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父与子的早膳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从太液池那阴冷的水底回到东宫,李承乾只觉得一股寒意久久不散,并非池水所致,而是源自心底。

  甘露殿下的秘密像一块冰冷的巨石压在他胸口。

  他一夜未眠,在书房里踱步,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

  这事儿太大,大到他不敢擅自决断。

  可若是直接禀报,又该如何开口?

  说在前朝余孽修建的水殿里,发现了指向父皇寝宫下方的密道图?

  这牵扯太广,证据却只有半张来历不明的皮子图。

  他需要探探父皇的口风。

  “来人,”

  他声音有些沙哑,

  “去禀报陛下,就说孤想陪父皇用顿早膳。”

  这个请求不算突兀。

  李世民勤政,但也重天伦,偶尔与太子、皇子一同用膳是常有的事。

  辰时初刻,李承乾踏入甘露殿侧殿的暖阁。

  李世民已经坐在桌边,面前摆着清粥小菜,几样精致的点心,很简单,符合他一贯不尚奢靡的作风。

  “儿臣参见父皇。”

  李承乾依礼参拜。

  “起来吧,坐。”

  李世民抬了抬手,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一瞬,

  “今日怎么想起过来陪朕用膳?瞧着脸色不大好,可是昨夜没歇息好?”

  李承乾在李世民下首坐下,内侍立刻为他布上碗筷。他勉强笑了笑:

  “劳父皇挂心,儿臣无事。只是近日翻阅些前朝旧档,偶有所感,心中有些不安。”

  “哦?”

  李世民端起粥碗,用勺子轻轻搅动着,看似随意地问道,

  “前朝旧事,能让我儿感到不安?说来听听。”

  机会来了。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组织着语言,尽量让自己显得只是出于担忧:

  “儿臣是看到一些关于宫室修建的记载,提及前朝工匠技艺虽精,但有时为了赶工期,或是……或是别的原因,地基处理或有疏漏。联想到咱们这大明宫,乃至这太极宫,不少殿宇也是在前隋旧宫基础上修缮扩建而来……”

  他顿了顿,观察着李世民的神色,见皇帝只是平静地喝着粥,才继续小心翼翼地说道:

  “儿臣是担心,年代久远,又历经战火,有些宫室的地基……会不会像那被白蚁蛀空的大树,表面看着光鲜,内里却……若不及早察觉,恐生后患。”

  他说完,便垂下眼,拿起筷子,却无心夹菜,心跳得有些快。

  暖阁里安静了片刻,只有碗碟轻微的碰撞声。

  忽然,“嗒”的一声轻响,是李世民将粥碗不轻不重地放回了桌上。

  李承乾心头一跳,抬眼看过去。

  只见李世民已经放下了筷子,身体微微后靠,那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正一瞬不瞬地看着他,目光沉静,却带着一种能穿透人心的力量。

  脸上没什么表情,但那股无形的帝王威压瞬间让暖阁里的空气都凝滞了几分。

  “乾儿,”

  李世民开口了,声音平稳,却字字清晰,

  “朕记得教过你,为君者,当有决断,有担当。有什么话,不妨直说。跟朕这里,也玩‘灯下黑’那一套?”

  “灯下黑”三个字,如同惊雷在李承乾耳边炸响!

  他握着筷子的手猛地一紧,指节泛白。

  父皇……父皇竟然直接点破了!

  他知道了?

  他知道了多少?

  李承乾喉咙有些发干,他知道再绕圈子已经毫无意义,反而会引来猜忌。

  他放下筷子,站起身,深深一揖:

  “父皇明察秋毫,儿臣并非有意隐瞒,只是此事关系重大,儿臣尚无确凿证据,不敢妄言,恐惊圣听,也怕打草惊蛇。”

  “坐下说。”

  李世民语气依旧平淡,但眼神示意他不必多礼。

  李承乾重新坐下,心一横,决定说出部分实情,但必须模糊来源:

  “儿臣近日确实查到一些线索,可能与前朝余孽有关。他们似乎在宫城之下,暗中经营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勾当。位置可能就在某些重要殿宇的下方。”

  他没敢直接点出甘露殿。

  李世民听完,脸上并没有露出惊讶的神色,只是手指轻轻在桌面上叩击着,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

  他沉默着,目光越过李承乾,似乎看向了很远的地方,又似乎只是在权衡思考。

  这沉默让李承乾倍感压力,仿佛每一息都无比漫长。

  他猜不透父皇此刻的心思。

  过了好一会儿,李世民才缓缓收回目光,重新落在李承乾身上,那眼神复杂难明,有审视,有凝重,似乎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你做得对。”

  李世民终于再次开口,

  “事涉宫禁安危,谨慎些是好的。没有确凿证据,贸然声张,只会让暗处的魑魅魍魉藏得更深。”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深沉:

  “你可知道,为何朕登基以来,一直坚持住在略显旧陋的太极宫,而非另建新城?”

  李承乾一怔,没想到父皇会突然问这个,他谨慎回答:

  “儿臣知道,父皇是体恤民力,不欲劳民伤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是一方面。”

  李世民微微颔首,随即眼神锐利起来,

  “另一方面,这长安城,这宫禁之内,埋藏的秘密太多了。前隋二世而亡,留下的不止是宫殿楼台,还有无数见不得光的暗渠和人心。住在明处,才能更好地看清暗处。”

  他顿了顿,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做了一个让李承乾意想不到的动作。

  只见李世民抬起手,探入自己龙袍的袖袋之中,取出一物,然后轻轻地、却带着千钧分量般,推到了李承乾面前的桌面上。

  那东西不大,泛着沉黯的金铜色,造型古拙,赫然是半块——虎符!

  而且,那制式,那纹路,那上面铭刻的细小文字……李承乾看得分明,竟与裴行俭一直贴身保管、代表其前隋骁果营出身信物的那半块虎符,几乎一模一样!

  唯一的区别,可能只是岁月留下的磨损痕迹不同!

  李承乾的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他猛地抬头,看向李世民,眼中充满了极度的震惊和无法理解!

  父皇手中怎么也会有半块前隋骁果营的虎符?!

  裴行俭那半块,是他家族传承,是前朝身份的印记和最后的念想。

  那父皇这半块是从何而来?

  它代表着什么?

  李世民看着儿子脸上难以掩饰的惊骇,似乎并不意外。

  他的手指轻轻点在那半块冰冷的虎符上,声音低沉而缓慢,却带着一种洞察世事的沧桑和巨大的信息量:

  “很意外?”

  李世民嘴角勾起一丝难以言喻的弧度,似是嘲讽,又似是无奈,

  “你以为,‘秤砣’那条老泥鳅,为何能在这洛水两岸的黑市里,蹦跶这么多年?真当朕的眼睛,只盯着朝堂之上那点唾沫星子吗?”

  轰!

  这句话,真如同九天惊雷,结结实实地劈在了李承乾的天灵盖上!

  秤砣!

  父皇竟然连“秤砣”都知道!

  而且听这语气,绝非一日两日!

  刹那间,无数线索和碎片在李承乾脑海中疯狂碰撞、重组!

  龙门鬼市、漕帮秤砣、血玉钥、永嘉长公主、太液池水殿、前隋军械、甘露殿下的密道图……还有眼前这半块虎符!

  一个模糊却令人不寒而栗的庞大轮廓,渐渐显现出来。

  他之前的调查,他以为隐秘的行动,他所有的发现和担忧,原来一直都未曾脱离眼前这位大唐天子的视野!

  父皇不仅知道,而且知道得可能比他更深、更早!

  这哪里是什么单纯的父子早膳?

  这分明是一场不动声色的考较,一次信息不对等的交锋!

  李世民将李承乾脸上的震惊、恍然、后怕乃至一丝委屈都看在眼里,他并没有继续解释虎符的来历,也没有追问李承乾究竟查到了哪一步。

  他只是用指节又敲了敲那半块虎符,眼神变得无比锐利和深沉,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水底的军械,能动用的,挑可靠的、不易被追踪的,分批运出,充实你的东宫六率。算是给你压压惊,也添些底气。”

  他略一停顿,目光如同实质般压在李承乾肩上:

  “至于甘露殿下面那点‘东西’……朕,自有分寸。你现在要做的,是给朕死死盯住永嘉坊那座宅子!‘秤砣’不是想要地契吗?朕倒要看看,没了这饵,他后面那条真正的大鱼,还能不能沉得住气!”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站起身,躬身应道:

  “儿臣……明白!”

  这一刻,他清楚地意识到,他所踏入的,远比他想象的更深、更凶险。

  这不再仅仅是他与隐藏敌人的较量,更是他与父皇之间,一场关于信任、能力和帝国未来的无声试炼。

  而桌面上那半块冰冷的虎符,无声地昭示着,这场棋局,从一开始,执棋者就不止他一人。
  http://www.hlys.cc/47751/19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