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搅屎棍-高骈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周宝的所作所为,不仅激怒了部下,也引起了北面邻居——淮南节度使高骈的极度不屑与厌恶。

  高骈与周宝曾是右神策军的老战友,但后来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高骈晚年沉迷道教方术,宠信吕用之、张守一等术士,追求长生飞升,搞得淮南军政荒废。但他自视甚高,有一种扭曲的清傲。他瞧不起周宝这种毫无“品味”的低俗享乐,认为那是武夫粗鄙的表现,与他修仙悟道的“高雅”境界格格不入。

  这种嫌隙,在乱世中足以滋生祸端。高骈的宠臣吕用之,是个善于揣摩上意、兴风作浪的奸佞之徒。他看出高骈对周宝的厌烦,便趁机进言:“周宝昏聩老朽,盘踞润州,犹如腐肉堵门,实碍观瞻。且其麾下牙兵,怨气沸腾,如干柴积薪。明公若有意,用之可遣人暗中联络,许以支持,煽风点火,必可令其内溃。届时,润州易主,岂不便宜?”

  高骈闻言,既觉得可除去一个看不顺眼的邻居,又可能兵不血刃地将影响力扩展至润州,便默许了吕用之的行动。于是,淮南的触角,带着阴险的目的,悄悄伸向了已然暗流涌动的润州牙兵军营。

  吕用之派出的密使,很快与润州牙兵中对周宝最为不满的几个实力派人物搭上了线。其中最关键两人,一是度支催勘官薛朗,此职掌管军需粮饷发放,对周宝克扣军资的行为最为清楚,也最为愤恨;二是后楼兵将领刘浩,手握一部分牙兵实权,勇悍而野心勃勃。

  密使向他们传达了淮南高骈的“善意”:只要他们敢起来驱逐周宝,高骈将在背后予以支持,承认他们的地位。这番承诺,如同点燃了导火索,彻底打消了薛朗、刘浩等人最后的顾虑。

  中和二年(882年)秋,某个月黑风高之夜,兵变终于爆发!

  薛朗、刘浩等中低级军官率领早已串联好的大批牙兵,如同决堤的洪水,直扑节度使府。他们高喊着“清君侧”、“诛昏主”、“讨还血汗钱”等口号,声势浩大。由于怨恨积累已久,参与叛乱的军队远远超出了薛、刘等人的直接部属,许多同样被克扣粮饷的士兵纷纷加入,叛军规模迅速膨胀。

  此时的周宝,正在府邸深处与宠妾欢宴,丝竹之声掩盖了府外最初的骚动。当他被心腹慌慌张张地打断,得知兵变消息时,叛军已经突破了府门外的薄弱守卫,杀入了前庭。

  刹那间,酒醒了大半。周宝面色惨白,浑身颤抖。昔年征战沙场的勇气早已被多年的酒色掏空,剩下的只有对死亡的恐惧。他仓皇失措,甚至连铠甲都来不及披挂,在少数忠心家奴和亲卫的拼死保护下,狼狈地向府后逃窜。

  府内乱作一团,歌姬舞女尖叫四散,珍贵的器皿摔碎一地。叛军四处放火,喊杀声、哭喊声、劈砍声混杂在一起,昔日奢华的节度使府顷刻间化为人间地狱。

  周宝在家奴的搀扶下,跌跌撞撞地跑到府邸靠近城墙的一处角落。追兵已近,出路全无。绝望之下,他们找到一处防守薄弱之地,用绳索将周宝及其家眷缒下城墙。周宝甚至慌乱得跑丢了一只鞋,几乎是赤着脚,在亲信的背负下,深一脚浅一脚地逃入城外的荒野之中。

  这位年近古稀的老节度使,一夜之间从云端跌落泥沼。他躲藏在城外一座破败的野庙之中,听着远处润州城内的杀声与火光,瑟瑟发抖,老泪纵横。曾经的荣耀、权力、奢华,全都化为泡影。

  在野庙中躲藏了数日,风声稍缓后,周宝才在其子周琨(时任常州刺史)派来的心腹接应下,如同丧家之犬般,偷偷摸摸地辗转逃往常州。进入常州城后,他彻底失去了所有的锐气和尊严,缩在刺史府内,再也不敢露面,完全成为了一个象征性的存在。

  而润州,则落入了薛朗、刘浩等兵变军官手中。他们很快发现,高骈的“支持”更多是口惠而实不至,淮南并无立刻直接出兵接管的意思,润州陷入了一种权力真空后的无序状态。

  来自北方的急报——周宝被逐、润州易主——很快送到了钱镠案头。这时钱镠正在与刘汉宏对峙,这消息令他看到了两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一个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偷袭刘汉宏的机会,另一个就是北上占据润常二州,取周宝而代之的机会。

  龟山之战不再赘述,润州这边钱镠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命手下最为倚重的笔杆子——书记官周繇,起草了一份义正词严、文采斐然的檄文。

  檄文以苏州刺史钱镠的名义,迅速传檄四方。文中极力抨击薛朗、刘浩等人“以下犯上,悖逆作乱,驱逐主帅,罪不容诛”,将其行为定性为十恶不赦的叛乱。同时,檄文大肆宣扬周宝作为朝廷正式任命的老臣、功臣(选择性忽略其昏聩之处)的正当性,强调其“蒙难”的悲惨处境。最后,钱镠掷地有声地宣布,自己身为藩臣,秉持忠义,绝不能坐视逆贼猖獗,定要“兴师问罪,剿灭乱臣,迎还周公,以安黎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篇檄文,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完美地包装了钱镠的军事行动。他不是入侵者,而是秩序的维护者;不是争夺地盘,而是匡扶正义。这为他接下来的所有动作,披上了一层合法且正当的外衣,不仅堵住了周边势力(尤其是扬州高骈)可能干预的借口,也争取了润、常等地官民的潜在认同。

  檄文既发,钱镠借此打赢了龟山之战,紧接着发布了一系列的命令:

  他首先传令已占据江宁、润州的杜棱,命其谨守城池,加固防御。同时,他急令靖湖军指挥使石麻率三千水军,将辎重运到苏州后迅速进入长江,在润州段江面巡弋。这支水军的任务非常明确:并非直接参战,而是游弋监视,预防扬州高骈趁机南下“摘桃子”或整什么幺蛾子。

  为防止薛朗叛军战败后向南流窜,扰乱宣歙或浙西腹地,钱镠命令驻守在宣州绥安的高彦,率其德胜军五千人立即北上,进驻溧阳,接替原先杜棱的防务,牢牢锁住叛军南逃的路径。同时,刚刚返回湖州、还未及休整的嘉禾军阮结部五千人,接到严令,立刻北上,直扑常州西南的义兴。这支军队打出的旗号是“奉钱刺史令,入常州保护周节度使安全”,名义上光明正大,实际目的是占据这一战略要地,堵住常州与外界联系的另一个重要缺口,并从南面对常州形成压力。

  同时命令常胜军钱穆,率其麾下五千人,从常熟驻地北上,进驻长江南岸的另一要地江阴。如此一来,常州东面的门户也被钱镠的军队控制。

  而钱镠自己,则亲率最为精锐的中军——武勇中军五千人、以及刘孟安部靖江军五千人,再加上两千亲兵铁卫,合计一万两千大军,从苏州出发,沿运河一路北上,目标直指常州治所晋陵县!

  如此部署,可谓滴水不漏。西、南、东三面皆有重兵锁控或进逼,长江上有水军巡弋,钱镠亲率主力从中路正面推进。整个常、润地区,尤其是叛军所在的润州和周宝所在的常州,已然成为瓮中之鳖。
  http://www.hlys.cc/47828/1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