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杀人放火受招安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王仙芝在长垣县造反之后,旬日间连克长垣、濮州、曹州,队伍从数千人迅速扩张到数万之众。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黄巢为“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两兄弟并肩作战,所向披靡。乾符三年春,义军攻占阳武,兵临郑州城下。
夜幕低垂,义军大帐中灯火通明。王仙芝与黄巢正在研究地图,忽然帐外传来一阵骚动。
“大将军,我们在城外林中抓到一伙可疑之人,说是商人,却带着许多兵器!”卫兵进帐禀报。
黄巢挑眉:“带进来!”
不多时,几个被缚之人被推入帐中。为首的是个三十出头的汉子,虽被捆绑,却昂首挺胸,毫无惧色。
“跪下!”卫兵喝道。
那汉子冷笑:“我尚君长上跪天地,下跪父母,岂能跪你们这些草寇!”
黄巢闻言不怒反笑:“好个硬骨头!你说你是商人,带兵器做什么?”
尚君长昂头道:“如今天下大乱,行商不带兵器,难道任人宰割吗?”
王仙芝走近几步,仔细打量这人,忽然道:“松开他。”
卫兵迟疑道:“大将军,这...”
“松开。”王仙芝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
绳索解开后,王仙芝问道:“你说你是商人,那我问你,如今江淮盐价几何?漕运至洛阳费用多少?蜀锦在长安市价怎样?”
尚君长一愣,随即流畅作答,不仅说出价格,还分析了各地行情差异和原因,显然是行家里手。
黄巢拍案而起:“好个商人!对这些事了如指掌,怕是常与官府打交道吧?”说着突然拔刀抵住尚君长咽喉,“说!是不是朝廷派来的探子?”
尚君长面不改色:“若是探子,岂会如此轻易被擒?实不相瞒,我本是濮州盐商,与二位算是同行。只因官府强征暴敛,家产尽没,故欲投奔义军,共举大事!”
王仙芝与黄巢对视一眼,忽然同时大笑。
“好!我义军正需要你这等人才!”王仙芝扶起尚君长,“从今日起,你就跟着我们,共创大业!”
尚君长当即跪地立誓:“君长愿效犬马之劳!”
数月后,义军与唐军在沂州爆发大战。
宋威率领的唐朝平叛部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在朝廷的多番催促下与叛军接战,初战战便给义军造成重大损失。义军被迫退守沂州城外山区。
夜雨中,王仙芝与黄巢立在山头,望着山下连绵的唐军营火。
“兄长,如此硬拼不是办法。”黄巢抹去脸上的雨水,“宋威老贼兵力雄厚,我军粮草不济,久战必败。”
王仙芝眉头紧锁:“巢弟有何妙计?”
黄巢眼中闪过锐光:“擒贼先擒王!我亲率一队精兵,趁夜潜入敌营,直取宋威首级!”
王仙芝断然拒绝:“太过危险!宋威大营守备森严,万一失手...”
“没有万一!”黄巢语气坚定,“如今天降大雨,唐军必不防备。我已在俘虏口中问明宋威营帐位置。只需三百死士,大事可成!”
王仙芝仍在犹豫,尚君长忽然插话:“大将军,黄将军此计虽险,却是破敌良机。我可率一队人马在外接应,若有变故,也可及时支援。”
王仙芝看着二人,终于点头:“既然如此,巢弟小心。若事不可为,速速退回,我们再想他法。”
子夜时分,雨越下越大。黄巢率领三百精兵,人人黑衣短刃,悄无声息地潜入唐军大营。
正如黄巢所料,大雨之中,唐军守备松懈,多数士兵都在帐中避雨。义军如鬼魅般穿梭在营帐之间,直扑中军大帐。
就在接近目标时,突然一声锣响,四周火把大亮!
“有埋伏!”黄巢心知中计,却临危不乱,“结圆阵!向东南突围!”
刹那间,箭如雨下。义军死士纷纷中箭倒地。
黄巢挥舞长刀,格挡箭矢,大喝:“宋威老贼!可敢与黄巢一战?”
只听一声长笑,宋威出现在高处:“反国逆贼,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眼看黄巢等人陷入重围,突然唐军后方大乱!只见一队义军骑兵冲破营栅,直杀而来,为首一将白马银枪,正是尚君长!
“黄将军快走!”尚君长大喊着,率军直冲宋威所在。
唐军阵脚大乱,黄巢趁势突围,与尚君长合兵一处,杀出重围。
回到义军大营时,黄巢部下死伤过半,他自己也肩中一箭。王仙芝急忙迎上:“巢弟无恙否?”
黄巢不顾伤痛,抓住尚君长的手,表达感激之情:“今日若非尚兄弟相救,黄巢性命休矣!从今往后,你我就是过命的交情!”
王仙芝看着二人,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神色。
沂州之战后,义军重整旗鼓,采用流动作战方针,避实击虚,连克数州。
乾符三年秋,兵临汝州城下。
汝州城墙高厚,守军众多,久攻不下。义军帐中,王仙芝愁眉不展。
“兄长,我有一计。”黄巢忽然道,“汝州刺史王镣有个族弟在郑州为官,我已派人打探清楚。可遣一队精兵冒充郑州援军,混入城中,里应外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仙芝大喜:“此计大妙!谁可担此重任?”
尚君长挺身而出:“末将愿往!”
黄巢却道:“不可!尚兄弟已在唐军中露面,容易被人识破。我有一人选:部将赵洪,此人机敏可靠,可当大任。”
王仙芝点头同意。
三日后,一队穿着唐军衣甲的“援军”来到汝州城外,声称从郑州来援。城中不疑有诈,开门放行。
是夜,汝州城内突然火起,城门大开,黄亲率大军杀入城中。一夜激战,汝州攻克,刺史王镣被生擒。
捷报传来,义军欢欣鼓舞。王仙芝在刺史府中大摆庆功宴。
宴至半酣,王镣忽然对王仙芝道:“大将军雄才大略,何必与朝廷为敌?当今天子圣明,若将军愿降,必得重用。”
王仙芝已有七分醉意,闻言笑道:“我乃‘天补平均大将军’,岂能降唐?”
王镣压低声音:“将军有所不知,朝廷已有招安之意。若将军肯接受招安,何止一州刺史,便是节度使之位,也非难事。”
这番话恰被刚进门的黄巢听见,他顿时勃然大怒,拔剑欲斩王镣:“狗官!死到临头还敢妖言惑众!”
王仙芝急忙拦住:“巢弟息怒!败军之将,何必与他计较。”说着示意左右将王镣带下。
黄巢盯着王仙芝:“兄长莫非心动了吗?”
王仙芝避而不答,只道:“今日大胜,巢弟劳苦功高,快来共饮一杯!”
黄巢心中疑虑,却不便再问。
此后数月,义军转战中原,势如破竹。然而王仙芝与黄巢之间的分歧日渐明显。
王仙芝常与被俘的官员密谈,言语间透露出招安之意;而黄巢则坚持彻底推翻唐朝,建立新朝。
http://www.hlys.cc/47828/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