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代理裂变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人走运的时候,摔个跟头都能捡着金元宝。2014年下半年,咱们SUdU的微商业务,就正好赶上了这么一股东风。这股东风,名字就叫4G网络和微信红包。

  好像就是一眨眼的功夫,满大街的人,走路、坐车、吃饭,个个都低着头戳手机屏幕。网速快了,流量费也降了,看图片、看小视频再也不卡了。微信那个抢红包功能一出来,好家伙,跟过年似的,群里天天“叮叮当当”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从来没像现在这么紧密过,这么“好玩”过。

  咱们SUdUhood微商,正好就站在了这个风口上。刘春宇设计的那套“轻资产、重服务”的代理模式,以前跟人解释还得费半天口舌,现在都不用说了。为啥?因为优势太明显了!想卖衣服?行啊!不用你囤货压钱,不用你租仓库,交个小几千块信用保证金(干不好还能退),拿个手机就行!SUdU给你提供现成的潮牌、现成的图片视频素材、现成的发货售后,你只管在朋友圈、微信群里吆喝,卖出一件就赚一件的差价!这门槛,低得就跟路边摆个摊差不多,但卖的可是实打实的品牌货!

  这下可好,就跟往滚油锅里滴了滴水一样,瞬间就炸开了!

  周红梅管着的那个代理后台,以前一天能有十几个新申请就不错了。那段时间,可了不得。每天早上打开电脑,后台的申请提示音就跟放鞭炮似的,“叮咚叮咚”响个不停,密密麻麻的新申请挤满了屏幕。今天新增一百,明天就能蹦出两百!从最开始小心翼翼发展的几百个核心代理,像滚雪球一样,几个月功夫,迅速膨胀到了几千人!这还不算,以前代理主要集中在杭州、广州这些大城市,现在好了,什么河南周口、山东临沂、四川绵阳……二三线城市乃至县城的申请都涌进来了。SUdUhood这牌子,借着微商这股劲,真真正正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

  订单量更是吓人。打印机几乎是24小时不停工,“刺啦刺啦”的声音成了办公室的背景音乐。李辉的物流团队,以前还能准点下班,那段时间,直接在公司仓库角落支了张行军床,三班倒着干。打包用的纸箱堆得跟小山似的,快递小哥一天得来拉好几趟货。

  表面上看,这是一派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业绩报表上的曲线,陡得跟华山悬崖似的,往上直窜。刘春宇他们天天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得不行。但我这心里头,高兴是高兴,可总觉得有点不踏实。就像开车,速度一下子飙得太快,方向盘有点飘,心里发毛。

  果然,问题很快就冒出来了,而且是一串一串的。

  首先就是人的问题。代理数量爆炸式增长,质量可就难免泥沙俱下。有刚毕业的大学生,充满激情但毫无经验;有在家带娃的宝妈,想赚点零花钱但时间零碎;甚至还有以前干传销的,带着一身江湖习气混进来。周红梅的客服团队,培训速度根本跟不上新增速度。结果就是,市场宣传口径彻底乱了套。有的代理老老实实发官方素材,有的就开始自己胡编乱造,夸大其词,把一件卫衣吹得跟长生不老药似的;还有的为了抢客户,互相拆台,恶意比价,搞得乌烟瘴气。

  接着是订单处理的压力。钟旭开发的那个后台系统,对付几百个代理还行,一下子涌进来几千人,高峰期同时在线下单,系统直接就“趴窝”了,卡顿、掉线、下不了单,代理们在群里骂娘,钟旭带着技术团队熬夜抢修,眼圈熬得跟熊猫似的。李辉那边更惨,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仓库人手严重不足,拣货、打包错误率开始上升,发错颜色、发错尺码的事故多了起来,售后压力全都堆到了周红梅那里。

  最头疼的是代理之间的纠纷。人一多,是非就多。开始出现“窜货”—— A区域的代理,偷偷把货卖到b区域,扰乱价格体系;还有“低价竞争”—— 为了抢单子,不惜亏本销售,扰乱市场;甚至还有代理之间因为抢客户在群里对骂的,需要刘春宇亲自下场当“老娘舅”去调解。

  这帮年轻人,之前没管过这么大摊子,有点手足无措。刘春宇天天忙得焦头烂额,四处救火,嗓子都哑了。他来找我汇报的时候,脸上兴奋劲儿没了,取而代之的是疲惫和焦虑:“汪总,增长太快了,有点……有点失控了。感觉什么都乱糟糟的,按下这头那头起。”

  我看着窗外,楼下四季青市场依然喧嚣,但我知道,咱们微商这摊业务,已经驶入了一条全新的、更复杂的高速路。速度是上来了,但交规还没完全建立,司机(代理)水平参差不齐,交通警察(管理团队)人手不足,指挥系统(后台)面临极限压力。

  这是典型的“野蛮生长”期带来的阵痛。速度快,是好事,说明路子走对了,市场需求是真实的。但速度快也意味着风险大,管理跟不上,就容易翻车。

  我不能慌,我得给团队定心丸,也得给他们敲警钟。我把核心成员叫到一块儿,开了个紧急会议。

  “都别慌!”我给大家打气,“增长快,是求之不得的好事!这说明咱们的模式对头,赶上了好时候!问题出来是正常的,不出来才不正常!”

  但我话锋一转,表情严肃起来:“但是,咱们不能一直这么‘野蛮’下去!以前是游击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怎么灵活怎么来。现在咱们人马多了,成了正规军了,就得有正规军的打法!得立规矩,建制度!”

  我当场拍板了几件事:

  第一,立刻升级系统!钟旭,我给你加人加钱,必须在一周内把后台系统扩容优化,保证不卡顿,这是基础!

  第二,强化培训和规范!周红梅,你牵头,立刻制定详细的代理行为规范,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白纸黑字写清楚。加大培训频率和力度,新代理必须通过基础培训才能开号!

  第三,建立稽查机制!刘春宇,你组建个小分队,专门巡查市场,发现窜货、乱价的行为,第一次警告,第二次严重警告,第三次直接取消代理资格!绝不姑息!

  第四,物流扩容!李辉,马上招募临时工,优化打包流程,不能因为发货慢、发错货砸了牌子!

  第五,沟通机制!以后每周开一次协调会,有问题当场提,当场解决,别等积攒成山!

  我知道,这些措施只能暂时稳住阵脚。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把这种爆发式的、无序的增长,引导到一条健康、可持续的轨道上来。这需要更精细化的管理,更成熟的制度,更强大的中后台支持。

  散会后,我独自留在办公室。看着业绩报表上那条依旧昂扬向上的曲线,我心情复杂。喜悦,是因为业务突破了;忧虑,是因为管理迎来了大考。我知道,微商这匹千里马,已经跑起来了,现在最关键的是,咱们能不能尽快给它配上合适的鞍和缰绳,别让它跑偏了,或者跑脱了力。

  野蛮生长的蜜月期,眼看就要结束了。接下来,是真刀真枪拼内功的时候了。

  企业增长,就像开车爬坡。动力不足,爬不上去;但油门踩得太猛,方向盘和刹车跟不上,更容易翻车。4G和微信红包带来的流量红利,就是一股强大的“推力”,把咱们猛地推上了快车道。

  “裂变”是把双刃剑。它能带来用户和业务的指数级增长,但也会同步放大管理中的所有短板。组织能力、系统支撑、制度规范,如果跟不上业务扩张的速度,增长越快,死得也可能越快。

  关键点在于及时地“踩刹车”和“打方向”—— 不是停止增长,而是通过建立规则、优化流程、加强管控,把野蛮生长转化为有序扩张。从追求“量”的暴涨,过渡到追求“质”的稳定。这道坎,过得去,海阔天空;过不去,就可能被自己快速膨胀的体量压垮。咱们当时,就站在这道坎上。
  http://www.hlys.cc/47981/2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