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李世民重生水浒 >第80章 议剿匪初访军营 赌胜负少年立威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80章 议剿匪初访军营 赌胜负少年立威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两个月后,夏天已经过去,博州的天气开始转凉。府衙的文书案上,除了钱粮户籍,又多了几份博州附近山贼的卷宗。

  鲍旭伏法后,枯树山的余孽也都跟着散了,但博州的周边的桃花山、黄门山仍有山贼盘踞,时常劫掠商旅、骚扰村落,百姓苦不堪言。柴承乾看着卷宗,对赵鼎道:“鲍旭虽除,但山贼之患未绝,若不彻底清剿,博州难安。”

  “公子说得是。”赵鼎点头,“只是剿匪需动用厢军,兵马都监张清手握兵权,此人为人正直,不肯和高尽忠同流合污,所以在我们到来之前被高尽忠派出去巡查各县,直到昨。”

  柴承乾放下卷宗,起身道:“正好去军营看看,顺便会会这位张都监。”

  博州军营设在城北,柴承乾走进校场时,正见张清立于演武台中央。他身着亮银铠甲,腰束玉带,衬得身形挺拔如松。加上他面容俊朗,棱角分明,额间一道浅疤平添几分悍气。

  张清手中长枪斜指地面,枪缨随秋风微动,眼神锐利如鹰,正紧盯士兵操练,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久经沙场的沉稳。虽未言语,那股不怒自威的军伍煞气,已让人不敢小觑。

  两千厢军正在校场操练,呐喊声震天。张清不断在军阵中巡视,亲自指点士兵枪法,动作干脆利落,枪尖寒光凛冽,看得出来是位沙场猛将将。

  听到手下前来汇报说柴承乾带着张浚前来巡查,他收起枪,走出军阵前来迎接。见到柴承乾的时候,张清拱手行礼,语气客气却疏离:“不知柴知府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张都监不必多礼。”柴承乾笑道,“本府今日来,是想和都监商议剿匪之事。我博州附近山贼林立,四周百姓遭殃,该彻底清剿了。”

  张清领着他在校场边走,眉头微蹙:“知府大人有所不知,这些山贼虽人数不多,却熟悉地形,且凶悍善战。厢军军饷常被克扣,士气低落,器械陈旧,贸然出兵怕是讨不到好。”

  他这话既是实情,也藏着几分试探——想看看这年轻知府是不是只会纸上谈兵,贪功冒进。

  张浚忍不住道:“张都监,军饷问题知府大人已经解决了,现在高通判已经交出了一部分财政权,厢军的欠饷已经发放,新的武器和铠甲也快到了!”

  张清看了张浚一眼,没接话,只对柴承乾道:“就算粮草器械齐备,剿匪也需懂兵法、知进退,不是靠意气用事。大人是科举出身,在带兵打仗上怕是……”

  “张都监是觉得本府不懂军事?”柴承乾看透了他的心思,眼中闪过一丝锐光,淡淡的说道。对付张清这样的正直之人,不用和他耍心机,直接用实力压服他就好了。

  “卑职不敢,只是兄弟们都是有家有室,我不想让兄弟们贸然行动,枉送了性命,所以才想让大人从长计议。”张清话说的很客气,但是不信任的态度却是表达的很明显。

  “无妨,本府会亲自证明。这些山寨,本府亲自带兵去剿,若能全胜而归,还请都监日后全心配合,共守博州;若败了,本府自请朝廷降罪,并且从此以后,绝不再干涉博州军务。”

  张清一愣,没想到这个新任的知府竟然如此直接,更没想到他竟要亲自带兵。他打量着柴承乾,见这年轻知府虽身着官袍,却身姿挺拔,眼神沉稳,不似说大话之人。

  这时候,他突然想起昨日在回来的路上听人说知府大人十个回合就挑断了枯树山首领鲍旭手筋的事情。原本他以为那只是句玩笑。那鲍旭他也知道,虽然算不上一流,至少也是江湖上的二流高手。绝不是一个文官能对抗的。

  后来他也想过,柴家仗义疏财,可能有江湖中的高手护卫,这事可能是柴家某个护卫的行为,被算在了柴承乾身上。现在仔仔看看此人身形和官服下明显的肌肉线条,他不得不重新衡量这个年轻的知府。

  张清心中一动,抱拳说道:“好!柴知府有此魄力,张某佩服!若大人真能剿灭两山山贼,张某从此唯大人马首是瞻,若有违此誓,甘受军法处置!”他虽不信柴承乾能赢,但也敬重这份胆识。

  “一言为定。”柴承乾伸出手,与张清击掌为誓。

  回到府衙,赵鼎忧心道:“公子何必亲自冒险?张清虽耿直,但也不至于公然抗命,派将官去便可。”

  “不亲自去,镇不住他,也镇不住军心。我需要一个万众一心的博州。”柴承乾铺开舆图,指尖点在桃花山和黄门山的位置,“桃花山在东,地势平缓,山贼多是亡命之徒,尤其是他们首领周通,为人凶横嗜杀。黄门山在南,山势险峻,但是这里的山贼去只是自给自足,很少出来打劫抢掠。”

  他对时迁道:“让李助带人混进两山附近的村落,摸清山贼的布防、粮草存放地和作息规律,尤其是桃花山,我们先朝他们动手。”

  又转头对张浚道:“你去库房清点器械再备足弓箭、绳索,再去军营让张清点二百精兵,要身手好、胆子大的,让他们加强训练随时准备出发。”

  张浚兴奋地应道:“是!师父!”

  数日后,时迁终于送来了消息:桃花山当家周通准备五天后成亲,他看上了山下刘员外家的闺女,带着数十个喽啰下山‘提亲’。刘员外不敢不从,只能含泪‘嫁女儿’。

  大婚前三日的早晨,博州军营已经擂鼓列队。知府柴承乾换上轻便铠甲,手持沥泉枪,翻身上马,对整装待发的士兵朗声道:“弟兄们,山贼作恶,百姓受苦,今日咱们出兵,不是为了军功,是为了保博州安宁!拿下两山,本府每人赏银十两,负伤的另有抚恤!”

  士兵们本就因军饷足额、器械更新而士气高涨,听了这话更是热血沸腾,齐声呐喊:“愿随大人剿匪!”

  张清站在营门口,看着柴承乾带着队伍出发,眉头紧锁。他转身对副将道:“备五十骑兵,若前方有失,立刻出兵接应。”

  他嘴上不服,心里却已暗暗捏了把汗——这年轻知府,是真敢赌命啊。
  http://www.hlys.cc/47951/29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