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长安光复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中和三年(883年)的春天,对困守长安的黄巢而言,是绝望与毁灭的季节。梁田陂一场惨败,折损近十万精锐,将他最后的野战力量消耗大半。城内粮草早已罄尽,易子而食、以人为粮的惨剧日复一日地上演,这座曾经的帝国心脏,已彻底沦为饥饿、死亡和疯狂的人间炼狱。士兵面黄肌瘦,怨声载道,哗变和逃亡事件层出不穷。

  黄巢,这位曾将大唐江山搅得天翻地覆的枭雄,此刻也清楚地意识到,长安再也守不住了。皇帝的瘾已经过够,富丽堂皇的宫室也住腻了,如今剩下的,唯有求生的本能。他本就是流寇出身,大不了重操旧业,天下之大,总有他可去之处。

  逃跑,必须逃跑。但他深知,官军四面合围,尤其是东面李克用的沙陀军虎视眈眈,直接东窜无异于自投罗网。他选择了东南方向,那里是连绵的秦岭山区,易于隐蔽流窜。他暗中派遣最精锐的三万人马,抢先扼守通往东南方向的蓝田道,为自己预留退路。

  为了迷惑官军,或许也抱着一丝侥幸试图稳住东面战线,黄巢估计是打算声东击西,于是在三月初五,做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命令刚刚经历大败、堪称“灾星”的尚让,率领一部分兵力出城,去救援同样被官军围攻的华州。

  然而,尚让的“霉运”似乎无可逆转。他刚率军行至零口一带,便遭遇了以逸待劳的李克用和王重荣联军。结果毫无悬念,又是一场溃败!尚让再次损兵折将两万余人,狼狈逃回长安。接连的惨败,甚至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官军派来的卧底。

  轻松击溃尚让的援军后,李克用大军继续西进,推进至渭桥一带,其精锐骑兵则屯驻于渭北,对长安形成了直接的军事压力。李克用并不急于发动总攻,而是采取了更狡猾也更有效的消耗策略:他每天晚上都派遣麾下骁将薛志勤、康君立等人,率领小股精锐骑兵,如同幽灵般偷偷潜入长安城外廓甚至城内,专门焚烧黄巢军的物资储备(尽管可能已所剩无几)、袭击巡逻队、斩杀军官,得手后便迅速撤离(足见长安混乱虚弱到什么地步了)。

  这种持续的、神出鬼没的骚扰战术,让本就惊恐万状的齐军更加风声鹤唳,寝食难安,士气低落到了极点。“鸦军夜袭”的恐惧,深深烙在了每个守军的心头。

  时机已然成熟。李克用联合忠武军将领庞从、河中军将领白志迁等部,率先向长安发起了总攻。大军在长安东面的渭南与黄巢军展开激战。沙陀军锐不可当,一日之内连战三场,三战皆捷!义成军、义武军等各路唐军见势,也纷纷跟进,加入战团。黄巢军残部根本无力抵抗,一败涂地,向长安城溃退。

  四月初六,这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日子。李克用等部联军自东面光泰门攻入长安外城。黄巢此时或许还存有最后一丝侥幸,亲自率军在城内街巷中进行垂死挣扎般的抵抗。然而,在如狼似虎的沙陀军和联军面前,任何抵抗都是徒劳的。黄巢见大势已去,我得不到你们也别想得到的想法,下令纵火焚烧宫室、官署及部分民宅,企图将这座他无法拥有的城市付之一炬,然后带着残兵败将和部分家眷,从预先布置好的东南方向,经蓝田道仓皇逃出长安。

  熊熊烈火吞没了大明宫、兴庆宫等辉煌的宫殿建筑群,浓烟蔽日,火光映红了半个天空。无数来不及带走的珍宝、典籍、财物,连同这座伟大城市的精华部分,一同化为了灰烬。

  城内,数量众多的齐军士兵见主将已逃,要么战死,要么纷纷跪地投降。然而,长安的灾难并未结束。那些所谓的“王师”在击溃敌军、进入城市后,立刻暴露出了与土匪无异的本性。官军各部,包括沙陀军、河中军、忠武军等,纷纷开始了疯狂的掠夺!他们抢劫幸存的民居,争夺府库残余的财物,甚至为分赃不均而拔刀相向。本已在黄巢统治下奄奄一息的长安城,再次遭到了洗劫,房屋大多被焚毁,百姓嘛,没有,全被吃光了,剩下的都是黄巢遗弃的部分家属,这些人的惨状可想而知。

  黄巢一路向东南狂奔,经蓝田逃入商山。为了减缓追兵的速度,他故意在路上丢弃了大量从长安带出来的金银珠宝、锦绣绸缎。这一招果然奏效。原本还有心追击的官军各部,看到路上琳琅满目的珍宝,顿时眼睛发红,再也顾不上去追穷寇,纷纷下马争抢,甚至互相殴斗起来。黄巢因此得以摆脱追兵,率残部遁入莽莽秦岭之中,暂时逃脱了覆灭的命运。

  尽管黄巢本人逃脱,但光复长安无疑是决定性的胜利。宦官杨复光作为前线重要协调人,立刻派使者以最快速度向成都行在的唐僖宗报捷。消息传到成都,朝廷上下欣喜若狂,百官入朝庆贺,仿佛中兴在望。僖宗下诏,留下忠武军等部队共两万人,交由大明宫留守王徽和京畿制置使田从异统领,负责守卫长安(一片废墟不知道有啥好守的)及维持京畿地区秩序,其他人继续追击黄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中和三年(883年)五月,朝廷论功行赏。首先是头号功臣李克用,将他的雁门节度使改为了河东节度使,他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晋阳城,这是他造反的不到的好东西(后续详细说);朱温被授予宣武节度使,他的人生正式起飞;紧接着朝廷开始批发宰相,河中节度使王重荣 、王处存 - 义武节度使王处存、邠宁节度使朱玫、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保大军节度使东方逵全都加封为同平章事,以后人人都是“使相”。

  还有一个就是天下兵马都监、枢密使宦官杨复光,他是整个平叛战争中最关键的实际组织者和协调者之一,是他促成了李克用出兵。功成之后,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弘农郡开国公,一个宦官封公,算是达到了他的人生巅峰,可惜有命升官没福享,很快就病逝,他去世之后,由其组织起来的“忠武八都军”(董昌也有八都兵)就解散了。这里先稍微交代下,忠武八都兵指的是忠武将忠武军精锐以及招募来的勇士,共八千人,编为八都。每都设立一名指挥官,称为都头,这八个都头分别是鹿晏弘、王建、韩建、晋晖、张造、李师泰、庞从、扈从。

  其中庞从和扈从存在感最低,解散后就不知所踪了,剩下的六个人中王建、韩建、晋晖、张造、李师泰五个被唐僖宗收编为 “随驾五都”,由宦官田令孜统领,并全部被收为田令孜的养子(后面详细再说),其中韩建在关中做到了镇国军节度使,其他四个也就是王建、晋晖、张造、李师泰造就了前蜀国;鹿晏弘本来地位最高但他选择出来单干,到处乱跑,一会河南,一会兴元,最后被王建一顿收拾,最后被部将所杀,果然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倒炕。

  在所有功臣中,李克用无疑是最耀眼的一个。他年仅二十八岁,是各方节度使中最年轻的,却凭借其强大的沙陀军和在收复长安战役中的首功,一跃成为天下最强的藩帅之一。他军队势力最强,作战最悍勇,其他将领对他又是敬佩,又是畏惧。
  http://www.hlys.cc/47828/1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