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全世界只有我会修复万物 >第四章 相机藏战忆,新单携琴来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四章 相机藏战忆,新单携琴来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晨光刚漫过巷口的槐树梢,晚来阁的木门就被叩响了。林晚刚把店里收拾利落,还没来得及泡杯热茶,门外就传来了略显迟疑的脚步声。

  “请问……是林晚师傅吗?”门口站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脊背有些佝偻,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旧军装,袖口磨出了毛边,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用蓝布层层包裹的物件,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林晚连忙上前开门:“大爷,您好!我是林晚,快请进!”

  老人走进店里,目光在堆积的老物件和墙上“晚来阁”的木牌上停留了片刻,眼神里带着几分忐忑和期待。他在桌前坐下,小心翼翼地解开蓝布,露出一个黑色的金属相机——相机外壳布满了深浅不一的划痕,镜头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尘,机身侧面有明显的碰撞凹陷,看起来饱经风霜,像是从战火中走出来的一样。

  “这是……二战时期的徕卡相机?”林晚凑近细看,认出了相机的型号,心里微微一惊。这种老相机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尤其还是保存相对完整的战地款。

  老人点点头,声音沙哑,带着岁月的沧桑:“姑娘好眼力。这是我当年在战场上用的相机,算下来快八十年了。”他轻轻抚摸着相机的外壳,眼神变得悠远,“我叫赵建国,当年是战地记者,跟着部队南征北战,用它拍了不少战友的照片。后来在一次战役中,相机被炮弹碎片砸中,就再也不能用了。”

  林晚指尖轻轻触碰相机,暖流瞬间涌动,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相机的内部结构:镜头镜片划伤严重,快门卡住,胶片仓锈蚀,传动齿轮断裂了一个齿,还有多处零件松动——破损比想象中更严重,但好在核心部件没有完全报废,实物修复的难度不大。

  但与此同时,指尖还传来一种陌生的感觉——不是之前修复瓷瓶、座钟时的“结构清晰”,而是一股沉甸甸的、带着硝烟味的厚重感,像是能隐约听到炮火声,感受到握着相机的人那份在枪林弹雨中记录真相的执着,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怅然。这种感觉很淡,却让她心里莫名一软,对这台老相机多了几分敬畏。

  林晚收回手,轻声问道:“赵大爷,您是想修好它吗?”

  “是,也不是。”赵建国叹了口气,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同样陈旧的胶片盒,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相机坏了这么多年,我找过不少修复师,都说零件太老旧,修不好了。现在听说姑娘你手艺神奇,就想来试试——我不求它能再用来拍照,只求能把这里面的胶片取出来,看看我那些牺牲的战友,最后留在镜头里的样子。”

  他的声音带着哽咽,眼眶发红:“当年撤退的时候,我把拍好的胶片藏在相机里,一直没来得及冲洗。后来战友们一个个牺牲了,这胶片就成了我唯一的念想。姑娘,只要能看到照片,多少钱我都愿意出,哪怕只有一张清晰的也行。”

  林晚看着老人浑浊却坚定的眼睛,心里一酸。这相机里藏着的不仅是胶片,更是跨越八十年的思念和记忆,是无数年轻生命的印记。她想起爷爷临终前反复叮嘱的“守住晚来阁,不欺老物,不欺人心”,便越发觉得不能辜负这份信任。

  “赵大爷,您放心,我一定尽力。”林晚语气笃定,“相机我能修好,胶片也能安全取出来。不过这相机年代太久,零件磨损严重,可能需要两天时间,您看可以吗?”

  “能修!真的能修!”赵建国激动得双手发抖,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是一沓叠得整整齐齐的现金,“姑娘,这是五千块,先给你当定金,修好了我再给你补五千!”

  林晚连忙推辞:“赵大爷,不用这么多。修复费我收您六千块就行,先付三千定金,修不好我全额退给您。”她知道老兵的钱来得不容易,都是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实在不忍心多收。

  “不行不行!”赵建国坚持把五千块塞到她手里,“姑娘,这相机对我来说比命还重要,这点钱不算什么。你要是不收,我心里不安稳。”

  争执了半天,林晚实在拗不过老人,只好收下三千定金,把剩下的两千块塞回他口袋:“大爷,您先拿着,等修好了咱们再算。您要是不放心,每天都能来看看进度。”

  赵建国这才作罢,又反复叮嘱了几句“小心点”“别弄坏胶片”,才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晚来阁。

  他刚走,店里就又涌进了几个街坊,手里拿着各种要修的老物件:“晚晚,我家那台旧电风扇不转了,你帮我看看?”“我孙女的芭比娃娃胳膊断了,能不能修啊?”“还有我这只老怀表,走得不准了……”

  林晚一一应下,把物件分门别类放好,记在账本上。自从昨天打脸王胖子后,晚来阁的名声在巷子里彻底传开了,不仅街坊们纷纷找上门,连隔壁街、甚至更远地方的人都听说了“晚来阁有个手艺神奇的小姑娘”,打电话来咨询的人络绎不绝。

  忙到中午,林晚才稍微歇了口气,肚子饿得咕咕叫。张婶提着一个保温桶准时出现,还带来了刚烙好的葱花饼:“晚晚,快别忙了,趁热吃!今天给你做了糖醋排骨和青菜,都是你爱吃的。”

  “张婶,您真是太好了!”林晚接过保温桶,心里暖暖的。这几天张婶天天来给她送午饭,怕她忙起来顾不上吃饭,每次都做一大份,足够她吃两顿。

  “跟婶子客气啥?”张婶坐在一旁,看着堆得满满的店铺,笑着说,“现在你这晚来阁可真是火了,我昨天去菜市场,好多人都问我晚来阁的地址,说要找你修东西呢!”

  林晚一边吃着饭,一边和张婶聊着天,心里充满了感激。她知道,自己能有今天,离不开张婶的信任和街坊们的支持。吃完午饭,张婶帮她收拾了一下,便回家了,临走前还说晚上给她带些水果过来。

  林晚休息了十分钟,便拿起赵大爷的徕卡相机,开始着手修复。她没有立刻动手,而是先仔细观察了相机的每一个细节,用放大镜查看镜头的划痕和机身的凹陷,确保修复方案万无一失。

  指尖轻轻触碰相机的凹陷处,暖流缓缓涌动,包裹住变形的金属外壳。她小心翼翼地引导着暖流,让凹陷的地方慢慢恢复平整,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呵护易碎的珍宝。金属在暖流的作用下变得格外柔顺,原本狰狞的划痕渐渐淡化,机身的锈蚀也一点点剥落,露出底下乌黑发亮的金属光泽。

  接着,她打开相机的后盖,里面的胶片仓布满了锈迹,传动齿轮断裂的齿清晰可见。林晚的指尖探进去,暖流精准地包裹住断裂的齿轮,一点点将其拼接、加固,然后清理掉胶片仓里的锈迹和灰尘,确保不会损伤里面的胶片。

  修复的过程很顺利,脑海里的“三维修复图”清晰地展示着每一个零件的位置和破损情况,暖流的掌控也越来越娴熟。林晚专注地工作着,店里安静得只能听到她轻微的呼吸声和相机零件轻微的碰撞声。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给她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她和这台承载着岁月与记忆的相机。
  http://www.hlys.cc/4778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