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丝路基建!首座驿站落成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西域全域水利网首期工程通水后,陈砚并未止步不前。他深知,要真正实现大汉与西域的紧密联系,仅凭单一的输水渠是远远不够的。丝绸之路作为连接东西方的贸易要道,因沿途缺乏必要的补给和安全保障,商队常遭匈奴残部的劫掠及风沙的侵袭。为此,陈砚提出了一个宏伟的计划——在丝路沿线修建“墨家机关驿站”。这一举措旨在为商队提供食宿与补给,同时作为坚固的防御据点,保障丝绸之路的安全,并成为四国同盟传递情报、协调资源的枢纽。

  这一计划迅速获得了四国的热烈响应。岑陬立即划拨了乌孙东部牧场边缘的一块平坦土地,作为首座驿站的选址。此处位于丝绸之路的中段,北邻乌孙草原,南接疏勒绿洲,是商队必经之地。大宛则提供了修建驿站所需的木材与石材,阿里木还特意从大宛挑选了百名经验丰富的工匠前来协助。疏勒派出了士兵负责工地的安保工作,以防匈奴残部的干扰。大汉则提供了墨家机关术的核心部件与技术指导,李陵率领的骑兵也常驻工地周边,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首座驿站的设计巧妙地融入了墨家机关术的精髓。陈砚依据传承记忆中的墨家驿站图纸,结合西域独特的气候与地理特征,将驿站科学划分为“功能区”、“防御区”与“补给区”三大板块。功能区设有客房、议事厅及贸易市集,客房应用了墨家的“恒温机关”,借助地脉热量调节室内温度,即便在西域的严寒冬季也能保持温暖如春。

  防御区环绕驿站修建了低矮的城墙与连弩箭塔,城墙内巧妙暗藏陷马坑及预警机关,一旦外敌逼近,机关便会自动触发警报,确保安全。补给区则建造了粮仓、水窖与马厩,水窖通过地下管道连接输水渠,保障水源充足,马厩内还安装了墨家的“自动喂食机”,能够定时为马匹提供草料,省时省力。

  在施工过程中,墨家机关术的高效再次令四国工匠惊叹不已。墨丁带领工匠们组装“可拆卸木架”,无需复杂的榫卯拼接,只需将预制好的木构件按照机关卡扣精准对接,便能迅速搭建起驿站的主体框架。原本需一个月才能完成的框架搭建,仅用五日便告完工,效率之高令人咋舌。在修建城墙时,工匠们使用墨家的“夯土机关车”,通过齿轮传动带动夯锤,将黄土与石灰混合的夯土层层压实,城墙的坚固程度远超传统夯土墙,甚至能够抵御骑兵的猛烈冲击。

  起初,乌孙工匠对这些“新奇器械”充满疑虑,认为机关搭建的房屋不够稳固。直到陈砚让工匠们用铁锤猛砸驿站的木架横梁,横梁不仅毫发无损,甚至连晃动都微乎其微,乌孙工匠们才彻底信服。“墨家机关术真是神了!”负责木工的乌孙老工匠抚摸着木架上的机关卡扣,感叹道,“这样的搭建方式,既省时又省力,以后我们修建房屋,也能用上这些技术了!”

  陈砚微笑着回应:“这些技术本就应当共享于各国百姓,使众人皆能受益。待驿站落成之后,我们将精选各国工匠进行培训,传授墨家机关术,以提升西域的基础建设水平。”

  施工期间,还发生了一段插曲。一队匈奴残部企图偷袭工地,夺取修建材料。他们趁着夜色潜近驿站,却未料早已触发了城外的预警机关——地面碎石骤然发出荧光,暴露了他们的行踪。城墙上的连弩箭塔随即启动,密集箭矢向匈奴残部射去。李陵率领骑兵及时赶到,与驿站的防御士兵内外夹击,迅速击溃了匈奴残部,并俘虏了十几名匈奴士兵。

  这场小胜不仅确保了工地的安全,更让各国工匠与士兵见证了墨家机关驿站的强大防御力。自此,匈奴残部再也不敢轻易靠近工地,施工进度也因此得以顺利推进。

  历经一个月的紧张施工,首座墨家机关驿站终于竣工。驿站主体以木材和石材构建,屋顶覆盖着防水的芦苇席,墙面绘有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图腾,既展示了四国同盟的团结,又洋溢着浓厚的丝路风情。驿站正门上方高悬一块木匾,上刻陈砚亲笔题写的“丝路通驿”四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象征着丝绸之路自此畅通无阻。

  落成仪式当天,丝路沿线的商队纷纷前来祝贺。来自汉朝的丝绸商队、西域的香料商队,乃至遥远波斯的珠宝商队,齐聚驿站的贸易市集,场面热闹非凡。一位汉朝商队的首领紧握陈砚的手,激动地说:“陈大人,以往我们行走在丝路上,最担心的就是沿途缺乏补给,还得时刻提防匈奴的劫掠。如今有了这座驿站,我们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今后我们会常来西域贸易,促进汉朝与西域货物的互通有无!”

  岑陬、张骞与阿里木也莅临了落成仪式。岑陬望着熙熙攘攘的驿站,感慨万千:“首座驿站的落成,标志着丝路基建的良好开端。接下来,我们将在丝路沿线修建更多这样的驿站,让丝绸之路真正成为连接汉朝与西域的‘繁荣之路’。”

  张骞补充道:“驿站不仅是商队的补给站,更是四国同盟的情报枢纽。我们可以在各驿站之间建立烽火传递系统,一旦有匈奴或突厥的动向,便能迅速传递情报,使四国联军及时应对。”

  陈砚点头赞同,随后带领众人参观驿站的核心功能区。在议事厅内,他展开一张丝路驿站分布图,上面标注了未来计划修建的二十座驿站,从大汉玉门关一直延伸至西域的安息国边界。“这是丝路驿站的总体规划,”陈砚指着地图说道,“每座驿站之间间隔百里,既能确保商队每日都能抵达补给点,又能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待所有驿站建成,再配合西域全域水利网,西域的繁荣便指日可待。”

  就在此时,系统的提示音在陈砚脑海中响起:

  【叮!检测到宿主主导修建的首座丝路墨家机关驿站顺利落成,有效推动了丝路贸易与四国协作,成功完成支线任务:丝路基建开篇】

  【任务奖励:系统积分

  点、墨家机关“烽火传递系统”升级方案、丝路商队管理章程】

  【主线任务更新:启动丝路沿线第二、三座驿站的建设,同步推进西域全域水利网二期工程,集齐乌孙金鹰信物与疏勒玉璧信物】

  陈砚紧握手中的驿站分布图,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首座驿站的落成,标志着丝路基建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而接下来的任务更为艰巨——集齐四国信物、开启天工核心、推进水利网二期工程。然而,他坚信,只要四国同盟齐心协力,依托墨家机关术与基建工程的强大支撑,定能实现西域的持久繁荣,圆满完成墨渊巨子的遗愿。

  落成仪式结束后,商队们陆续入驻驿站。夜幕降临,驿站内灯火辉煌,客房中传来商人们的欢声笑语,马厩里的马匹悠闲地嚼食着草料,弩箭塔上的士兵们警惕地守护着驿站的安全。陈砚站在驿站的城墙上,凝望远方绵延的丝绸之路,仿佛目睹了未来西域各国百姓安居乐业、商队络绎不绝的繁荣盛景。他深知,这条充满希望的丝路,正稳步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http://www.hlys.cc/47950/2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