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李世民重生水浒 >第119章 博州议策安山东 暗流潜涌布新局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19章 博州议策安山东 暗流潜涌布新局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入冬的博州,风里带着一丝凉意,府衙院子里的树木叶子早已经掉光。府衙的议事厅内,檀香袅袅,柴承乾与宗泽相对而坐,案上摊着山东舆图,两人正低声商议着梁山的处置。

  宗泽一身戎装未卸,刚从演武场赶来,鬓角的白发在烛火下更显分明。他手指点在梁山泊的位置,沉声道:“柴大人,梁山经过几次大战,招降了不少将领和士兵。现在兵力已经超过两万,卢俊义、林冲呼延灼这些皆是猛将,我认为强攻梁山并不是明智之举。”

  柴承乾指尖轻叩桌面,目光落在舆图上的各州府:“宗将军所言极是。梁上现在已经成了气候,我打算和他们谈判,招安他们。但是,在招安之前,我们还是要有雷霆之力作为后盾。”

  宗泽听完以后,也点点头:“柴大人一心为民,宗某佩服,我一定辅助大人,处理好梁上的事情。”宗泽作为一个老将军,他自然知道现在大宋和辽国金国的情况,如果能招安梁山,那么对大宋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

  “梁山上虽然多是草莽,但是也都是一些生活不下去的百姓,只要我们给他们一条活路,我相信我们是可以招安的。您只需加紧操练山东各地厢军,让他们知道我们有战胜他们的实力,招安之事自会顺理成章。”柴承乾说道。

  宗泽抚须点头:“老夫明白。这几日我看了博州兵马,关胜、张清部军纪严明,其他各州也只要加强训练也会颇具战力,到时候各州兵马一出,足以震慑梁山。”他起身走到舆图前,指着济州、青州的布防,“我打算将主力屯在济州,与梁山隔泊相望,既显威慑,又防其异动。”

  柴承乾含笑应道:“我只是一介文人,我只负责筹备粮草,准备军械,军马调动训练之事,全凭将军负责。”

  宗泽听到柴承乾的话,心中更加高兴,大宋自建国以来一直讲究以文制武,而现在柴承乾虽然是山东兵马总管,却愿意把军队权利交给他。无论是出于柴承乾对他的信任还是对他完成徽宗的任务都非常有利。

  几日后,朝廷对赵鼎和关胜的任命也下来了,于是二人一起启程,前往了济州上任。

  自从高尽忠战死以后,博州现在已经完全掌控在柴承乾的手里。柴承乾直接把吕师囊和卞祥调到了博州,让吕师囊担任了知府师爷,让卞祥做了博州提辖。1119年的最后两个月,是柴承乾实力在山东增长最快的时间。

  首先在吕师囊的建议下,柴承乾还借助练兵和整顿的理由,把一些忠诚于柴家的庄客安排到了青州、东平府、登州等地,进入各州厢军担任都头、队正之职。

  吕师囊解释是:中下层军官最是关键,他们掌着兵卒的吃喝操练,慢慢换上自己人,各州兵马自然会听令于博州。这样的渗透,比强夺兵权更稳妥。

  过年以前,李应已在济州悄悄买下万亩良田,招募流民五千余人。青州、登州和东平府的田产也买了了不少,按照李应的计算,再过半年,这些屯田就能产出粮食,就足够足够支撑数万人用度。

  现在的梁山泊的聚义厅内,气氛已截然不同。宋江旧部被肃清后,卢俊义、林冲重新划分营寨,晁盖的牌位被供奉在中央,“替天行道”的大旗下,多了“救国护民”的新匾额。

  李助现在常驻梁山,暗中协助卢俊义林冲二人处理事务,重新树立了规矩,还每日在寨内宣讲:“招安不是投降,是为弟兄们求个名分,将来镇守山东,照样能杀贪官、济百姓,替天行道的初心不变。”

  那些出身江湖的头领渐渐安心,尤其是那些有家室的,听闻招安后能回乡落户,更是对未来充满期待。林冲每日带着弟兄们操练,卢俊义则整顿军纪,山寨内再无往日的散漫,连宋江的那些旧部(被从轻发落)都规矩了不少。

  更让梁山弟兄安心的是与博州的合作。柴承乾送来的粮种让后山的田地增产,铁器打造的农具、兵器比往日更精良,药材也解了寨内伤兵的燃眉之急。

  阮氏三兄弟看着往来于水泊的博州商船,对卢俊义道:“柴知府是真心想招安,而非借机吞并,咱们得拿出诚意。”卢俊义点头:“你们务必约束水军,绝不可再劫掠过往客商,坏了我们梁山名声。”

  数月间,山东竟出奇地平静。山东的兵马在宗泽操练下日益精锐,各州厢军慢慢换上柴承乾的人;梁山停止劫掠,专心农耕练兵,与官府互通有无;流民在李助、吕师囊的安置下开垦荒地,田埂上渐渐有了炊烟。汴京的徽宗收到奏报,只当是柴承乾治理有方,对山东之事越发放心,连安排宗泽盯着柴承乾的的旨意都少了。

  但平静之下,暗流仍在涌动。在暗地里,柴家的庄丁已在各州厢军中站稳脚跟,慢慢开始拉拢和收服人才。柴承乾也没有闲着,他借助巡视为借口,与东平府的董平、登州的孙立都建立了联络。

  在李应和吕师囊的谋划下,柴家在山东收购的田产已达三万余亩,招募流民近万,编练的屯田兵虽未参战,却已是博州的隐形战力;梁山的弟兄虽盼招安,却也在卢俊义、林冲的操练下保持着战力,成了柴承乾手中“招安需安抚”的筹码。

  这日傍晚,柴承乾站在府衙的城楼上,望着夕阳下的博州城,宗泽走到他身边,递过一封密信:“汴京传来的,皇上问招安之事何时能定。”

  柴承乾接过信,看完后淡淡一笑:“快了,等明年开春以后,粮草充足,兵马练熟,届时青总老将军带兵为我壮行,我亲自上一趟梁山和他们谈判。”

  夕阳的金辉洒在两人身上,也洒在山东的土地上。一场由博州主导的安稳,正悄然覆盖这片饱经战乱的大地,而柴承乾布下的棋局,已在田埂、军营、山寨的每一处,静静等待收网的时刻。
  http://www.hlys.cc/47951/1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