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草创团队
推荐阅读: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
都市神医叶辰孙怡夏若雪
叶辰夏若雪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我的谍战岁月
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
重生了,谁还谈个狗屁恋爱!
重生八零:甜宠娇妻有点辣
女友劈腿小鲜肉,我京少身份曝光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打仗这事儿,光有元帅在帐篷里看地图、定计策不行,得有一帮能冲能杀、还得懂配合的兵将。我这人,以前在银行干过,知道流程制度重要;后来自己创业,更明白一个道理:事在人为。再好的想法,没人去干,等于零。尤其是开拓新业务,这人选对了,事儿就成了一半。内部会议算是勉强通过了微商试水的决议,但我心里门儿清,云飞、南希他们点头,多半是冲着我过往的成绩和面子,心里那疙瘩还没完全解开。所以,这事儿绝不能放在老体系里混着干。必须另起炉灶,单独拉一支队伍出来干。为啥?道理简单:老队伍习惯了大兵团正规作战,你突然让他们去搞敌后游击,他们别扭,你也指挥不动。新业务,就得用新机制,新人马。
这第一员大将,我心里早就瞄好了——刘春宇。这小子,有想法,不盲从,在微商那片浑水里扑腾过,却还能保持清醒,想走正道。这就是我要的人!我直接一个电话打过去,没绕弯子:“春宇,别在那些小打小闹的群里混了。来跟我干,咱们正儿八经地做个不一样的微商。你来做运营总监,盘子我给你搭,策略你牵头,怎么样?”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我能听见他有点粗重的呼吸声。然后他问:“汪总,您是说真的?用SUdU的品牌做微商?”
“屁话!不然我找你唠嗑呢?”我笑了,“就用SUdU的底子,但玩法要新。不搞压货传销那一套,就实实在在卖好货,建好渠道。敢不敢来?”
“敢!有啥不敢的!”刘春宇声音都高了八度,“汪总,我早就觉得微商不该是那个鬼样子!您给我这个机会,我肯定拼了命干!”
瞧瞧,这就是找对的人。他有热情,有认同感,不是单纯为份工资。这比啥都强。
大将有了,还得有精兵。我从现有队伍里扒拉,得找那些脑子活、肯学习、不守旧的人。不能拆老业务的顶梁柱,得像割韭菜,挑着嫩叶摘。
第一个,我看中了客服部的周红梅。这姑娘,心思细得像绣花,说话软绵绵的,但特有耐心,再难缠的客户她都能安抚得妥妥帖帖。微商这活儿,说到底也是跟人打交道,代理关系维护、客户服务是重中之重,需要的就是她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劲儿。我跟她谈,说红梅啊,有个新挑战,去搞微商客服,从零做起,压力大,但成长空间也大,敢不敢试试?她眨巴着大眼睛,想了想,说:“汪总,我相信您看准的事。我愿意去学。”
第二个,是市场部的吴永浪。小伙子是美院毕业的,文笔好,审美在线,搞宣传策划是一把好手。微商离不开内容,图片、文案、短视频,都得靠他这种有创意的人来捣鼓。我找他,说永浪,别老在网批的框框里写文案了,去微商那边,天地更广,怎么吸引人怎么来,放开了玩!他一听,眼睛就亮了,年轻人嘛,就喜欢新潮的、有挑战的。
光有内部调配还不够,新业务需要新技术支撑。微商那套后台管理、订单处理,跟传统电商不一样。我让hR赶紧招人,条件是:懂web开发,脑子快,能加班,不计较初创团队的简陋。还真招来个宝贝——钟旭,一个话不多、但一坐到电脑前就跟打了鸡血似的技术宅。面试时我问他,能不能快速搭个简易的代理管理和订单系统?他推了推眼镜,说:“给我两周。” 就冲这股子自信和干脆,要了!
还有物流对接,老仓库的人动不了,新招了个踏实肯干的小伙子李辉,专门负责微商这边零散订单的发货协调,跟云飞那边的大仓做好衔接。
人马凑齐了,得有个窝。我在四季青市场旁边,找了个旧写字楼,租了间百来平的小办公室。环境跟五楼的总部没法比,简单刷了下墙,铺了地板,买了些二手桌椅电脑,就算齐活了。为啥选这儿?离市场近,方便;更重要的是,物理隔离。让这帮新人远离老团队的按部就班和可能的闲言碎语,自己憋着一股劲,才能闯出新天地。
搬进去那天,我召集所有人开了个会。刘春宇、周红梅、吴永浪、钟旭、李辉,加上我,六个人,围坐在一张旧会议桌旁,显得有点空荡,但气氛不一样。
我看着这一张张或熟悉或新鲜、但都充满朝气的脸,开门见山:“兄弟们,姐妹们!从今天起,咱们就是一个锅里吃饭的弟兄了!这个地方,就是咱们SUdU新渠道事业部,代号‘特种部队’!”
我给他们定了调子:“咱们这支部队,任务就八个字:探索、创新、务实。”
“探索,是因为前面没路,得咱们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啥模式好,试了才知道!”
“创新,是要打破微商那些烂规矩,用咱们SUdU的实诚劲儿,玩出点新花样!”
“务实,是脚底下得踩实了,一单一单地卖货,一个代理一个代理地服务,别整虚的!”
我给他们打气,也给他们减压:“公司会给你们支持,但不会指手画脚。给你们自主权,也允许你们试错。干砸了,没关系,总结经验再来;干成了,咱们一起分果子!咱们的目标,不是去跟那些乱七八糟的微商比谁更能吹牛,而是要在微商这片野地里,种出咱SUdU的庄稼来!”
我看得出来,刘春宇眼里有火,周红梅有点紧张但很坚定,吴永浪摩拳擦掌,钟旭在琢磨他的系统,李辉憨厚地笑着。这支小小的队伍,像一颗刚埋进土里的种子,看着不起眼,但谁也不知道它能长出啥来。
散会后,我单独留下刘春宇,递给他一根烟:“春宇,压力大不大?”
他接过烟,点着,深吸一口:“汪总,压力肯定有。但更多的是兴奋!您放心,我一定把这块啃下来!”
我拍拍他肩膀:“不是让你一个人啃。咱们一起。遇到坎儿,随时找我。”
走出这间简陋的新办公室,回头看了看里面忙碌起来的几个人,我心里踏实了不少。队伍拉起来了,戏台搭好了,接下来,就看这帮年轻人怎么唱这出“微商新编”了。
开拓新业务,组织架构一定要灵活。用老团队、老流程去干新事,十有八九会水土不服。就得像细胞裂变一样,单独分出一个小组,给政策、给资源、给空间,让它自己去长。物理隔离和心理隔离都很重要,离“母体”远点,才能减少干扰,逼出创造力。
选人更是关键。不能光看能力,得看心态和价值观。要选那些对新生事物有好奇心、有激情、不怕从零开始的人。老人里挑有闯劲的,新人里找认同感的,组合起来,往往能爆发出意想不到的能量。
这草创团队的第一步,走对了,后面的事儿,就顺溜多了。
http://www.hlys.cc/47981/2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