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薛家进京,宝钗驾到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秦可卿的葬礼,就像是给整个京城烧的一场盛大烟火。

  烟火散尽,荣国府的账面上,多了一个触目惊心的大窟窿。

  但这并不妨碍府里迎来新的热闹。

  薛家来了。

  金陵皇商,泼天的富贵。

  薛姨妈带着儿子薛蟠、女儿薛宝钗,浩浩荡荡地住进了梨香院。

  消息传到黛玉耳中时,她正临窗看着那盆亲手修剪过的水仙。

  花枝亭亭,清冷孤傲,像极了前世的自己。

  紫鹃在一旁禀报,声音里压着一丝焦虑。

  “姑娘,那位薛姑娘一来,就得了老太太和太太的满心欢喜。”

  “宝二爷更是鞋都跑掉了一只,颠儿颠儿就跑去见了。”

  这番话,若是前世的黛玉听了,心口怕是早已被醋意浸透,又酸又疼。

  此刻,她却只是极轻地“嗯”了一声。

  紫鹃急了。

  “姑娘,您就不担心?”

  黛玉转过身,看着自己这个忠心耿耿的丫鬟,眼底浮起一丝笑意,像是狐狸的影子在雪地上轻轻跑过。

  “担心什么?”

  “王夫人多了个贴心外甥女,宝哥哥多了个可亲好姐姐,这不是皆大欢喜吗?”

  她站起身,拂了拂并无一丝褶皱的衣袖。

  “走吧。”

  “我们也去拜见一下,这位‘神仙姐姐’。”

  紫鹃彻底愣在原地。

  她家姑娘,这是怎么了?

  荣庆堂内,笑语晏晏。

  贾母高坐上首,王夫人坐在她身侧,两人正中间,簇拥着一位少女。

  那少女肌肤丰润,眉眼温和,穿着一身蜜合色的棉袄,脸上是恰到好处的微笑,稳重得不像个少女,反倒像一尊随时可以供起来的玉菩萨。

  正是薛宝钗。

  宝玉正围着她团团转,一口一个“宝姐姐”,亲热得仿佛他们才是亲兄妹。

  一屋子的人,都成了这幅“金玉良缘”图的背景。

  而她林黛玉,按理说,该是这画上最多余、最碍眼的那一笔。

  无数道目光,若有若无地,都往门口瞟。

  他们在等。

  等着看她林黛玉如何自取其辱。

  等着看她如何发作那尖酸小性儿,给这新来的红人一个下马威。

  王夫人嘴角的弧度,都带上了几分看好戏的得意。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一声通报。

  “林姑娘到——”

  满屋的喧闹,出现了刹那的死寂。

  所有视线齐刷刷射向门口,像一张张拉满的弓,对准了那只理应出现的惊弓之鸟。

  黛玉走了进来。

  一袭月白色素面褙子,裙摆上几丛银线绣的幽兰,衬得她身形越发纤弱,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可那张病气未消的脸上,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

  在所有人预设的剧本里,她要么冷脸,要么掉头就走。

  黛玉动了。

  她莲步轻移,裙摆划开一个清冷的弧度。

  她没看宝玉。

  也没理会王夫人。

  她的目光,径直落在了薛宝钗身上,并且,在她面前站定。

  在众人几乎凝滞的呼吸中,黛玉主动伸出手,拉住了宝钗。

  动作自然得仿佛排练过千百遍。

  “早就听闻姨妈家的宝姐姐是观音座下的善财童女,今日一见,才知传言竟还这般谦虚。”

  声音清脆,带着江南水乡的软糯,却又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真诚。

  宝钗脸上的得体笑容,第一次出现了裂痕。

  她脑中准备好的一整套说辞——什么“妹妹身子弱要多爱惜”,什么“我不过是客”,瞬间被废得一干二净。

  对方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黛玉握着她的手,一双秋水明眸上上下下地打量她,眼里全是纯粹的惊艳。

  “好姐姐,你这通身的气派,真真是我见犹怜。我孤身一人在这府里,正愁没个知心人说体己话,如今,可算是把姐姐给盼来了!”

  这番话,情真意切。

  直接把“情敌见面分外眼红”的剧本,撕了个粉碎,强行换成了“姐妹情深义结金兰”的戏码。

  宝玉傻了。

  他张着嘴,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脑子里一片空白。

  说好的我来保护柔弱的林妹妹呢?

  怎么她们自己就亲亲热热了?

  王夫人脸上的笑容,彻底僵住。

  准备看好戏的下人们,一个个面面相觑,满眼都是不敢置信。

  这林姑娘吃错药了?

  宝钗到底是宝钗,心中巨浪翻滚,面上已恢复如常,她反手握住黛玉,笑得愈发温婉。

  “妹妹过奖了,妹妹才是那画上的神仙妃子,我这凡胎俗骨,哪担得起这般夸赞。”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相吹捧,和谐得滴水不漏。

  黛玉聊得兴起,索性发出邀请。

  “宝姐姐,我那院子清净,你若不嫌弃,不如过去坐坐?我那儿新得了些南边的茶,正好请姐姐品鉴。”

  这下,连贾母都露出了意外的神色。

  宝钗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于是,在全荣国府的注目礼中,黛玉亲亲热热地挽着宝钗的胳臂,将这位新来的“劲敌”,领回了自己的潇湘馆。

  一进院子,黛玉便屏退左右,只留下紫鹃和宝钗的丫鬟莺儿。

  她拉着宝钗在榻上坐下,亲自从妆匣里,取出一个小巧玲珑的锦囊。

  “也不是什么金贵东西,我闲来无事绣的小荷包。姐姐初来,这点心意,可千万别嫌弃。”

  湖蓝色的缎面,金线绣着一枝栩栩如生的并蒂莲。

  针脚细密,配色雅致,一看就是用了心的。

  宝钗接过荷包,指尖在那细密的针脚上轻轻一触,眼神微动。

  她看着眼前这个眉眼弯弯,笑得坦荡真诚的林妹妹,第一次觉得,那些关于她孤高刻薄的传言,或许,都只是旁人的揣度。

  又或许是眼前这人的手段,实在高明到了不见痕迹的地步。

  “妹妹太客气了,”宝钗将荷包珍重地收好,真心实意地道谢,“这礼物贵重得很,我喜欢得紧。”

  黛玉的“示好”,完美达成了目的。

  她迷惑了宝钗,更迷惑了整个贾府。

  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一个不争不抢、甚至主动为“金玉良缘”牵线的傻姑娘人设,就这么立住了。

  王夫人的心头肉?宝玉的白月光?

  正好,拿来当我的挡箭牌。

  只要她和宝钗“姐妹情深”,王夫人就失去了拿捏她的最好借口。

  只要她对“金玉良缘”乐见其成,宝玉就不会再用他那套“你放心”的蠢话来烦她。

  她就能腾出手来,干真正的大事。

  送走了宝钗,黛玉脸上的笑容,瞬间敛去。

  她靠在软枕上,抬手揉了揉有些发僵的脸颊。

  紫鹃端着茶进来,终于忍不住问:“姑娘,您这到底是?”

  黛玉端起茶杯,吹开浮沫,眼神落在窗外。

  “山雨欲来,我总得先找把结实点的伞。”

  她顿了顿。

  “况且,多个能帮我挡掉无数麻烦的朋友,总比多个敌人好。”

  紫鹃似懂非懂。

  黛玉却已在心中复盘。

  第一步,清内院,立人设,拿到启动资金。

  第二步,借宝钗之势,迷惑众人,争取喘息之机。

  两步,又稳又准。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第三步。

  找到那本真正的账册!

  她正想着,院门外,一个小丫鬟急匆匆地跑了进来,神色慌张又古怪。

  “姑娘!”

  那小丫鬟跑到廊下,对着紫鹃耳语了几句。

  紫鹃的脸色,唰地一下变了。

  她快步走进屋,声音压得极低,神情凝重到了极点。

  “姑娘,门房那边派人传话。”

  “说您父亲在扬州时的一位旧友,托人送了封信来。”

  黛玉捏着茶杯的手,停在半空。

  紫鹃咽了口唾沫,艰难地吐出后半句。

  “指名,要您亲启。”
  http://www.hlys.cc/47891/2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