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赌上一切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赵风不解秦真为何如此自信,但他依旧选择相信,并且追随。

  人之一生,面对足以改变命运的机会,就要拼尽一切去抓住。

  以前,赵风不懂这句祖训中的深意。

  今日,此时,此刻,赵风觉得,改变命运的机会,就在眼前。

  城下,宇文恺看着淡定自若的两人,心头微怒。拿起马背上的御刺银纹铁胎弓,一弓三箭、流星赶月,分取秦真和赵风头颅。

  赵风久经战阵,锻炼出敏锐的危险感知,头一歪,闪过袭来的箭矢。秦真五感敏锐,伸手一抓,两支铁箭稳稳落在掌心。左手掂了掂手中箭矢的分量,顺手一抛,箭矢便以更快的速度,沿着来时的路径,返回原处。

  见三支铁箭无一建功,宇文恺正要出声。却见亲手射出的箭矢迎面而来,抬手又一箭射出,两箭箭尖在空中相撞,在宇文恺震惊的眼神中,自己仓促射出的箭矢无力地被撞开。

  对方徒手扔出的箭矢,继续前冲,直飞至宇文恺身前十步,方才力竭落地。

  不论是宇文恺本人,还是旁观的拓跋浩和军中亲卫,尽皆骇然。亲卫们只是震惊自家将军在箭术上落入下风,而宇文恺和拓跋浩,惊骇于对青袍人秦真的危险性评估,还要再上调一大截。

  被宇文恺这一打岔,赵风和秦真也结束了交谈。赵风接过指挥权,全力应对辽军进攻。秦真游走各处城墙,遇到危急关头就出手,尽力保下守军战士们的性命。

  这一战,就从大日微倾,到赤霞漫天。

  短短半日,还是辽军没有全力进攻的情况下,守军死五百,重伤不能再战一千七,轻伤三千。这还是秦真出手,伤亡人数有所下降。

  辽军死伤更是惨重,一万人还有再战之力的,仅余十之一二。

  赵风忙着清点伤员,秦真则以真气稳住伤员性命,并负责后续救治。

  宇文恺和拓跋浩也赶回中军大帐,报告情况,以及求援。

  断胳膊断腿的伤势,秦真的真气也暂时无法接续。余下不论是刀伤、箭伤还是烫伤、震伤,混元真气都足以迅速稳住,一碗汤药下去,伤员的性命就已保住,往后慢慢休养就是。

  在倚天世界,为了鼓舞士气、减少伤亡、树立威望,秦真也经常先登攻城。战斗结束后就进驻军营,带着培养出来的军医救治伤员。

  那时,秦真的真气在一场大战后往往所剩无几,更多依靠医术。如今军中医生奇缺,秦真强行顶上。如此,更加坚定了他变革的决心。

  不到半个时辰,城外再次响起喊杀声。

  这一次,秦真没有再走出去。他能做得,都已经做了。

  毕竟他只是一个人,不是神。

  猛烈进攻半个时辰,始终不见秦真出现,宇文恺和拓跋浩见好就收,放弃进攻。转为彻夜不定时袭扰,搅得城头守军,一夜无眠,赵风不敢丝毫大意,亲自坐镇城头。

  次日一早,奋斗一夜的秦真终于稳住所有重伤员的伤势,缓步走上城头,就看到双眸赤红、眼窝深陷的赵风,以及守了一夜正在换防、同样无精打采、怨气丛生的守军。

  “如何?”

  “看来对方已经做好准备。”

  说着,赵风指向远处的军营,只见其中烟尘滚滚,遮天蔽日,车辚辚、马萧萧,显然是大军正在调动。

  片刻之后,辽军斥候将秦真出现在城楼的消息传出,一骑快马从大营冲出,直达城下。

  来人正是昨日大战不休的拓跋浩,只见他张弓搭箭,将一封书信射上城头,被守军立刻送到赵风手上。

  “秦真,我家大将军邀你决战。我军胜,雁门关开关献城,你也要加入大辽,终生不得背叛。反之,你若胜,我等就此停止攻城。”

  赵风将战书递给秦真,听着拓跋浩的狂妄之语,再也无法忍耐。

  “辽人果然蛮夷。如此不公平的赌注,亏你们想的出来!想要本将开关献城,除非你杀进城来,取下本将头颅。”

  守军大受鼓舞,齐声高呼“人在城在,城亡人亡”。

  口号从四方城楼响起,传遍整个关城,就连能动的伤员也走出休养之所,仰天长啸。

  数里外的辽军大营,也有所耳闻。

  拓跋浩心底虽敬重赵风视死如归的气魄,和这时刻不忘鼓舞士气的手段,面上却故作不屑道:

  “弱者,没有选择的权利。”

  “你!!”

  赵风气急,却无言以对。

  正应了那句老话: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

  二人对骂之余,秦真看起了手上的战书。

  上书——

  秦真阁下亲启,君武力高绝,当世无双,本可逍遥世外,超凡脱俗。

  然君不自量力,介入两国大战。

  吾敬君仁义,感君昨日破我五千精锐而不伤性命之情。

  军国大事,不可徇私。今以九万大军设下大阵于荒野,邀君一晤。

  君若落败身死,吾当厚葬君于长城之下。

  日落之前,君若犹存,吾亦止息干戈,并许下重誓,此生绝不伐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若违此誓,人神共愤。

  大辽伐宋先锋军统帅——耶律纪。

  耶律纪没有保留,十万大军中可战之兵全数出战。大营中不留一兵一卒,根本不惧守关宋军出城一战。

  合上战书,秦真拍了拍赵风的肩膀,制止了这场注定失败的骂战。

  留下一句“等我回来”,就跳下了城墙。

  “这位将军,昨日一战,还未通名。”

  明明是清晨,面前的人也在微笑,拓跋浩却惊觉一股寒意循着脊椎直入脑海,刺得他精神恍惚。多年征战经验告诉自己,这是压力太大造成的错觉。

  “本将拓跋浩。”

  报上姓名后,拓跋浩不愿露怯,策马疾驰,直奔大阵而去,丝毫不顾及身后的秦真,能不能跟上。

  当然,若是秦真跟不上战马奔驰的疾速,那他也没有资格让十万大军如此郑重。

  拓跋浩不敢回头,一路狂奔。须臾,来到一处土台前停下,目之所及,正是排布阵势,战意凛然的九万大军。

  “大将军,末将拓跋浩,前来交令。”

  “秦真呢,没有跟你一起来?”

  “在后面...”拓跋浩正要答话,却被一声突如其来的熟悉轻笑声打断。

  “耶律将军,我来了。”

  秦真从拓跋浩身后走出,再次震惊众人。

  尤以拓跋浩最为惊骇。

  他征战多年,自问对危险的感知敏锐。如今大敌紧随自己而来,自身却一无所知,怎能不让拓跋浩惊骇不已。

  何况,就算秦真在平地上可以遮蔽自己的感知,可是自己纵马一路疾行,难不成秦真就在马背上?若是如此,为何与平日单人独骑之时,毫无端倪。

  拓跋浩越想越乱,不禁汗如雨下,心神渐渐沉入深不见底的幽暗深渊,再也听不到周围的声音。

  直到大将军的呼喊传来,拓跋浩才逐渐苏醒,眼前却早已不见了秦真的身影。

  “他呢?”

  “进阵去了。”身边的大将军抬手一指,拓跋浩循着手指的方向看去,只有随风翻飞的青色衣袍一角,淹没在大军之中。

  “刚才你怎么回事?难不成真是昨日一战,太累了?”

  面对耶律纪的关切,拓跋浩深感荣幸,也不隐瞒,将方才的感知全部道出。

  “既如此,入阵去吧。大辽勇士,只有战死,没有退缩。”

  拓跋浩躬身应喏,策马进阵。

  身后的耶律纪同样起身,走入阵中。

  这一战,不只是秦真的死劫,也是十万大军和军中诸将的死劫。

  双方都有输不起的理由。

  自然,也已做好身死的觉悟。

  ......

  秦真一路向前,闲庭信步,不似大战前夕,反而如山中游玩一般。

  天空中飞鸟不落,数只秃鹫似乎闻到了食物的味道,高空盘旋。在它们眼中,地面上刀光森寒,枪芒冷绝,箭矢嗜血,大盾幽深。

  遍布各处的井阑上的弓箭手和了望手,视线从未离开那一袭青袍。

  投石车早已满载,只待一声令下,就会给予秦真最沉重的打击。

  大型床弩满月列装,一旁堆积成小山丘的箭矢,昭示着必杀的信心。

  终于,秦真停下了脚步。

  抬眼远眺,数里外制高点的耶律纪,面容就在秦真眼前。心有灵犀一般,在秦真停下脚步的一瞬,远处的令旗同步挥舞。

  大战,正式开始。

  ......

  第一波攻势,就是源源不断、无边无际的潮水一般涌来的轻甲单刀步兵。

  大军之中,秦真不伤人命的事情业已传开,辽军冲杀得极其勇猛。就连刀刃下劈的力度,似乎都比往日更重一分。

  秦真双眼微眯,杀意渐起。

  自己的仁慈,可不是让这些人利用杀害自己的武器。

  拳头上的力量虽还是不致死,却将不破战体运起,护住全身,真气护罩一念即起。

  乒——

  拳头与刀刃交锋,秦真明显感觉刀刃上传来的力度比昨日弱小。

  若是一柄刀如此,秦真不会奇怪,只当是遇上军中稍弱之人。

  但身周十数把精铁刀皆是如此,就不由得秦真不惊异了。

  目光扫过身周的辽军,见他们虽故作面无表情,但眼眸深处的求生之意,仍旧被秦真尽收眼底。

  一切如昨日旧事重演,辽军步兵被击退,晕倒在地,却无性命之忧。

  至于是否会被踩踏致死,就不在秦真考虑的范围之内了。

  军中没有傻子,昨日敌人留手,侥幸存活,今日大军围杀,保命要紧。尤其是注定要以人命消耗敌人体力的刀兵,宁愿少出一分力,换一线生机。

  很明显,他们赌对了。

  秦真察觉到辽军中人心思变,凭借刀枪不入的肉身,在步兵阵中横冲直撞,毫无规律。凡是上前的辽军,出死力的直接一拳打死,暗中留手的则以打晕为主,或是震断手臂,令其无力再战。

  挥拳,挥拳,不断挥拳。

  百拳、千拳、万拳,身前的潮水依旧。

  冲撞,冲撞,向前冲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过之处,尸横遍野。

  被秦真全力撞开的步兵,轻则倒飞十数米远,压倒身后涌来的同袍。重则动弹不得,淹没在身后的军士脚下,死无全尸。

  渐渐地,血腥气笼罩整个战场。辽军双眸中理智消退,猩红之光占据主导地位。

  此时,热血上头的大军,已经丝毫没有留手的念头。

  唯有杀死敌人的嗜血,在心头盘旋。

  秦真有薪火护体,自然不会被沙场煞气冲昏头脑,始终保持清醒。但兵凶战危,也不得不焚毁一切杂念,全心应对此战。

  雁门关上,赵风看着天际飞扬的尘土,风中不时传来的喊杀之声,拳头紧握,一言不发,生人勿近,杀机隐现。

  不知过了多久,秦真始终循着刀兵阵的薄弱处冲杀,终于身前一轻,将潮水般涌来的刀兵甩在身后。

  还没有缓口气,就听闻一阵穿透性极强的弓弦之音,数十支婴儿手臂粗、五尺长的精钢弩箭转瞬即至,全方位覆盖秦真周遭。

  轻身提纵术全力展开,秦真身形变换,缥缈不定,实在避不过的,就出拳打歪弩箭轨迹,硬是从弩箭阵中寻到一条生路。

  堪堪落地的秦真,正要前冲毁去床弩,又是一阵箭雨兜头落下。

  秦真撑开真气护罩,落在原地。定睛细看,原来冲破刀兵阵只是辽军将领的刻意引导,面前早有一千弓箭手方阵,随时可以发动箭雨打击。

  弓箭手方阵后方,还有近百床弩正在装填,专属弩箭堆成一座小山。

  同样,弓箭手正面还有一支数百大盾兵组成的数层盾墙列阵,两翼以枪兵护持。

  若是强行冲入盾阵,就只能赌被限制走位之后,床弩连环射出的弩箭能不能穿透不破战体、金刚不坏神功、真气护罩组成的防御。

  秦真纵身跃起,扭头就走,还不到最后决战之时。

  又是一波箭雨落下,秦真脚步再顿,被冲上来的枪兵一阻,再次落入刀兵阵。

  看着床弩先行转移,弓箭手紧随其后,盾墙解散后融入刀兵阵,秦真也知晓对方的战术了。无非就是消耗体力,限制逃跑路线,一击必杀。

  这种战术,确是围堵独行高手的最朴实、也最好用的打法。

  秦真心头一横,干脆也不跑了。

  刀兵阵,是对秦真的围杀,但恰恰也是保护秦真的一层屏障。相信不到最后时刻,耶律纪不会下令以床弩射杀秦真,同时连麾下士兵一并射杀。

  由于本命武器受损,秦真使用刀类武器,总会有一丝莫名的不契合。平日里秦真出于直觉,尽量少用兵器。此时陷入重围,澎湃的战意和刀意不断从心头涌现,秦真奇迹般发现,当他夺过并握住辽军士卒的战刀时,那一丝不契合居然就此消失了。

  想来是本命武器有灵,也不愿秦真就此身死。
  http://www.hlys.cc/47856/38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