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这分明是新东家,去视察即将被收购的产业。
推荐阅读: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都市无敌战神
顾靖泽白今夏
快穿:在古早狗血文里兴风作浪
龙王医婿全文免费阅读
下堂王妃要休夫
阴气撩人:鬼夫夜来
影视都市从四合院开始
南知意帝释景全文免费阅读
冰河末世我囤积了百亿物资张奕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黛玉要去京城。这道命令,如同一道电流,瞬间贯穿了整座明月岛。
之前的激烈争论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狂热的效率。
所有人都明白,这不是朝拜,更非访问。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入侵。
一场集武力威慑、经济殖民与政治宣传于一体的,来自新时代的“文明”入侵。
整座明月岛,这部由黛玉亲手缔造的精密机器,为了同一个目标,开始前所未有地高速运转。
格物院的灯火,三日未熄。
黛玉那句“更漂亮的贺礼烟火”,成了对孙老这群科研狂人最大的恩赐。
他们放弃了所有休假,日夜颠倒地泡在实验室里。
争论着如何改进配方,如何设计出更华丽、更震撼,同时杀伤力又“精准可控”的新型礼炮。
用孙老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闪烁着的话来说:
“东海那一炮,是神罚,是毁灭。”
“给小皇帝的贺礼,必须是天恩,是创造!”
“要让他和全京城的人都看明白,我们既能让你从地图上消失,也能让你脚下的土地,开出金花!”
将毁灭与创造玩弄于股掌的理念,让一群技术宅兴奋得嘶吼连连。
海军司令部。
水溶的办公室,成了全岛最喧嚣的地方。
巨大的沙盘上,从明月岛至渤海龙口港的航线,被标注得密密麻麻。
他精神矍铄,声音洪亮,指挥杆在沙盘上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
“‘利维坦’号为主舰,两艘‘海蛇’级护卫舰策应,组成‘王驾’编队,沿海岸线北上!”
“速度保持十节,不必太快!”
“沿途青岛、登州、天津卫,所有重要港口,全部停靠一天!”
“开放民众登舰参观!”
一名年轻参谋提出疑虑:“司令,‘利维坦’乃最高机密,向民众开放,恐有泄密之虞。”
“泄密?”
水溶发出一声冷笑,指挥杆重重点在庞大的舰队模型上。
“你让一个只见过牛车的人,去看一台蒸汽机,他能看懂什么?”
“他只会跪下,高呼神迹!”
“我要的不是让他们看懂,是让他们看见!”
“看见这股力量,然后把敬畏与恐惧,像瘟疫一样传遍整个大陆!”
水溶的目光扫过所有部下,声音陡然拔高。
“我们不是去打仗,我们是去传教!”
“明白了吗?!”
“明白!”
应声如雷。
他们将要护送的,是一位即将踏入旧世界神殿,宣告新神降临的先知。
如果说军队与科研部门是明月岛的肌肉,那么熙凤执掌的四海银行,则亮出了它最锋利的獠牙。
凤姐的办公室里,气氛同样紧绷。
空气中弥漫的,不是硝烟,而是金钱那令人醺然的甜香。
“‘大周皇室专项扶助贷款’,第一期额度,暂定五百万两白银。”
熙凤一身干练的西式套裙,指间夹着一根未点燃的女士香烟,俨然一位真正的资本女王。
“无妨,只是个数字,我们不付现银。”
她对着面前一群顶尖的会计师与律师,清晰地布置着任务。
“我们的‘贷款’,以实物和技术援助的形式提供。”
“比如,一条从京城到天津卫的铁路,我们‘援建’。勘探、设计、施工、运营,全由我们负责。他们只需出地,再将铁路未来一百年的经营权,和沿线三百里所有矿产的优先开采权,抵押给我们。”
“再比如,京城治安。我们‘援助’一万套新式警用装备,派教官训练新军。回报是,京城九门未来五十年的入城税与商税,由我们代征。”
熙凤的眼中,闪动着看到泼天富贵时才有的,那种贪婪而兴奋的光。
“还有,那个‘大陆和平与重建基金’,现在就去宣传!”
“把我们和阿马多尔舰队的‘交流’影像,连同小皇帝的请柬,做成册子,去李琰、孙家那些藩王的地盘上散发!”
“告诉他们,谁愿意接受我们的‘和平改造’,放下武器,裁撤军队,谁就能申请到比皇室更优惠的低息贷款。”
一名年轻的银行家听得心头发颤,小声问:“凤总,这……这不是逼着他们要么合作,要么被朝廷用我们的钱粮武器剿灭吗?这也太……”
“太什么?”
熙凤斜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讥诮。
“太仁慈了。”
“换做以前,这种不听话的,直接抄家灭族。”
“现在我们给他们机会,让他们用钱买命,他们该感恩戴德。”
“记住,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用炮。”
“成本太高。”
这位曾经的荣国府大管家,其敛财的格局,已进化到了一个令人胆寒的境界。
她要做的,是把一个偌大的王朝,当成一座可以被估价、被抵押、被收购的产业来经营。
而探春,则负责为这一切,披上最华丽的外衣。
她成立了“观礼宣传司”,网罗了岛上最顶尖的学者、作家和画师。
无数文章,从她的部门流出。
有的,描绘“利维坦”为“守护东方的海上神盾”。
有的,讲述明月岛为“乱世中的唯一乐土”。
有的,将格物院的学者们,拔高到“为万世开太平”的圣人境界。
这些文章,连同那段被精心剪辑的“东海烟火秀”影像,以及黛玉那张清冷绝美的肖像画,被印刷了成千上万份,像种子一样,撒向了那片混乱的土地。
探春的目的很明确。
在黛玉抵达京城前,就要在舆论上,将她彻底神化。
京城的官老爷们还在为接待礼仪争论不休。
民间的酒馆、茶楼里,关于“东海女神”、“救世真仙林黛玉”的传说,已悄然流传。
与此同时,一艘挂着红十字旗的医疗船,提前抵达了天津卫。
船上,是明月岛最顶尖的医疗队,和一批特效药。
任务只有一个:不惜一切代价,治好小皇帝的病。
这是黛玉的命令。
当探春不解其意时,黛玉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
“一个健康的、有野心的、并且对我感恩戴德的皇帝,比一个病恹恹的傀儡,更有利用价值。”
“我要让他亲眼看着,我是如何拿走他的一切。”
“而他,还得对我笑脸相迎。”
这句话,让探春不寒而栗。
杀人,诛心。
一周后。
明月岛港口,欢送仪式盛大举行。
民众挥舞着蓝白色三叉戟旗,将鲜花抛向那支即将北上的队伍。
黄铜与钢铁铸就的四轮座驾,不见牲畜牵引,唯有车首处一颗小型的钢铁心脏,正发出低沉而平稳的呼吸,从细长的烟囱里,喷吐着白色蒸汽。
“陆行者一号”原型车。
黛玉就坐在这辆简陋却又充满划时代意义的“汽车”上。
她依旧是一身素雅白衣,在周围钢铁与烈火的映衬下,美得不似凡人。
她没有向欢呼的人群挥手,只是平静地看着前方。
她的身后,是探春带领的文职与记者团队,他们将记录这趟旅程的每一个瞬间。
呜——!
港口外,海面上,“利维坦”号战列舰拉响了启航的汽笛。
雄浑的声音,宣告女王的巡游,正式开始。
黛玉的“陆行者”缓缓开动,带领这支队伍,驶向码头。
他们将从这里登上运输舰,前往龙口港,再一路向西,兵临那座囚禁了她一生的牢笼城下。
熙凤坐在另一辆车上,看着黛玉的背影,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作响。
这趟买卖,或许不是赔本生意。
这哪是去观礼。
这分明是新东家,去视察即将被收购的产业。
她甚至开始盘算,到了京城,是先收购皇家园林,还是先控股城里的钱庄。
http://www.hlys.cc/47891/43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