳中:

  “晴儿,我来接你回家了!”

  话音未落,一双坚实有力的手臂已穿过她的膝弯与后背,微微一用力,便将她稳稳地打横抱起。动作间带着不容置疑的温柔和一种夙愿得偿的急切。因无高堂在此需拜别,萧凛径直抱着他的新娘,大步流星地朝别院大门走去。罗晴下意识地伸手环住他的脖颈,将脸轻轻靠在他坚实的胸膛上,隔着层层衣物,似乎也能感受到他那与自己一般无二的、激烈的心跳。

  大约半盏茶的功夫,穿过喧闹的人声和纷扬的彩纸,罗晴被小心翼翼地、如同安置最珍贵的瓷器一般,送入了那顶八抬大轿之中。轿帘垂落的瞬间,一个洪亮而拖长了调子的声音高喊道:

  “起——轿——!”

  轿身被平稳地抬起,与此同时,欢快的唢呐声、锣鼓声轰然奏响,交织成一片喜庆的海洋。轿子微微晃动着,载着身穿嫁衣的罗晴,也载着她对未来的期盼与一丝忐忑,向着镇北侯府,向着她人生的新篇章,缓缓行去。
  http://www.hlys.cc/47722/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