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大隋灭亡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大业十六年,各方相安无事,都在舔舐伤口,消化所得,培植战力。原本命运线中于大业十四年灭亡的大隋,硬是又坚挺了两年。
生民军再次扩军,全军臻至百万,分别负责驻守地方、维持秩序,以及守卫四方边境。
东北异族、长城沿线,晋地、黄河一带,庐江郡和钱塘郡前线,都需要重兵坐镇。
好在,如今的生民军势力雄厚,战将如云,文臣如雨,治下八十八郡土地、近两千万百姓治理得蒸蒸日上。
百万大军全军布武,就连民间,随着教育的铺开,武道传承也逐渐放开。全民布武的大世,即将缓缓拉开。
顶层战力,生民军冠绝当世。
秦真本人、秦叔宝、单雄信、罗士信、药王孙思邈、石之轩,包括在大业十六年二月正式宣布加入生民军的阴癸派首领阴后祝玉妍,以及全家归附的裴元庆。
单是大宗师级别的高手,生民军独占八人。
除去隐世之人,当世仅有宇文成都、天刀宋缺、李元霸、以及不知所踪的毕玄位列大宗师,各方势力再也没有大宗师坐镇。
随着势力的发展,魏征发现,五人分工已经不足以完美处理治下日渐繁杂的事务。经过多番商讨,五人决定增设议会席位,以求更加高效的处理事务。
浩然气有成的魏征表示,他也想要试试武道高深境界,延年益寿的神效。
不多找几个干活的人,怎么能行?
......
有感生民军带来的庞大压力,各方都在死命加强战力。
吕梁山脉的窦建德和刘黑闼,训练精锐之余,尝试摸索军阵之法。
关中李家,更是全力以赴。
李元霸闭关修行,力求开发出更多潜能。
隐于终南山的慈航静斋不再避世,入驻长安。斋主梵清惠闭死关,尝试突破到大宗师。
慈航静斋底蕴尽出,长安瞬间多出十位宗师高手,在师妃暄的统领下,融入关中各处。
伍云召、伍天锡、李子通三人,得了慈航静斋的传承,同样闭关尝试突破。
而雄阔海,却有些沉寂。
他本是太行山寨之主,逍遥自在,与伍天锡性情相投,方才相助伍云召。但并不意味着,雄阔海会无休止地追随伍云召。
尤其是,现在的关中李家所属势力,甚至不如当年的大隋。内部倾轧、残害百姓,比比皆是。
李渊倾尽全力,打造了一支三千人的玄甲精骑,交由李世民训练阵法,试图创造出集众人之力、困杀大宗师的阵法。
西域,渐渐老去的韩擒虎和贺若弼将一身兵法和军阵传下,李靖得到齐王杨暕全力支持,在西域数十万大军中优中选优,打造出一支人数不详、实力未知的精锐。
岭南,经过隋军南征之事,宋智坦然接受了不如兄长宋缺,但也同样不再畏惧这位兄长、视其为神。
只因在侄儿宋师道的身上,这位地剑宋智看到了宋家子弟的担当,走出心障,信心满满地闭关去了。
要说最有可能对抗生民军的,还是大隋。
隋帝杨广在全军选拔十万精锐,传下十大军阵。并选出十位大将,各自统率一方,十阵合一,诛杀秦真。
宇文成都在洛阳闭关潜修,试图更上一层楼。
宇文化及负责调动物资和人员,亲自训练一支大军,供宇文成都统御。
余下九位大将,有魏文通、杨玄感、张须陀、王世充、司马德勘、独孤峰、杨义臣、李密,以及从江都逃回的唐璧。
没错,唐璧成功在江都城破之前逃回。
而李密,这一世他没有机会染指隋帝的后宫,自然就没有走上反叛的道路,依旧安安稳稳随着隋帝四处迁移。
十大军阵,已是隋帝杨广最后的底牌。
当年开隋九老凭此十阵所向无敌,扫平乱世。可天下平定后,这十大军阵也成了皇权在军中的最大阻碍。
隋文帝身为开国皇帝,有足够的威望调动、消弭九老麾下布阵的大军。可他的继任者,显然没有这样的威望和能力。
因而大业初年,开隋九老先后脱离朝堂。唯有靠山王杨林身为宗室,又没有血脉后裔,不受猜忌。
按照常理,有靠山王和宇文成都辅佐,大隋镇压江山,绝无问题。
可坏就坏在,秦真和生民军的出现。
如今,大隋已到了危急存亡之秋,隋帝杨广不得不启用这最后的底蕴。
显然,就算凭借十大军阵剿灭了秦真和生民军,掌握了力量的军中大将势必坐大,大隋也到了积重难返、回天乏术之时。
大业十六年,十月。
十大军阵训练完成,隋帝在长沙检阅大军。
阅兵后,按照常理要举办宴会,安稳诸将。
然而,就在这场宴会上,突遭变故。
宇文化及突然发难,下毒放倒全部将领。
在隋帝杨广惊骇、不解的目光中,骁果军和禁军拱卫着宇文化及,身穿全新赶制的龙袍,坐上龙椅。
次日,长沙传出消息,皇帝病重,由宇文化及全权掌管朝中事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十一月,隋帝杨广心力交瘁,撒手人寰。
遗命三子赵王杨杲继位。
年仅14岁的杨杲为父守孝,宇文化及以辅政大臣身份,总揽朝政。
九大将领中,宗室杨义臣、杨玄感暴毙,余下七人见大隋正朔仍在,暂时归顺。
等宇文成都收到消息,强行出关从洛阳赶回,一切都尘埃落定。
一面是生父和宇文一族夙愿,一面是待自己如腹心的先帝,宇文成都左右两难。只得在拜祭完隋帝杨广后,带着父亲为杨家留下一丝血脉的承诺回归洛阳。
最终,大隋正统仍在。
这一次,杨广的谥号不是“炀”,而是取了一个“厉”字。
消息传出,天下震荡。
谁也不清楚,为何宇文化及会在大隋风雨飘摇的时期,跳出来夺取政权。
要知道,即使大隋仅剩半壁江山,也不是没有希望撑过这一劫。
真正底蕴深厚的势力,已经在计划如何送秦真破碎虚空之事。
可这一闹,大隋内部必定生乱。
长安李渊最能理解宇文化及。
如今,生民军已打出废除皇权的旗号,一旦被其夺得天下,未来皇权将彻底打落尘埃。
宇文一族被隋文帝窃取了北周江山,宇文化及身为宇文家嫡系,自然不愿再忍。
就算注定失败,未来在史书上留下的末代王朝之名,也只能是周,而非隋。
辞旧迎新之日,隋朝第三位帝王杨杲,发出了第一道也是最后一道圣旨——禅位诏书。
大意是大隋分崩离析,杨家天命已失,深感愧对万民和祖宗,退位让贤,禅位于辅政大臣宇文化及。
三辞三让之后,宇文化及顺利登基,恢复国号为“周”。
改元:天寿。
正合传国玉玺所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http://www.hlys.cc/47856/50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